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鉴赏
作者: 张俊山
屠格涅夫
我打猎归来,沿着花园的林荫路走着。狗跑在我前边。
突然,狗放慢脚步,蹑足潜行,好象嗅到了前边有什么野物。
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了一只嘴边还黄色、头上生着柔毛的小麻雀。它从巢里跌落下来(风猛烈地吹打着林荫路上的白桦树),呆呆地伏在地上,孤立无援地张开两只羽毛还未丰满的小翅膀。
我的狗慢慢向它靠近。忽然,从附近一棵树上飞下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象一颗石子似地落到狗的鼻子跟前——它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惶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叫声,两次扑向露出牙齿、大张着的狗嘴边去。
它是猛扑下来救护幼雀的。它用身体掩护着自己的幼儿……但它整个小小的身体因恐怖而战栗着,它小小的声音也变得粗暴嘶哑了,它在牺牲自己了!
在它看来,狗该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呵!然而,它还是不能站在自己高高的、安全的树枝上……一种比它的理智更强烈的力量,使它从那儿扑下身来。
我的特列左尔(1)站住了,向后退了退……看来,它也感到了这种力量。
我赶紧唤住惊惶失措的狗——然后,我怀着尊敬的心情,走开了。
是呵,请不要见笑。我尊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尊敬它那种爱的冲动和力量。
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
一八七八年四月 (黄伟经 译)
读着这则故事,你不感到心灵的悸动么?一只小小的麻雀,为了救护自己的幼雀,居然从安全的树枝上扑下来,与那“庞大的怪物”猎狗对峙,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然而,这是真实的,诗人亲自目睹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诗人被老麻雀的爱心和勇敢深深感动了,他由衷地“尊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尊敬它那种爱的冲动和力量”,于是才有这番情不自己的感喟。
这篇叙事性散文诗情节紧凑,在短小的篇幅里写出了跌宕起伏的波澜,笔触十分洗练。开篇一段作了简单交待以后,很快就展开了尖锐的矛盾:一面是猎狗“蹑足潜行”,准备向突然发现的猎物扑击,一面是幼弱的小麻雀“呆呆地伏在地上,孤立无援地张开两只羽毛还未丰满的小翅膀”,坐以待毙。情势千钧一发,顷刻间就会发生一场血淋淋的惨剧!然而,就在“狗慢慢向它靠近”的时候,一只老麻雀忽然从树上飞下来,“象一颗石子似地落到狗的鼻子跟前”。原来的矛盾双方置换了一个对象——老麻雀代替幼雀与猎狗面对面相持,可是矛盾的尖锐性有增无减,故事情节出现高潮。在这里,作品不仅以细致的描绘写了老麻雀的行为和神态:“它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惶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叫声,两次扑向露出牙齿、大张着的狗嘴边去”;而且,揭示了它的行为动机和悲壮心理:“它是猛扑下来救护幼雀的”,“它在牺牲自己了”。这就充分展示了老麻雀爱的本能,那是“一种比它的理智更强烈的力量”啊!正是这种力量,使那只猎狗感到震慑,于是它“站住了,向后退了退……”本已白热化的矛盾缓解了,故事情节降到低潮,最后以猎狗被主人制止而结局。
由于故事是在紧凑的情节中展开矛盾冲突的,所以它有叩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尤其对老麻雀“爱的冲动和力量”绘形绘声的刻画,更能触动人们的灵魂,唤起对“爱”的深深思考。这样,当作品最后引出诗人那“尊敬”的情怀和关于“爱”的哲思时,就是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因而也就能激起人们的共鸣了。
-
千年谁与再招魂几千年前的情诗传世的并不少,有如《诗经·国风》和《旧约·雅歌》里的那些,情书却很罕见,尤其是像“实寄封”那样的原件,
-
千门钥入断人声,楼阁沉沉夜气生。独直偏知宫漏永,稍寒尤觉玉堂清。霜云映月鳞鳞色,风叶飞空摵摵鸣。犬马力疲恩未报,坐惊时节已峥嵘。
-
生计曾无聚沫,孤踪谩有清风。治产犹嫌范蠡,携孥颇笑梁鸿。
-
《菊花·奉和鲁望白菊》咏菊花诗鉴赏 皮日休已
-
傍晚,偶然抬眼看向窗外的时候,不禁为接天连壤的月光所深深地吸引了,那份纯净,那份细腻,还有那份朗然,让人一经面对,立时从忙乱和烦躁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出处】唐杜甫《 登岳阳楼 》。 【意思】戚朋友没有一封书信,年 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泊。字:指书信。 【鉴赏1】亲朋之间,连书信也完全断绝,不通消息。迟暮之年,却疾
-
·柳宗元· 隋开皇中,赵师雄迁罗
-
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注释】 浮囊:
-
丰第五十五 【题解】 丰卦为异卦相叠(离下震上)。上卦为震,震为雷;下卦为离,离为电。电闪雷鸣,是上天垂示的重大天象。人们
-
凄凉遗迹洛川东,浮世荣枯万古同。桃李香消金谷在,绮罗魂断玉楼空。往年人事伤心外,今日风光属梦中。徒想夜泉流客恨,夜泉流恨恨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