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3751】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中国人才研究会编,余兴安、吴江主编,党建读物出版社,42.4万字,2017年4月第1版,67元)
△分4部分:①人才思想体系形成与发展;②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③创新型人才培养使用;④海外人才引进政策。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体现了大国开放气度;遵循基本规律是做好各项人才工作的本质要求;良性的人才集聚体制机制为人才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推进人才工作的有力保障。努力方向:树立人才发展的正确导向;构建人才创新的公平环境;积极发展完善人才市场;破除人才发展机制障碍。
○习近平说,“人才经”可以用知、举、用、待、育五个字来概括。重视人才成长的规律性、强调人才工作的系统性、立足人才发展的时代性、坚持人才管理的开放性。
○习近平人才思想的思维特征: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理性冷静的辩证思维、着眼整体的系统思维、放眼世界的开放思维、注重实效的价值思维。
○诚信,是人才的谋事干事之源、创业兴业之魂、科技创新之基、为人处世之本。
○环境对人才成长与发展十分重要。“人往高处走”,“高处”就是能够干事成才的良好环境。人才竞争的背后,往往是人才环境的竞争。
○习近平青年干部观:①关于青年干部的教育:“立志、修德、勤学、自强、创新、笃实”六个方面;②关于青年干部的培养选拔:提出了“组织掌握、动态管理、适时起用”的具体要求;③关于青年干部的使用:“下放基层、多压担子”;④关于青年干部工作的加强和改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考察机制的健全、拓宽青年干部来源。注重素质提升,在“育”上下功夫;注重德才实绩,在“选”上做文章;注重平台搭建,在“用”上求创新;注重制度制约,在“管”上见实效。
○科学把握识人知人的方法:主要看品德、重点看业绩、潜质看学习、鉴别要辩证。
○人才集聚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前提。
○聚焦强军目标,树立和强化选人用人正确导向:①把听党指挥作为选人用人的根本标准;②把能打胜仗作为选人用人的基本尺度;③把作风优良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条件;④把完善制度作为选人用人的坚实保证。
○德鲁克说过:“创业型就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美国经济政策成功的核心。”
○中国汽车产业三大挑战:①缺乏行业发展的“大规划”;②缺乏自主创新的“品牌”;③缺乏高度协作的“大联盟”。
○人不激不活,鱼不激不跃。
-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
名言: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
《颜元·白扇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前虽有《雅歌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这是一首描写爱恋思念之情的词。上片写思念的情状。开头两句是说,在这个金风玉露天气初凉的夜晚,只能独自一人站在窗前遥望天边那一钩新月,当此牛郎织女相逢之夕,自己却无缘与意中人相会。接下来,自己只好“浅醉闲眠”——这四个字写得很有情趣,醉不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此诗突出的特色表现在句法上。全诗四句的句法有一个共同处:每句都包含两层相对或相关的意思。在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又有变化。“夫戍边关——妾在吴”,这是由相对的两层意思构成的,即所谓“当句对”的形式。这一对比,就突出了天涯相隔之感。这个开头是
-
此诗开头,“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是写侠客出发时的天气。“鸿都门”,点明出行的地点。此时彤云密布。这“阴云”,是自然景色。天昏地暗,前路未卜,为侠客的行侠描述出一个恶劣环境。同时,也隐约地渲染出侠客的义无反顾、知难而进的坚毅性格。这
-
威廉·斯通纳的一生很长也很短。在约翰·威廉斯笔下,可以扩展到十余万字的同名小说,也不妨浓缩为开篇不足三百字的话。再寻常些,像济慈的
-
蝶遶蜂游露满盘,芳条可惜折来残。我缘多病经春卧,砌下花开不暇看。
-
移家入新宅,罢郡有余资。既可避燥湿,复免忧寒饥。疾平未还假,官闲得分司。幸有禄俸在,而无职役羁。清旦盥漱毕,开轩卷帘帏。家人及鸡犬,随我亦熙熙。取兴或寄酒,放情不过诗。何必苦修道,此即是无为。外累信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