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筋骨:中国工业化65年历程与思考
【3392】大国筋骨:中国工业化65年历程与思考
(金碚著,广东经济出版社,37.6万字,2015年3月第1版,45元)
△分上、下两篇。上篇峥嵘历程:[1]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2]告别短缺经济;[3]走过20世纪的“血拼”年代;[4]全球化是勇者的游戏;[5]模仿、创新与高技术;[6]世界分工体系中的中国工业;[7]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8]稳中求进新常态。下篇思考年代:[9]资源创造与资源约束;[10]保护环境是否影响竞争力;[11]工业的使命和价值;[12]工业文明是现代产业体系之魂;[13]何为“民生”;[14]工业发展的区域态势;[15]工业是“解放”之源;[16]工业化意志不可动摇。
〇雨果:“世界上没有任何权威能够关住一种适合时宜的思想”。
〇中国6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工业化。解放、变革、振兴三大核心内容演绎了中国工业化的艰难曲折、起伏跌宕,但也绘就了富有创造和成效显著的丰富历史画卷。
〇比较优势只能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和发挥出来。发挥比较优势意味着更加强调各国的产业发展应该“扬长避短”,而增强竞争优势则意味着更加强调各国产业发展的现实道路是“优胜劣汰”。
〇全球化是勇者的游戏。
〇融入全球化才有强国之机会。
〇工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活跃和工业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正在成为中国工业发展和整个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
〇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地区)中,大致有64个实现了工业化,占世界人口不足20%。
〇更高素质:是实现全方位的精致化、信息化、高端化;更平衡协调:是要实现产业结构和空间分布的合理化和均衡性;更绿色环保:是要使工业生产以及工业品的使用更清洁,更具有环境友好的性质。
〇工业化的实质就是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深度开发利用,以不断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工业生产是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将其加工制造为符合人类需要的产品的过程。
〇工业是人类发展的翅膀。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至人类任何杰出想象力的实现,都需要以工业为基础和手段。
〇从根本上说,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人类生存、享受、发展、繁衍的需要。
〇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的所得必然要有相应的付出。
(2018年1月26日晨0:20阅毕)
-
(明)屈大均 浣溪沙一片花含一片愁 一片花含一片愁。愁随江水不东流。飞飞长傍景阳楼。六代只余芳草在,三园空有乳莺留。白门容易白人头! 这首小令,作于南京。屈大均多次路过和留住南京,味其词意,当在他初到
-
作者: 伊宏 【作家简介】伊赫桑·阿卜杜勒—库杜斯
-
沙岸竹森森,维艄听越禽。数家同老寿,一径自阴深。喜客尝留橘,应官说采金。倾壶真得地,爱日静霜砧。
-
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节选) 贺麟在思想和文化的范围里,现代决不可与古代脱节。任何一个现代的新思想,如果与过去的
-
【4397】基因中的人类简史(〔澳〕克里斯廷·肯奈利著,李孚声、杨欣然译,天地出版社(成都),31万字,2018年11月第1版,58元)三部分(1
-
怜君马瘦衣裘薄,许到江东访鄙夫。今日正闲天又暖,可能扶病暂来无?
-
【注释】 选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物:这里既指自然景物,亦包括社会时代生活。 【赏析】 这是南朝梁刘勰关于诗人的主观感情受客观外在事物感召的观点。他在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明诗》中说:
-
陈人杰《沁园春》陈人杰 陈人杰 问杜鹃 ① 为问杜鹃,抵死催归 ② ,汝胡不归 ③ 。似辽东白鹤,尚寻华表 ④ ,海中玄鸟 ⑤ ,犹记乌衣 ⑥ 。吴蜀非遥 ⑦ ,羽毛自好,合趁东风飞向西 ⑧ 。何为者
-
福州的白塔、乌塔,一在于山麓,一在乌山脚,两塔东西遥遥相望,黑白相衬,互为犄角,蔚为壮观。“榕城双塔”成为福州一胜。 那么,这双塔是谁盖的呢? 相传在一千多年前,福州是一个王国的都城,国王总希望能扩大
-
【注释】 选自《尚书·周官》。周成王灭了淮夷,回到王都丰邑,向群臣说明国家设官分职用人的法则。史官记叙这件事,写成《周官》。 崇:高。 惟:只有。 克:能。 罔:没有。 后艰:以后的艰难。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