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勃洛克,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作品分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勃洛克,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作品分析

【生卒】:1880—1921

【介绍】:

俄国象征主义*代表诗人、苏联革命诗歌的奠基者之一。

勃洛克生于彼得堡一个大学教授的家庭。家庭环境给年幼的勃洛克以艺术和学识的熏陶。勃洛克五岁时就开始练习写作。晚些时候,他还和他的几个姨表兄弟创办了一个名叫通报的刊物,勃洛克一连三年担任了这个刊物的编辑和撰稿人。1901年,他开始在梅列日科夫斯基*夫妇和费洛索福夫合办的象征派刊物新路上发表诗作。有时也在北方花朵丛刊上发表作品。这时,他与俄国象征派作家们关系较密切;与梅列日科夫斯基夫妇、符·索洛维约夫、安·别雷、符·皮亚斯特等人接触较多。1904年他发表第一本诗集美女诗章(一译美女人诗集),这是献给他的妻子柳葆芙·德米特里耶夫娜——俄国著名化学家门捷列耶夫的女儿、俄国著名话剧演员的诗作。这之后,他曾三次出国,到过意大利、法国、德国、比利时和荷兰等地。他是1905年俄国革命的支持者。1916年,他被征召入伍。十月革命后,他与旧象征派作家们日见疏远。同高尔基的接近,对他的创作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他曾同马雅可夫斯基一起出席在斯莫尔尼宫召开的文艺界知识分子代表会议。1918年参加高尔基倡立的世界文学出版委员会的工作。此后,他还任过大剧院管理局主席等职。1921年8月7日因心脏病复发而辞世。

勃洛克早期诗歌是象征主义的,他在论俄国象征主义现状一文表露了他的象征主义文学观:他主张神秘主义,主张用象征性的形象表现个人的主观感象。1905年俄国革命,极大地改变了诗人创作的风貌,他的诗歌开始转向社会题材。他说:“我把一生自觉地、绝不改变地献给这一题材。”诗人十月革命后的诗作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描绘了大变动时代的生活画卷,1918年创作的十二个是其代表作。勃洛克善于从都市的卑俗、热闹和杂沓中发现诗的要素,鲁迅称赞他是“都会诗人”。勃洛克的诗还善于使用象征性的形象表现一种主观感受,善于使用隐喻以造成一种神秘的气氛。他的作品还有诗集饱汉(1905)、一九〇五、集会(1905)、白雪假面(1907)、抒情短诗(1908)、雪地(1908)、夜晚的时辰(1911)、长诗报应(1910-1921)、西徐亚人(1918)、野蛮人(1918)夜莺的花园。此外,他还有早期写的剧本马戏班、玫瑰花和十字架等。

勃洛克是俄罗斯现代诗歌的巨匠。高尔基称他是“极端真诚的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称赞他“对整个现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为苏联无产阶级诗歌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猜你喜欢
  • 古代名句“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注释与译文

    古代名句“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表达了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奋发向前的决心。它指的是不辞辛劳地付出,为了追求梦想或目标,不断进行努力和工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不计较辛苦和时间的付出,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追求。这句话激励人们要有毅力和决心,面对困难时不退缩,持之以恒地努力下去,就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 《次北固山下》禅思哲理诗赏析

    次北固山下王湾①客路青山外②,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③,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④,江春入旧年⑤。乡书何处达⑥,归雁洛阳边。【注释

  • 《东门之杨》原文与鉴赏

    作者: 王纪刚 【本书体例】

  • 《秋兴八首 一赏析》

    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这一首开门见山,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诗意落实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

  • 《秋夜独坐有感一章奉呈师说令尹奉议光明主簿赏析》

    【原题】:秋夜独坐有感一章奉呈师说令尹奉议光明主簿虞章

  • 白居易《郡中闲独寄微之及崔湖州》全诗赏析

    少年宾旅非吾辈,晚岁簪缨束我身。酒散更无同宿客,诗成长作独吟人。苹洲会面知何日,镜水离心又一春。两处也应相忆在,官高年长少情亲。

  • 中国礼仪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国礼仪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礼仪"的古诗,关于古代礼仪的古诗词,急寻讲中华礼仪的古诗词、古语。《礼记·经解》商朝 荀子原文: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译文: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道”,实际上即是礼法对于国

  • 刘禹锡《春日退朝》全诗赏析

    紫陌夜来雨,南山朝下看。戟枝迎日动,阁影助松寒。瑞气转绡縠,游光泛波澜。御沟新柳色,处处拂归鞍。

  • 范仲淹《行歌》全诗鉴赏

    行歌春满路,坐歌春满园。花前人自乐,桃李岂须言。

  • 李白《独坐敬亭山》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诗人唤起读者共鸣。诗中表达了诗人独自坐在高山上的孤独,并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流淌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自由的憧憬,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种种感慨。这首诗仿佛是在告诉我们,人应该积极面对生活的困境,保持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