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精神:党员干部学习读本
【4695】宪法精神:党员干部学习读本
(田瑶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8万字,2015年5月第1版,36元)
△11章:①什么是宪法;②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③国体:人民民主专政;④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⑤国家结构形式:中央与地方;⑥国家机构:人大与一府两院;⑦公民权利的保障:权利基本原理;⑧公民权利的保障:人身自由权;⑨公民权利的保障:政治自由权;⑩公民权利的保障:社会经济权利;⑪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
〇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
〇宪法具有政治性;宪法是公法;宪法是根本法;宪法是高级法;宪法具有较高稳定性。
〇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治权力制约或监督原则。
〇作为法典的宪法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前言或序言、正文、修正案。
〇1908年清朝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1911年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〇国民党时期,有三部宪法或宪法性文件较重要,即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6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46年中华民国宪政。
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制定过三个重要的宪法性文件,即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6年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〇国体,即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〇政体就是一国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统治和管理职能的政权机关的组织与活动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〇在我国实行单一制,具有以下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独立和统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〇叶圣陶名言:“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〇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③国务院;④中央军事委员会;⑤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⑦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2020年4月6日上午阅毕)
-
诗人在开端两句即点明渡湖季节,以“满”字和“平”字勾勒出湖泊春水潋滟的全景。“沅水”以下四句不仅描写洞庭湖的水势,更糅入了与之相关的动人传说,使得诗的意蕴更加丰富,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沅水是湖南西部的一条江流,入洞庭,桃源县在其左岸。“
-
【4042】少有人走的路2:勇敢地面对谎言(〔美〕M·斯科特·派克著,尧俊芳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5万字,2017年12月第1版,36元)△共6
-
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这首诗主要是感喟怀才而见弃、诗文无用之悲。 “寻章摘句老雕虫”,是用汉代扬雄之典,结合自己读书写作的实际,来描绘自己的勤苦。西
-
毛泽东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 ① ,百万雄师过大江 ② 。 虎踞龙盘今胜昔 ③ ,天翻地覆慨而慷 ④ 。 宜将剩勇追穷寇 ⑤ ,不可沽名
-
大多数词人写牡丹,多赞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充满富贵气象。总之大都着重于一个喜字,而词人独辟蹊径,写牡丹的不幸命运,发之所未发,从而寄托词人忧国伤时之情。 上片首二句“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写牡丹的身世。姚黄魏紫在当时是牡丹中
-
敦煌文献,是指藏在敦煌千佛洞石室中有关唐朝和五代时期所写的大量文献资料(有少量木刻本)。其中绝大部分为汉文手卷,此外,尚有少量少数民族文字资料。敦煌文献的发现(发现于公元1899年,在此以前,石室长期
-
有人说《渔父》的作者不是屈原,但所论证据皆不足。我们认为《渔父》是屈原以第三人称创作的一首短小而优美的散文诗。他通过渔父与屈原的简
-
作者: 仲跻昆林丰民 【作家简介】穆太奈比(915—96
-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作品赏析【注释】:稼轩词,广泛地吸取了前人的文学成果,得于
-
名言: 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 注释: 轩冕: 古卿大夫的车服, 此指高官显爵。肆: 放纵。 句意: 不因为有高官显爵而得意放纵, 也不因为穷困潦倒而趋从世俗。 出处: 《庄子·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