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雄醉憩梅花下》全文和鉴赏
·柳宗元·
隋开皇中,赵师雄迁罗浮。一日天寒日幕,在醉醒间,因憩仆车于松林间,酒肆旁舍。见一女人,淡装素服出迓师雄。时已昏黑,残雪对月色微明。师雄喜之,与之语,但觉芳香袭人,语极清丽。因与之扣酒家门,得数杯,相与饮。少顷,有一绿衣童子来,笑歌戏舞,亦自可观。顷醉寝,师雄亦懵然,但觉风寒相袭。久之,时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
〔选自龙城录〕
这是一篇颇具浪漫气质的小说,写隋朝赵师雄左迁罗浮时,醉卧松林得遇梅花仙子的故事。作者以如诗的笔触点染意境,以赵师雄醉中的欢欣与醒后的怅然相对照,写出了一个谪迁僻壤的失意官吏的惆怅心绪。同时,描绘景物,下笔精当,注意光、色变化,让仙人出现于残雪映月的微明里,让赵师雄惆然于“月落参横”的曙光中。
作品的特色还在于它写梦境又不似梦境,写梦境不说是梦境,让读者随着赵师雄“醉醒间”恍惚、迷离的目光与步履,走进一个神异的境地,渡过一个林中树下的美好夜晚:人、仙相聚。欢饮、笑歌舞戏。作品也就带有了浪漫气息。这种似真似假,似假又真的描述,使作品平添韵致,耐人咀嚼。
赵师雄在一个天寒日暮的时刻,小憩在松林之中,因酒力所支配,时醉时醒,忽然看见酒肆旁边的屋子里走出一个淡装素服的女子,前来欢迎他。当时天已昏黑,只有月色映在残雪上反射出的微微光亮……对此,你可以认为是赵师雄酒酣入梦,梦境开始,也可以认为赵师雄的一个奇异的经历要出现了。笔势扑朔而悠荡有姿,确是耐人寻味。欢饮之后,在绿衣童子的歌舞声中,赵师雄“倾醉寝”,“亦懵然,但觉风寒相袭”。对此,你可以视为梦境结束,赵酣然沉沉入睡了,也可以看作仙人、童子慰借赵师雄之后,倏然而逝。笔游左右,确可咀嚼,似假还真,良有趣味。柳宗元的诗人气质,在这篇短短的作品中有了体现,而这种意境的创造,又显示了作者驾驭文字的高超技巧。
赵师雄在风寒相袭中沉睡了许久,东方发白,他才起身,只见月已坠落,参星横斜,自己睡在大梅花树下,仙人、童子具已不见,只有树枝上羽翠毛丰的鸟儿啾声不已地看着自己……夜中的欢娱全无踪迹,自己面对的是又一个现实、冷寂的清晨!于是他抚今思“昨”,怅然而已,作品也在一片惆怅情绪的笼罩下结束了。现实与“梦境”相映衬,醒后所见与醉中所遇相对比,情因景生,愈见醒后现实的令人愁绪拥胸,赵师雄“迁罗浮”后的心境尽示于众。
一篇短文,讲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有欢欣歌舞的描述,有怅惘心境的揭示,写景简洁而富有特色,抓住一、二特征,几笔勾勒,都成画境,且与人物处境、心态相适合,即使只从本篇看柳宗元,他也不愧是一代文学的巨匠。
-
《过目成诵,出口成章。》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上片着力描绘钱塘江秋潮雄伟壮观的景象,从侧面表达了词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首四句写潮来时惊天动地的气势,先写天空飞鸟,继写江面波涛。开头四句大意说,他正看着半空翱翔的鸥鹭,刹那间便听到如擂动战鼓般轰鸣的波涛声,只见那汹涌的潮水如千军万
-
落海风·闺情 周文质 楼台校风味佳。 动新愁雨初风乍。 知不知对春思念他。 倚阑干海棠花下。 周文质:字仲彬,建德(今属浙江)人,后移居杭州。“学问该
-
清·汪琬2诸曹失之3,一郡得之4,此十数州县之庆也5;国家得之,交游失之,此又二三士大
-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2 。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3 。 【释】 1.本篇是《杂咏五首》的第四首。 2.乱:纷繁而开,纷纷而落。 3.情人:古人也常称好友为情人。维舟:
-
弔刘参军蕡墓刘参军,独鹗啾啾百鸟羣(2),长铗倚天气吐云(3)。巫咸不下霄汉远(4),泪断杞国人无闻(5)。欲抉霾曀上天门(6),虎豹狺狺坐九阍(
-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①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②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③ 【注释】 ①屏营(bing ying兵
-
作者: 鲁迅 【原文】: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
-
[秦] 李 斯 臣闻吏议逐客 ① ,窃以为过矣 ② 。 昔缪公求士 ③ ,西取由余于戎 ④ ,东得百里奚于宛⑤,迎蹇叔于宋 ⑥ ,求丕豹、公孙支于晋 ⑦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
-
【3779】未来属于中国:汤因比的中国观(〔日〕山本新等著,吴栓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6万字,2018年2月第1版,30元)△3部分:①对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