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言行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言行

言行

“言”是言语(讲话),“行”是行为(事实)。言语不一定能够成为事实,事实也不一定根据言语。言语多而事实亦多者,上等。言语多而事实绝无者,卑下。判别人品,不可专听其言语,还要细察其行为。

古希腊某甲,白天点了灯笼在街道上一声不响地东看西看地闲行。第一旁人问他道:“为什么?”他答道:“我想找个好人。”第二旁人是一个学者,向某甲道:“你想做哲学家,是不是?然而哲学家非动笔做好文章不可。你这种离奇古怪的行为,哪里会成哲学家?我手中有本哲学书,让我念几句出来给你听,要不要?”

某甲道:“我不要,我不要听。我天性注重实际,不注重虚言。书上的字句虽妙,然而总是画饼。你肚子饥饿的时候,看书看得饱么?你要强健身体的时候,还是注重体操呢?还是专看体育书籍呀?”

看了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言与行是应该并重的,是应该合一的。并且我们可以知道智识不是人生的装饰,而是人生的规例。我们应该知道富时要能节约,贫时要能忍耐,计划推进企业,读书不忘救国。

斯巴达人民最重体育,然而不定章则。或者提议道:“我们何不制定体育章程,俾后世青年得以遵从?”当时有名家答道:“不必!我们的目的,在操练少年人的身体,不在教导少年的文字。”诗曰:

虚言与实际,

相去八千里

专说不劳力,

诚然可耻矣!

原载一九四五年七月十二日新中国报

猜你喜欢
  • 《浣溪沙》苏轼词翻译赏析: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

    浣溪沙 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苏轼 门外东风雪洒裾。 山头回首望三吴。 不应弹铗为无鱼。 上党从来天下脊, 先生元是古之儒。 时平不用鲁连书。

  • 《醉春风》原文和解析

    醉春风 清啸花轩藏板本《醉春风》扉页书影 清啸花轩藏板本《醉春风》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一名《自作孽》。八卷八回。题“江左谁庵述”,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康熙初年。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

  • 《闪电》鉴赏

    作者: 朱明

  • 苏轼《答张文潜县丞书》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轼顿首文潜县丞张君足下 ① 。久别思仰。到京公私纷然,未暇奉书。忽辱手教,且审起居佳胜,至慰!至慰!惠示文编,三复感叹。甚矣,君之似子由也。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句诗出自李白的《蜀道难》,上一句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下一句是“丹霄未敢开封信,似有私情照离骚。”该诗描绘了艰难险阻的蜀道,并通过作者心灵的宽广与高洁表达了对逆境顽强坚持的态度。敬亭山是蜀道上的一座高峰,在此山上俯瞰,可以看到山势壮丽、云雾缭绕的景色,形成了与人的交流不尽相看、毫不厌倦的奇特景象。全诗通过描绘山峰的雄伟壮美,表达了诗人对困境和挫折的坚持与无畏,以及他的崇高品德和胸怀。

  • 范仲淹《萧洒桐庐郡十绝》全诗鉴赏

    萧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新雷还好事,惊起雨前芽。

  • 《忠侍者自隐静来既归觅诗因述其意以赠之自可赏析》

    【原题】:忠侍者自隐静来既归觅诗因述其意以赠之自可呈似简堂老师也

  • 毛泽东诗词《虞美人·枕上》注释和鉴赏

    毛泽东诗词《虞美人 ① ·枕上》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二一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②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③ 。晓来百念都灰尽 ④ ,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 ⑤ ,

  • 朱权《七律·送天师》千家诗赏析

    诗通过描写天师府印及其佩饰,并运用神话传说盛赞天师的尊贵身份和法力不凡,表现了诗人对道教的推崇。

  • 明清小说之《西游记·大闹天宫》内容解读与赏析

    “大闹天宫”故事是《西游记》前7回的情节高潮,也是全书塑造孙悟空英雄性格流光溢彩,最为动人的一笔。 “大闹天宫”是以孙悟空跟天庭神权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构成的戏剧冲突。这种矛盾可以设想为现实社会矛盾,——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