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看得见的正义(第二版)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看得见的正义(第二版)

【4338】看得见的正义(第二版)

(陈瑞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8.5万字,2000年9月第1版,2013年7月第2版,36元)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听取另一方的陈述;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之一);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二);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正义根植于信赖;既听取隆著者也听取卑微者;一事不再理;没有原告,就没有法官;无救济则无权利;如果原告就是法官,那只有上帝才能充当辩护人;疑义时,作有利于被告人的解释;任何人不得从其不法行为中获得利益;谁主张,谁举证;不能证明的事实就等于是不存在的;任何人均无义务指控自己;行使其权利的人,得视为不损害任何人;任何人在自己的案件中都不被视为可靠的证人;人的外部行为反映其内心秘密;谁来监督监督者;刑律不善不足以害良民,刑事诉讼律不备,即良民亦罹其害;公平游戏;刑事诉讼法是被告人权利的大宪章。

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为“读万卷书”,二为“行万里路”。通过读书,可以获取人类创造的大量知识财富,从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探索未知的领域。

裁判的职责不应是“发现”,而应是“裁断”。

司法裁判活动不应过于迟缓,否则“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裁判也不应过于急速,否则,“急速而来的正义”会走向正义的反面。

侦查机关、检察机关与法院事实上在进行一种流水作业式的追究犯罪活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犹如追究犯罪流水线上的“三道工序”或“三条流程”。这三个“国家专门机关”也如同处在同一跑道上的运动员一样,将案卷笔录当做了拉力比赛中的“接力棒”,同心协力、同仇敌忾地完成追究犯罪的使命。

一人具有正常理性思维的人,在外在的行为都是在特定主观心态指引下实施的,特定的行为与特定的主观心态大体是相互吻合的;同时,在行为人秘而不宣的情况下,通过观察行为人的外在行为表现,我们不难判断其行为的主观心态。“人的外部行为反映其内心秘密”。

猜你喜欢
  • 懿的古诗词(带懿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懿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懿的诗句,与懿有关的古诗词,有没有“懿”开头的诗句或带“懿”的诗句。“懿”开头的诗句懿兹南海华,来与北壤俱。出自唐·孟郊《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2、懿君敦三益,颓俗期一变。出自唐·杨巨源《题赵孟庄》

  • 白居易《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全诗赏析

    旧有潢污泊,今为白水塘。[诗云:方塘含白水。]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龙泉信为美,莫忘午桥庄。 作品赏析【注释】:裴令公:即裴度,唐元和十四年任太原尹,开成二年复镇太原。龙泉:

  • 什么是以诗为词

    语出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南宋王灼《碧鸡漫志》亦谓: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今少年妄谓东坡移诗

  • 《天妃济世出身传》原文和解析

    天妃济世出身传 明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一名《天妃娘妈传》、《宣封护国天妃林娘娘出身济世正传》。两卷三十二回。题“南州散人吴还初编,昌江逸士余德孚校,潭邑书林熊龙峰梓”。南州乃五代南唐旧地名,明清属福建

  •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赏析》

    这首词的作意,小序里交待得很清楚。东坡爱和僧人交往,喜欢谈禅说法,这首词既是应和尚的请求而作,自然透露出禅机。“双龙对起”,起笔便有拔地千寻、突兀凌云之势。两株古松冲天而起,铜枝铁干,屈伸偃仰,如白甲苍髯的两条巨龙,张牙舞爪,在烟雨中飞

  • 描写驴的作品作品解读

    小马哥:

  • 《古今诗话》案语补

    《古今诗话》案语补 郭绍虞的《宋诗话辑佚》收录

  • 川妮《我的新兵生活》

    军装我是喜欢的。那种颜色,叫军绿,它不是草地的绿,也不是山林的绿,似乎是草地山林的绿里染了硝烟,有了不易穿透的质地,綠得厚重深沉,

  •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出处】唐刘长卿《 长沙过贾谊宅 》 【意思】谊贬谪三年滞留长沙城,象鸟儿敛翅难以飞长空。 【全诗】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

  • 苏轼《送路都曹(并引)》全诗鉴赏

    乖崖公在蜀,有录曹参军老病废事,公责之曰:“胡不归?”明日,参军求去,且以诗留别。其略曰: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公惊谢之,曰:“吾过矣,同僚有诗人而吾不知。”因留而慰荐之。予幼时闻父老言,恨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