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问仁》名言名句解读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毋轻矫其所难。
【注释】
移风化:改变旧的风俗习惯。矫:纠正,把弯曲的东西弄直。
【译文】
善于教育启发别人心灵的人,应根据他人所明白的道理加以引导,不能强行灌输别人不懂的东西;善于改荣风俗习惯的人,是从容易改变的风俗习惯入手,渐渐达到最终的目的,而不会轻率地从最难处开始矫正。
【道理】
无论是教育学生,还是教化民众,都要做到了解受众的具体情况,然后因材施教。
弟子问仁
一天,孔子为众弟子授课。众弟子对“仁”的思想很感兴趣。得意门生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回一听便领会了,又问其具体条目。孔子便兴致勃勃地讲了仁的“四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而当子贡问什么是“仁”时,孔子却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名端木赐,能言善辩,家境富裕。他有志于仁,但却苦于眼高手低,不知从何做起,孔子就教他应该从自身做起。
当司马牛问什么是“仁”时,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讱。”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说话缓慢谨慎。司马牛问的是“仁”,而孔子答的却是仁者的言行。这是因为司马牛多言而浮躁,孔子实际上是通过解释“仁”来教导他的言行。
同样是“仁”这个字的意思,孔子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来阐述和表达,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真不愧是一位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明·仇英醉翁亭图(局部)
-
作者: 杜学忠 在淡死的灰里, 可寻出当年的火焰,
-
穷陋阙自养,疠气剧嚣烦。隆冬乏霜霰,日夕南风温。杖藜下庭际,曳踵不及门。门有野田吏,慰我飘零魂。及言有灵药,近在湘西原。服之不盈旬,蹩躠皆腾鶱。笑忭前即吏,为我擢其根。蔚蔚遂充庭,英翘忽已繁。晨起自采
-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
-
星分牛斗 ① ,疆连淮海 ② ,扬州万井提封 ③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 ④ ,飞盖 ⑤ 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 ⑥ 挂斗,月观 ⑦
-
《左传》 齐棠公 ① 之妻,东郭偃 ② 之姊也。东郭偃臣崔武子 ③ 。棠公死,偃御 ④ 武子以吊焉。见棠姜 ⑤ 而美之,遂取 ⑥ 之。 庄公 ⑦ 通 ⑧ 焉,骤如崔氏 ⑨ ,以崔子之冠赐人,侍者曰:“
-
玉楼春 【宋】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 未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 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阳花 始共春风
-
旅第五十六 【题解】 这一卦,下卦艮是山,上卦离是火,山上烧火,火势蔓延,不停地往前燃烧,就像旅行的人急着赶路,所以称作旅
-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最美自己的诗句,内容包括你认为描写人的最美的诗句是什么?,有没有谁有那种自己一直都认为很优美的诗句?,请给我一些美好的诗句..。《青春好喜欢》黄昏落燕,江南正炊烟向晚风牵扯晚霞挤进了人家,在你之前三月里你来的唐突,令我寝食难安阳春与白雪,灵气的偶合源于天然气质是磁
-
作者: 赵维新甄继祥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