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百喻经全集《乘船失釪喻》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百喻经全集《乘船失釪喻》译文赏析

乘船失釪喻

【原文】

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银釪[1],堕于水中。即便思念:“我今画水作记。舍之而去,后当取之。”行经二月,到师子诸国[2],见一河水,便入其中,觅本失釪。诸人问言:“欲何所作?”答言:“我先失釪,今欲觅取。”问言:“于何处失?”答言:“初入海失。”又复问言:“失经几时?”言:“失来二月。”问言:“失来二月,云何此觅?”答言:“我失釪时,画水作记。本所画水,与此无异,是故觅之。又复问言:“水虽不别。汝昔失时,乃在于彼;今在此觅,何由可得?”尔时众人无不大笑。

亦如外道,不修正行[3],相似善[4]中,横计苦困,以求解脱,状如愚人,失釪于彼,而于此觅。

【注释】

[1] 釪:同“盂”,僧人之食器。

[2] 师子诸国:名叫师子的国家及其附近地区。师子,即狮子。狮,古作“师”。

[3] 正行:即以佛的教化为准则的正当行为,与邪行、杂行相对。

[4] 相似善:指似是而非的善。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乘船渡海,一不小心把银制的盂掉到海里了。当时他想:“我现在对着水面做个记号,暂时不用去管它,以后有时间再来捞取。”过了两个月,他到了师子国,看到一条河,便跳到水中寻找那只丢失的盂。旁边的人问道:“你这是想做什么?”他回答说:“我以前丢失了一只盂,现在想找回来。”旁人又问:“在什么地方丢的?”回答说:“在刚渡海的时候。”旁人接着问:“丢了多长时间了?”回答说:“丢失了两个多月了。”旁人又问:“丢失两个月了,为什么在这里找呢?”他回答:“我丢失盂时,曾对着水面做了记号。这里的水面和我画记号的水面完全一样,所以在这里寻找。”旁人又接着再问:“水虽没有不同,但你丢东西是在那个地方,现在找东西却在这个地方,怎么可以找到呢?”这时周围的人都对此大笑不止。

这就像那些外道中人一样,不去参悟佛理,只觉得自己所修方法与正行很相似,便刻意苦行,以此去求解脱。这就像愚人在海中丢失了盂,却又在河中寻找,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评析】

这个故事与我们上小学时学过的刻舟求剑有异曲同工之处。故事中的这个愚人在渡海时丢失了盂,却在俩月之后到一个相似的地方寻找他的盂,当然不可能找到了。因为这个人根本没有顾及到时间、地点的不同,也就是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更没有用发展的目光去看待事物,所以必然会一事无成。我们一定要记住:世上的事情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事情必须抓住时机,及时去做,绝不可犹豫不决。如果等到时过境迁才想起去做,那一切便已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了。

故事征引

不要只想而不去做

从前有两个和尚,一个很贫穷,一个很富有。

有一天,穷和尚与富和尚在一块儿聊天,穷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朝圣,你觉得怎么样?”富和尚听了,冷笑了一声,然后又认真地打量一番穷和尚,禁不住大笑起来。

穷和尚无辜地问:“怎么了,不好吗?”

富和尚说:“我耳朵没有问题吧?你什么都没有还想去南海?你能说说你凭借什么东西去南海呢?”

穷和尚说:“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大笑,说:“这儿距离南海来回要好几千里路,路上的艰难险阻肯定不少,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我是几年前就做准备去南海的,等我准备充足了粮食、医药、用具,再买上一条大船,找几个水手和保镖,就可以去南海了。你现在就凭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想去南海,怎么可能呢?我看你还是算了吧,别白日做梦了。”

穷和尚不想再与富和尚争执什么,第二天一大早就只身踏上了去南海的路。这一路上,他的确尝尽了艰难困苦。有时候口渴难耐,他就在有水的地方盛上一瓶水备着;有时候饿到发晕,他就到有人家的地方去化斋备着。即使如此辛苦,但他一点也没想到过要放弃,始终向着南海前进。很快,一年过去了,穷和尚终于到达了梦想的圣地:南海。

两年后,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手里依旧只带着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在去南海的两年里,由于穷和尚在南海学习了许多知识,回到寺庙后便成了一个德高望重的和尚。

而那个富和尚,至今还在为去南海做各种准备工作呢!

生产思想垃圾

从前有个人,一直有一个未了的愿望,他希望有一天也能像圆通和尚那样被万人敬仰,于是他就上山去请教圆通和尚:“您能告诉我要想成为一位得道高僧,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呢?”

“多思多想。”圆通和尚就回答了他四个字。这个人满怀“心得”,回去就躺在床上,整天望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开始多思多想。

一个月以后,圆通和尚在回寺庙的路上,碰见了那人的妻子,她祈求圆通和尚说:“师父,求你去见一见我丈夫一面吧,他从你那儿回来之后,整个人就像中了魔一样。”

圆通和尚同意了,跟着那人的妻子到了他家,看他整个人变得骨瘦如柴,一脸憔悴的样子。他看到圆通和尚来了,拼命挣扎着想要爬起,又有气无力地说:“自从那天回来,我每天除了吃饭,就一直在思考,你看我现在离得道还有多远呢?我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我的愿望呢?”

圆通和尚说:“你每天只知道想不去做,你思考这么久,到底思考出了些什么呢?”

那人说道:“我想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头脑里都塞满了。”

“我看你除了脑袋上长满头发,收获的全是垃圾。”圆通和尚失望地说了句。

“垃圾?”那人追问道。

“那些只想不做的人只能生产思想垃圾。”圆通和尚答道。

  • 上一篇: 细碎的时光
  • 下一篇: 伦敦传
  • 猜你喜欢
    • 温庭筠《更漏子》诗意|阅读答案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的这首《

    • 搞笑古诗词木兰诗(有没有搞笑的诗词木兰辞的)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搞笑古诗词木兰诗,内容包括有没有搞笑的诗词木兰辞的,有没有搞笑的诗词木兰辞的,有没有搞笑的诗词木兰辞的。木兰诗搞笑版唧唧复唧唧,想吃肯德基。不闻口水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把汉堡思,女把鸡翅忆。昨夜见鸡券,节曰大减价。鸡券

    • 《女才子书》原文和解析

      女才子书 清乾隆十五年(1750)大德堂刊本《女才子书》扉页书影 清乾隆十五年(1750)大德堂刊本《女才子书》正文书影 清代文言短篇世情小说集。又名《闺秀佳话》、《闺秀英才》、《闺秀英才全传》、《闺

    • 体现中国文化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体现中国文化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求体现中华文化的古诗,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诗词有哪。《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 东方朔《七谏》原文、译文、赏析

      作者: 东方朔 【原文】:初放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 刘禹锡《再伤庞尹》全诗赏析

      京兆归何处,章台空暮尘。可怜鸾镜下,哭杀画眉人。

    • 王维《登河北城楼作》全诗赏析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

    • 国学名句“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出处和解释

      【名句】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 语出宋代陆九渊《鹅湖和教授兄韵》诗。涓涓细流汇聚起来,就能形成浩瀚大海;拳头大的石头堆积起来,就能成为泰山和华山那样的巍巍高山。比喻只要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终究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出处,故事

      根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这句诗出自唐代徐仲雅的《宴上洞庭》。这句诗意味着即使我们身处逆境,周围的世界依然在不停地变化和前进。无论我们遭遇何种困难,都要坚定信念,迎接生活中的每个春天。

    • 宋词《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原文、注释和点评 -全宋词

      伫倚 ① 危楼风细细。望极 ② 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 ③ 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①伫倚:长时间地倚靠在楼栏上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