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毛泽东诗词《虞美人·枕上》注释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毛泽东诗词《虞美人·枕上》注释和鉴赏

毛泽东诗词虞美人·枕上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二一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

【注释】①虞美人,词牌名。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代,以后作者,仍代不乏人,直至今日。它原本是配合燕乐(兴起于隋、唐,由汉族音乐、少数民族音乐与外来音乐融合而成,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燕,同“宴”,因常用于宴会间的演出而得名)曲调的歌辞,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与音乐相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作品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其限制,可以赋写词牌的本意(如用江南写怀念江南的内容之类),也可以全然不顾词牌的本意而自由发挥(为了说明词作的主题或内容,有时作者在词牌下面自拟一个标题或加写一段小序)。毛泽东的词,都属于后一种情况。因此,本书就不在注文中具体注出其所用词牌的本意与原委了。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看附录。各种不同的词调或词体,都有特定的字数、句度和格律,式样繁多。有的词不分段(段,又称“片”、“遍”、“阕”等),称作“单调”;有的词分两段,称作“双调”;还有分三段、四段的,称作“三叠”、“四叠”。前两类数量较多,后一类数量较少。毛泽东所选用的词调,就是常见的单调和双调。此外,词中字数较多者,习称“长调”,如下文的沁园春、念奴娇、水调歌头、满江红、贺新郎等;字数较少者,习称“小令”,如本调与下文的西江月、清平乐、采桑子、如梦令、减字木兰花、忆秦娥、十六字令、浣溪沙浪淘沙卜算子等;字数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习称“中调”,如下文的蝶恋花渔家傲、临江仙等。 ②“堆来”二句谓自己因相思而愁苦,夜不成眠:愁来堆积在枕头边,像什么呢?好像江海波浪翻滚。 ③“夜长”二句是说,无奈夜是这样的长,天色是这样的难明,只好披衣起床,无聊地闲坐在轻寒之中。 ④晓,拂晓、天亮。百念皆灰尽,即“万念俱灰”,一切想法都化作了灰烬,极言失望。据此,当时词人与杨的恋爱或有所梗阻、波折。 ⑤一钩残月,清晨行将隐没的一弯如钩的月亮。宋代秦观南歌子(玉漏迢迢尽)词曰:“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 ⑥此,代指上句所描述的凄清景象。无由,无从。以上二句是说面对着向西流逝的那一钩残月,不由人不凄然落泪。

【赏析】

毛泽东和杨开慧于1920年冬在长沙结婚。1921年春夏之间,毛泽东就离开长沙,赴湖南岳阳、华容、南县、常德、湘阴等地作社会调查去了。毛泽东是做大事的人,拿得起,放得下。对于新婚的妻子,虽十分挂念,但有很多工作等着他做。比较而言,守在家中的杨开慧日子较为难熬,有一些儿女情态也是正常的。在一首贺新郎·别友中,毛泽东曾这样描述道:“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几句话就活画出一个杨开慧,她深爱着毛泽东,支持他的事业,但和别的年轻女人一样,她也矛盾、善感、容易误会、爱哭。

对于虞美人·枕上这首词,有一个普遍的误解。就是把词中的抒情主人公,直接定位为毛泽东本人。这样的定位,既非知人论世,也不了解词在文体上的特点。词是一种微妙的文体,长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不像诗那样更多地反映外部世界。所以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而词所表现的内心世界,并不局限作者自己。如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的主人公,“有人楼上愁”的那个人,到底是一个身在旅途的游子,还是一个颙望中的思妇,真是难说得很。

词体产生于歌筵,和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多是交给女子唱的,所以唐五代词一开始,天然走一条婉约的道路。闺情,春怨,孤独的女性的心情,就成了词的传统题材。温庭筠如此,花间派也如此。豪放词是词体的另类。毛泽东长于词体,他的自白是:“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读范仲淹两首词的批语)这首词就属于婉约词。

这首词的内容是异地相思,从传统题材的角度看是一首闺情词。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枕上”这个题目就是很强的暗示。当然,写“枕”不必是女性题材,男性也可以这样写,如“枕戈待旦”。但这里写的不是枕戈待旦,而是离愁。“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两句一起就是对离愁的感性显现。“堆来枕上”这个说法,直接令人联想到头发,尤其是长发。用长发状愁,李白有“白发三千丈”之名句,那是只见头发不见人的。长发堆在枕上,就可以形容为“江海翻波浪”。在近代,只有女子才有这样的长发。用感性显现的手法抒情,是晚唐温庭筠开创的一种词风。毛泽东这首词也沿袭了这种词风。当然,“江海翻波浪”还可有别的解释,那就是比喻心情的不平静。心情不平静,自然不能安睡。“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两句就写失眠的情态。从农历夏至以后,夜逐渐增长,到冬至达到最长。这两句使人联想到白居易长恨歌“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先说夜长难明,然后就是披衣起坐,看天色,看星空。不管是白居易笔下的“耿耿星河”,还是毛泽东笔下的“数寒星”,因为涉及异地相思,所以暗含一层意思——失眠者在夜空中寻找两颗星,隔在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这是暗写。也有挑明的,如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不眠的人在夜空中寻找牛郎、织女星时,其“寂寞”无聊是可想而知的。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两句紧接长夜失眠,写黎明前痛苦的心情。如果把词中抒情主人公直接定位为毛泽东本人,“百念灰尽”的说法,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就算唐代李商隐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名句为词人所本,对于像毛泽东那样意志坚强的人,一个以苍生为念的人,一个革命家,决不会爱情至上。他纵然会想念妻子,怎么会达到“百念灰尽”的程度呢?怀着“百念灰尽”的心情,又怎么去做明天的工作呢?然而,把抒情主人公掉个个儿,把这两句视为为杨开慧写心,“百念灰尽”的说法倒贴切得多。据茅盾回忆,毛泽东和杨开慧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性格反差很大,毛泽东待人接物谈笑风生,非常洒脱;杨开慧在一旁带着孩子十分沉静,有些内向。在毛泽东为革命东奔西走时,杨开慧独自支撑着一个家,有多么艰难是可想而知的。“百念灰尽”,应是出于一种深深的理解和同情。当杨开慧读到这两句的时候,一定会得到一种精神补偿,会为之深深地感动。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两句写侵晓时的清景和词中人悲极而泣。宋代梅尧臣写清晓的情景,有“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梦后寄欧阳永叔)的名句。当鸡声叫起的时候,一钩残月淡出了西边的天空,感觉会更寒冷。词中人想克制自己的感情是不能够了。此处的泪,是“流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的泪,是王昌龄从军行所说的那种情况——“无那金闺万里愁”流下的泪。词人在此表达了对家中妻子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虞美人本为唐教坊曲,由霸王别姬的故事得名。曲调本来就是凄苦的,这个曲调以李后主所作“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最为著名。选这个曲调用来写夫妻的相思离别,是很恰当的。杨开慧很喜欢这首词,曾把这首词的词稿让好友李淑一看过。三十六年过去,李淑一还不能忘怀。1957年1月,她把自己怀念丈夫柳直荀烈士的一首菩萨蛮·惊梦寄给毛泽东,要求毛泽东把虞美人·枕上这首词抄给她。毛泽东复信说:“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罢。”(致李淑一)于是,另作了一首蝶恋花·游仙“我失骄杨君失柳”为赠。毛泽东为什么说这首词“不好”呢?原因有二:一是婉约词本非他的长项,同样的题材,古今婉约词佳作多多,这首词好得到哪儿去呢。另一个原因,就是“晓来百念都灰尽”这样的句子,容易遭到误解,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他特别不愿意披露。不过,毛泽东还是记起了这首词的全文,并抄下来,还对原来的词句作了一些润色(如将“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改为“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可见他在内心还是很难割舍这首词的。到1961年的某一天,毛泽东将这首词的抄件,送给一位名叫张仙朋的卫士,说:“这个由你保存吧。”毛泽东到底也是人,不是神啊。他一面说这首词“不好”,一面又心中藏之。不但心中藏之,还把它抄出来交给了一位可托死生的警卫战士,不让它随时间的流逝而湮灭,用心真是良苦。

文章作者:周啸天



猜你喜欢
  • 《未展芭蕉赏析》

    丰富而优美的联想,往往是诗歌创作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咏物诗,诗意的联想更显得重要。钱珝这首《未展芭蕉》就是运用联想的杰作。   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由未展芭蕉的形状联想到蜡烛,这并不新颖;“无烟”与“干”也是很平常的形

  • 《江上》全文和鉴赏

    ·皇甫谧· 江上丈人者,楚人也。楚平王以费无忌之谗,杀伍奢。奢子员亡,将奔吴,至江上。欲渡无舟,而楚人购员甚急。自恐不脱,见丈人得渡,因解所佩剑以与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不受,曰:“楚

  • 《顷在金陵郡斋与黄观复夜坐漏箭下一二十刻率赏析》

    【原题】:顷在金陵郡斋与黄观复夜坐漏箭下一二十刻率未寝对语既尽明烛渐昏相与坐睡而后已归同郡居乃经时不见追忆当时曾有四句云

  • 典故“琴高骑鲤 ”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汉刘向《列仙传》卷上: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斋待于水旁,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旦有万人观之。

  • 寓言《卜妻为袴》意译和解说

    郑县人卜子 ① ,使其妻为袴 ② 。其妻问曰: “今袴何如?”夫曰: “象吾故袴。”妻子因毁新令如故袴。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卜子: 一个姓卜的人。②袴: 同 “裤”。 【意译】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解题】 此诗约作于天宝六载(747),时李白已遭赐金还山,游历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齐鲁(今山东济南、兖州)后,南下金陵(今江苏南京)。凤凰台在今南京城西南隅。相传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有三鸟

  • 咏花诗词之《仙人掌》全诗原文鉴赏

    李调元 应是巨灵仙,遗得拓山手。 捧出太华莲,长献西王母。 这首咏仙人掌花小诗用民间传说来描绘仙人掌,自有特色。“应是巨灵仙,遗得拓山手”真接将仙人掌看作是天上神仙界中巨灵大仙遗落的手掌,这手掌既是仙

  • “民之多辟,无自立辟”注释、译文和感悟

    携 ① 无曰 ② 益 ③ ,牖 ④ 民孔 ⑤ 易。民之多辟,无自立辟。(《诗经·板》) 注释 ①携:提携。②曰:语助词。③益:通“搤”(扼),扼制。④牅(yǒu):通“诱”。⑤孔:很,甚。 译文 提携

  • 韩愈《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全诗赏析

    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灯明夜观棋,月暗秋城柝。--李正封羁客方寂历,惊乌时落泊。语阑壮气衰,酒醒寒砧作。--韩愈遇主贵陈力,夷凶匪兼弱。百牢犒舆师,千户购首恶。--李正封平生耻论兵,末暮不轻诺。徒然

  • 秦文化的特征与影响

    全新的秦文化有自身明显的特征。第一,纳异进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