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翻译与解读
出生入死01。生之徒02,十有三03。死之徒04,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05,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06。
盖闻善摄生者07,陆行不遇兕虎08,入军不被甲兵09;兕无所投其角10,虎无所措其爪01,兵无所容其刃02。夫何故?以其无死地03。
今 译
人出世而生,入地而死。人长寿者,有十分之三;人夭折而死者,有十分之三;人活着自己走向死地者,亦有十分之三,为什么呢?他养生太丰厚了。
听说善于养生的人,行路不会遇到兕虎,进入军旅不会受到兵戈伤害。兕无法投射锐角,猛虎无法施展锐爪,兵戈无法使用锋刃。为什么会这样呢?他没有进入死亡的区域。
评 议
本章是讲如何养生避害的养生之道。所以,河上公给本章命题为“贵生”。贵生者,重视养生也。善于养生者,少私寡欲,饮食有节,薄厚适当,不入伤生害性死地。林希逸曰:“养其生而过于厚,所以动即趋于死地。此亦轻其身而后身存,无而后能有,虚而后能盈,损而后能益之意。”他说老子此养“数语为今古养生学问之祖”,并非虚言。
庄子· 达生有则寓言曰:“昔者,有鸟止于鲁郊,鲁君说之,为具太牢以飨之,奏九韶以乐之。鸟乃始忧悲眩视,不敢饮食。此之谓以己养养鸟也。若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则安平陆而已矣。”此则寓言说明,养鸟应按照鸟的生活方式养之,不能违背鸟儿的生活规律。而人的养生,也不能“具太牢”“以飨之”,“奏九韶以乐之”,如此养生过厚,也会“动之于死地”。
古代治老学者,大都用老子“无为”的思想来解读本章,因而或多或少皆带有道学气味。魏王弼解读本章,道学气味较少,录之如下,以供读者参考。王弼曰:
十有三,犹云十分有三分,取其生道全生之极,十分有三耳;取死道全死之极,亦十分有三耳。而民生生之厚,更之无生之地焉。善摄生者,无以生为生,故无死地也。器之害者,莫甚乎戈兵;兽之害者,莫甚乎兕虎。而令兵戈无所容其锋刃,虎兕无所措其爪角,斯诚不以欲累其身者也。何死地之有乎?夫蚖蟺以渊为浅而凿穴其中;鹰鹯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矰缴不能及,网罟不能到,可谓处于无死地矣。然而卒以甘饵,乃入于无生之地,岂非生生之厚乎?故物苟不以求离其本,不以欲渝其真,虽入军而不害,陆行而不可犯也。赤子之可则而贵信矣。
宋代林希逸对本章“盖闻善摄生者”一段的解读,道学气味就比较浓重,录之如下,以供读者参看。
言我闻古之善养生者,虽陆行于深山而不遇兕虎,入于军旅之中而不被兵甲,惟其无心则物不能伤之。兕所以不能触,虎所以不能害,兵所以不能伤,惟其无心故也。庄子曰:“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亦是此意……言物之所以不能伤者,以我能虚、能损、能无,而无所谓死地也。
注释
01出生入死:韩非曰:“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生,卒之谓入。”(韩非子·解老)林希逸曰:“性无死生,出则为生,入则为死。”吴澄曰:“出则生,入则死。出谓自无而见于有,入谓自有而见于无。”按几家注皆谓出生于世为生,卒而入地为死。符合老子本旨。02徒:有二解:类也,属也。韩非曰:“属之谓徒也。”(同上)其二,谓途也。高亨说:“马叙伦说:‘徒即途之本字。途,道路也。’七十六章:‘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可见马说是正确的。”(老子注译)按此说非是。03十有三:谓十分有三分。河上公曰:“言生死之类,各十有三。”按韩非曰:“四肢与九竅,十有三者。”(同上)非是。04死之徒:谓出生之后,夭折而死者。05“人之生”两句:意谓人之生,活而未死,妄动而为,就会走向死亡之地。林希逸曰:“民之生者,言人之在世,其所以动而趋于死地者,皆在此一念之初,才把得不定,动即趋于死地矣。动非动静之动,乃动辄之动也。之:往也。死地,死所也。”06生生:谓求养生。前“生”字为动词,后“生”字为名词。韩非韩非子 · 解老、帛书甲乙本、傅奕等古本皆作“生生”。河上公本作“求生”。王弼本作“生”,不重“生”字。句谓:养生太丰厚,也会因疾病而死。林希逸曰:“生生者,我所以养其生也。养其生而过于厚,所以动即趋于死地。”吴澄曰:“厚,谓用心太重。或仙术以延生而失宜,医药以卫生而过剂,居处奉养谨节太过而骄 (娇)脆,十类之中亦有三类如此。其意正欲趋生,而其所为反以趋其死地者,为其求生之心太重而不顺乎自然也。”按吴氏如此解读,别开生面,亦不失为高见卓识。07善摄生:谓善于养生。摄,说文解字曰:“摄,引持也。”08兕:兽名,似野牛,青色,头生一角,皮坚厚。即雌犀。诗经 · 何草不黄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句谓: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兕与老虎。09被:说文解字曰:“被,寝衣也。”甲兵:谓铠甲与兵戈。句谓:入于军中,不被甲兵,也不会受到伤害。10投:说文解字曰:“投,擿也。”即投射也。01措:说文解字曰:“措,置也。”措其爪:用其爪。02容:说文解字曰:“容,盛也。”五臣注曰:“盛,受也。”容其刃:意谓施展刀刃。03无死地:谓没有进入死的区域。-
作者: 王幅明
-
少年解长剑,投赠即分离。何不断犀象,精光暗往时。蹉跎君自惜,窜逐我因谁。地远虞翻老,秋深宋玉悲。空摧芳桂色,不屈古松姿。感激平生意,劳歌寄此辞。
-
苕之华,芸其黄矣。 ① 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 ②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③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④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⑤ 【注释】 ①苕(tiao条):即凌霄,蔓生,开黄花。
-
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九) 抱影吟中夜,谁闻此叹息。 美人适异方,庭树含幽色。 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 凤凰一朝来,竹花斯可食。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端五节的古诗词,内容包括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大全,有关端午节的古诗大全4句。《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
韩退之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 与众乐之之谓乐。乐而不失其正,又乐之尤也。四方无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心情,内容包括心情苦闷的古诗小学生能背的,小学生读古诗的收获和感受,小学阶段所学过的描写喜悦心情的古诗词。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在古诗文阅读训练中我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古诗文量的积累,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
-
微微西风生,稍稍东方明。入秋神骨爽,琴晓丝桐清。弹为古宫调,玉水寒泠泠。自觉弦指下,不是寻常声。须臾群动息,掩琴坐空庭。直至日出后,犹得心和平。惜哉意未已,不使崔君听。
-
《易得笑言友,难逢始终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易得笑言友,难逢始终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彩仗神旗猎晓风,鸡人一唱鼓蓬蓬。铜壶漏水何时歇,如此相催即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