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第二季):永不消逝的挂念
【4624】见字如面(第二季):永不消逝的挂念
(关正文主编,中信出版社,32万字,2018年10月第1版,68元)
△8部分:生死;挂念;苦情;爱恋;知行;锋芒;热血;古韵。
〇一封信看似简单,却拥有足够的内在张力,能打开尘封的历史与丰富的人性之窗。这本书以八大主题,汇集四十九封字字锥心的珍贵书信,有生离死别之苦,有恩爱情仇之痛,有“三十功名尘与土”的历史烟云,亦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的时间碎片,有俗世人心,有众生甜苦,有岁月梳理,有时势针砭。
〇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还。——白血病患者李真写给母亲的遗书。
〇当你听我说要把孩子抱回大帅府,由我代你抚养时,你感动得嘴唇哆嗦,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你叫了一声“大姐!”就抱住我失声哭了起来。——于凤至写给赵四小姐。
〇我必须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李叔同出家前写给妻子诚子。
〇危难时的高雅淡定,最是不凡。
〇小心那些已经占尽你便宜,还要跟你讲诚信的人。
(2020年2月13日夜10:00阅毕)
-
城高倚峭巘,地胜足楼台。朔漠暖鸿去,潇湘春水来。萦盈几多思,掩抑若为裁。返照三声角,寒香一树梅。乌林芳草远,赤壁健帆开。往事空遗恨,东流岂不回。分符颍川政,吊屈洛阳才。拂匣调珠柱,磨铅勘玉杯。棋翻小窟
-
《德未盛而欲变化以趋时,为诡而已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德未盛而欲变化以趋时,为诡而已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重道立德类名言句子
-
名言: 言出乎口结乎心,守以不移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 注释: 乎: 于。结: 联结。立: 使……立起来。 句意: 言语从嘴里说出而发自内心, 坚持这样做下去, 使自己立足于社会, 这就是君子的信义了
-
日本幕府时代,曾大杀基督教徒,刑罚很凶,但不准发表,世无知者。到近几年,乃出版当时的文献不少。曾见《切利支丹殉教记》,其中记有拷问教徒的情形,或牵到温泉旁边,用热汤浇身;或周围生火,慢慢的烤炙,这本是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大道惟恍惟惚》翻译与解读
-
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给曹璩的。从诗题“送曹璩归越中旧隐”上看,曹璩是“越中人”,在越中原有隐居地,具体地说是在会稽。刘禹锡出生在浙江嘉兴,直到20岁之前去长安。曹璩和刘禹锡,或许原本就认识,“少逢知己忆吾庐”一句已经隐括了这次是难得的他乡遇
-
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 简傲》:王戎弱冠诣阮籍,时刘公荣在坐。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者,无预焉。二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而言语谈戏,三人无异。或有问之者,阮答曰:胜公荣者,不得
-
投馆野花边,羸骖晚不前。山桥断行路,溪雨涨春田。树冷无栖鸟,村深起暮烟。洛阳山已尽,休更望伊川。
-
国学名句“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出处和解释
【名句】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 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年》。火性猛烈,老百姓看到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烧死;水性柔弱,老百姓亲近嬉戏它,就有很多人淹死。这是郑国子产论政时
-
屯门积日无回飙,沧波不归成踏潮。轰如鞭石矻且摇,亘空欲驾鼋鼍桥。惊湍蹙缩悍而骄,大陵高岸失岧峣。四边无阻音响调,背负元气掀重霄。介鲸得性方逍遥,仰鼻嘘吸扬朱翘。海人狂顾迭相招,罽衣髽首声哓哓。征南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