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书存金石气,朴拙自风流——陈继明的书法艺术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书存金石气,朴拙自风流——陈继明的书法艺术

书存金石气,朴拙自风流——陈继明的书法艺术

◎赵炳鑫

陈继明是从宁夏走出去的,他成功地完成了自己小说创作的精神突围,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现代小说家之一。同时,陈继明是一个多面手,他的书法修炼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我用这样几个词来说:锐利、老道、枯涩、凝重、沉静、大气、风骨卓然。

书法就是线条的艺术。在现代书法家中,有“草圣”之美誉的林散之先生的书法,特别是其草书,线条运动中充满着浓郁的诗的韵味,线条表现中溢匀着画的意境,让陈继明爱不释手。“枯墨散锋处,正侧翻转,笔墨化作虚丝,似有若无”“浓淡阴阳神奇,水墨五色淋漓。无为处,虚极空灵,有墨处,神化灿烂”,这正是佛经所言的“妙有”之境。林散之的书法,用新的艺术线条,“通古今之变”,从而构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这些特点,都在陈继明的书法创作中多有体现。

细察陈继明书法,不难发现有于右任书体的痕迹。著名作家高建群说:“于右任之前也一直研习楷书,甚至直逼‘二王’,但他看到了石门十三品后充满了感慨,原来字还可以这样写,如此壮美、雄浑和写意。正是在参考了石门十三品后,于右任的书法作品独具风格,发展成为‘于体’。”在学书过程中,陈继明被著名书法家、政治家的创新精神所震撼,所感染。陈继明以为书法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雕虫小技”,但这并不是轻视书法,而是正本清源,把书法放在恰当的位置上,放在人格和学问的长河里,无论天赋高低,都不能缺少长时间扎实的临习功夫,在不断学习感悟中完善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无意于佳乃佳”。他常常在习法古今名帖中几近忘我的地步。

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过:“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贤哲之书温醇,俊雄之书沈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书可观识。笔法字体,彼此取舍各殊,识之高下存焉矣。”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而代代相传,是因为在历代文人的书写过程中,汉字的作用早已超越了记录语言的符号功能,而成为文人与“自我”对话的艺术形式,“一种有着丰富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的修行”。因此,书法家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在与自己“对话”,在对话中传达着自己的审美意蕴和价值追求。陈继明的书法之所以呈现出那样一种风貌,我以为与其精神世界是相呼应的。他的书法有浓郁的现代气息,这得益于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扬弃和对文化现代性的深刻领悟。

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离不开时代的大背景。通观陈继明的书法作品,无不透出强烈的时代特色。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全球化的现代社会,现代性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再好它也是古典的,它缺乏现代性。对于现代性的理解,他是从现代小说开始的。他以为鲁迅、郁达夫这些人开始写现代小说。他们的确是在讲故事,但他们更是在分析人,更是在分析人性,更是在观察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是他自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在这种前提下,现代小说才有它存在的理由。以鲁迅肇始的现代小说,在开启民智、揭示人存在的本质上展示出强大的现实意义。但到后来,那种伪道德、伪善的、伪君子的一套,对文学的影响是很大的。它本身具有很多的迷惑性,害了我们的文学,造就了我们目前许多虚假的文学。

陈继明自觉地直面当下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现实,发现人,关注人,直面人的存在,深入人的精神世界,特别是不为人知的非理性世界,写人存在的荒诞和不堪,写人的焦虑和无奈,人性被异化的现实。我以为陈继明是以文学进行“人性探索”的高手。他的小说具有人性的深刻性。记得20年前他的小说月光下的几十个白瓶子一经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那时候,全国大多数作家还不明白何为“现代性”“现代社会人的精神品格”“现代小说”,那时我们的许多作家还在不遗余力地写乡土、写诗意(至今还在延续),但他已经发现了人存在的危险性,发现了“人性的深刻性”,写人的潜意识世界不为人知的秘密。

当然,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在陈继明的书法中多有显现。他的书法作品中同样有着浓厚的现代艺术的变形、枯涩、滞重、深沉……这些,都构成了他书法艺术世界的一部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炳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理事,宁夏政协文史专员。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批评研究。曾获人民文学评论金奖。著有不可碰触的年华孤独落地的声音哲学深处的漫步批评的现代性维度等,主编听海——海韵网络文学作品选。

猜你喜欢
  • 《秋魂》鉴赏

    作者: 田锐生

  • 宋词典故“天上白榆”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天上白榆 【出典】 《玉台新咏》卷一《古乐府·陇西行》:“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桂树夹道生,青龙对道隅。”《乐府诗集》卷三七《相和歌辞·步出夏门行》:“揽辔为我御,将吾上天游。天上何所有?

  • 白居易《寒闺夜》全诗赏析

    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 白居易《秋斋》全诗赏析

    晨起秋斋冷,萧条称病容。清风两窗竹,白露一庭松。阮籍谋身拙,嵇康向事慵。生涯别有处,浩气在心胸。

  • 百喻经全集《诈称眼盲喻》译文赏析

    诈称眼盲喻 【原文】 昔有工匠师为王作务[1],不堪其苦,诈言眼盲,便得脱苦。有余作师闻之,便欲自坏其目,用避苦役。有人语言:“

  • 泰戈尔《小巷》原文

    小 巷 ◆ 泰戈尔 我们这条用石头铺成的小巷,弯弯曲曲,一会向右,一会向左,仿佛是出来寻找什么东西似的。但是不论它拐向什么方向

  • 激活团队

    【4270】领导力心理学:洞悉人生、激活团队(〔英〕艾伦·卡特勒著,钱思玎译,人民邮电出版社,30万字,2017年12月第1版,69元)9章:1.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注释和全文翻译

    《论语》 子路 ① 、曾皙 ② 、冉有 ③ 、公西华 ④ 侍坐 ⑤ 。子曰:“以 ⑥ 吾一日 ⑦ 长 ⑧ 乎 ⑨ 尔 ⑩ ,毋 (11) 吾以 (12) 也。居 (13) 则 (14) 曰:‘不吾知

  • 白居易《怨词》全诗赏析

    夺宠心那惯,寻思倚殿门。不知移旧爱,何处作新思。

  • 诗词《桑柔》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 ① 捋采其刘,瘼此下民。 ② 不殄心忧,仓兄填兮。 ③ 倬彼昊天,宁不我矜? ④ 四牡骙骙、旟旐有翩。 ⑤ 乱生不夷,靡国不泯。 ⑥ 民靡有黎,具祸以烬。於乎有哀!国步斯频。 ⑦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