法国大革命
【4089】法国大革命
(〔英〕威廉·多伊尔著,黄艳红译,译林出版社,17.25印张,2017年3月第1版,32元)
△共6章:回响、缘起、历程、终点、起点、位置。这本书分析了革命的起因、过程、结果和过往历史学家们对这一事件的研究和评价。一书在手,可以对法国大革命了然于胸。
〇狄更斯在双城记(1859年)中刻画的法国大革命形象,对后世人的影响至为深远。这部小说从柏克那里借用了一个基本主题:狂暴、骚动的巴黎与安全、繁荣和宁静的伦敦之间的对比。
〇法兰西国民议会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
〇缘起:财政困境;旧制度:政府;旧制度:社会;公共舆论:“预革命”。
〇要打败人民的敌人,只有彻底消灭他们。没有恐怖就没有真正的革命。
〇这本书是探讨法国大革命的那些熟悉意象,有来自狄更斯、奥希兹女男爵和托尔斯泰的,还有“没有面包,就让他们吃蛋糕”的传说以及三色旗。随后,通过简要考察旧制度及其崩溃,多伊尔分析了革命如何发生的:旧制度如何变得过时,成就如何满足不了野心。多伊尔努力让人们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以及法国以外历时久远的文化、制度和社会结构,今天我们仍然生活在这场革命的遗产中。
〇这本书将叙事与分析结合起来了,是一本好的入门书。
-
西边虏尽平,何处更专征。幕下人无事,军中政已成。座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醉里东楼月,偏能照列卿。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翻译与解读
-
古文·月赋 谢庄陈王初丧应、刘(1),端忧多暇(
-
孟子曰:“仁 ① ,人之安宅 ② 也;义 ③ ,人之正道 ④ 也。”(《孟子·离娄上》十) 注释 ①仁:仁德。②安宅:安定的住所。③义:道义。④正道:正确的道路。 【译文】 孟子说:“仁,是一个人立身
-
(节自 《齐太公世家》) 桓公元年春,齐君无知游于雍林 ① 。雍林人尝有怨无知,及其往游,雍林人袭杀无知。告齐大夫曰: “无知弑襄公自立,臣谨行诛,唯大夫更立公子之当立者,唯命是听。” 初,襄公之醉杀
-
语出北齐·魏收《魏书·崔浩传》:“又召新降高车渠帅数百人,赐酒食于前,世祖指浩(崔浩)以示之曰:‘汝曹视此人尪(wāng)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 北魏时,西北部少数民族“蠕
-
老舍《北京的春节》原文 《北京的春节》用优美的文笔描绘了北京春节的民俗,包括前后不同的日程,节目,玩艺,吃食,礼仪,景观等等。可以说,是关于北京春节的小百科全书。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章的最后,老舍写了
-
朱自清《春》原文 《春》是一篇写景散文佳作。春本是季节的抽象概念,但《春》的作者却能灵巧地把握住春的千差万殊的个性特征,从而生动地描绘了情意绵绵,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令人无限神往。 作品基本上是采用了
-
莫隐深山去,君应到自嫌。齿伤朝水冷,貌苦夜霜严。渔去风生浦,樵归雪满岩。不如来饮酒,相对醉厌厌。莫作农夫去,君应见自愁。迎春犁瘦地,趁晚喂羸牛。数被官加税,稀逢岁有秋。不如来饮酒,相伴醉悠悠。莫作商人
-
阁前竹萧萧,阁下水潺潺。拂簟卷帘坐,清风生其间。静闻新蝉鸣,远见飞鸟还。但有巾挂壁,而无客叩关。二疏返故里,四老归旧山。吾亦适所愿,求闲而得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