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古代兵法散文·三国两晋南北朝兵法·曹操令文》原文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代兵法散文·三国两晋南北朝兵法·曹操令文》原文鉴赏

古代兵法散文·三国两晋南北朝兵法·曹操令文原文鉴赏

[原文]

军 策 令

孤先在襄邑,有起兵意,与工师共作卑手刀。时北海孙宾硕来候孤,讥孤曰:“当慕其大者,乃与工师共作刀耶?”孤等曰:“能小复能大,何苦!”(书钞一百二十三、御览三百四十六引)

袁本初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 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见其少遂不施也,吾遂出奇破之。是时士卒精炼,不与今时等也。(御览三百五十六引)

夏候渊今月贱烧却鹿角。鹿角去本营十五里,渊将四百兵行鹿角,因使士补之。贱山上望见,从谷中卒出,渊使兵与斗,贱遂绕出其后,兵退而渊末至,甚可伤。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引)

置屯田令

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引)

败军令

司马法:“将军死绥”。故赵括之母,乞不坐括。是古之良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引)

封功臣令

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 其促定功行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引)

[鉴赏]

曹操令文,散见于三国志、书钞和太平御览等书里。本书选录的四则令文,题目系后人编集时所加,从不同的几个方面,体现了曹操的军事思想。

一、军策令谈的是军事斗争方面的谋略。从出处和内容上看,它发布不在同一个时期。第一段说明如何对待大事和小事的关系。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死,少帝立,太后临朝。董卓入据洛阳,废少帝,立献帝。曹操不愿事奉董卓,就变易姓名,从洛阳逃出,到陈留(今河南开封市)、襄邑(今河南睢县西)、己吾(今河南宁陵)一带,准备起兵讨伐董卓。在这段令文中,曹操用当年在襄邑准备起兵时的一件事教育部下。令文说:我以前在襄邑,有起兵的打算,跟铁匠师傅一起制作卑手刀(一种军用短刀)。当时北海郡(今山东昌乐县西)人孙宾硕来看我,他讥笑我说:“应当思慕那些大事,你怎么竟和工匠一起做刀呢”?我回答说:“能做小事又能做大事,还会被什么难住呢?”这段令文短短52个字,记叙了一段小经历,背景是打算起兵,事情是做卑手刀遭到讥笑,重点写了两句对话。写得干净、活脱、深刻,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板着面孔的训诫,而是用自己的经历教育部下,一个军事指挥人员,要取得成功,应该“能小复能大”。

第二段说明作战不光依赖物质条件,更要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扬长避短,出奇制胜。令文说:袁绍有铠甲1万领,我只有大铠甲20领;袁绍有马铠300套,我还不到10套。我看到自己的装备少,就不用铠甲,而出奇兵把他打败了。当时士卒很精炼,不和现在一样。这里曹操用了建安五年(公元201年)和袁绍决战的事例,说明战争中指挥得当与否的重要性。当时,袁绍利用军事上数量和装备的绝对优势南向攻许昌,企图消灭曹操。曹操以2万左右兵力抗击10万袁军。首先曹操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打败了周围的割据势力,防止袁绍和他们联合。接着抓住时机把兵力部署在许昌北面的官渡。然后“声东击西”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再用“以饵诱敌”杀了袁绍又一员大将文丑;接着烧毁袁绍粮车数千辆;最后出奇兵包围袁军,歼敌7万余。这就是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官渡之战。令文总结了这次大战的经验,教育部下,物质条件尽管重要,但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正确的指挥,士卒的素质,则是更重要的因素。

第三段令文说:夏候渊在这个月里被敌人烧掉了鹿角(一种军用障碍物,把带枝的树木削尖,埋在地上以阻拦敌人)。鹿角离军营15里,夏候渊带领400名士卒前去察看,就命令士卒修补鹿角。敌人在山上望见,从山谷中突然冲杀出来,夏候渊派兵迎战。敌人就绕到他后面。士卒撤回来了,夏候渊却没有回来,很令人悲痛,夏候渊本来就不会用兵,军中都称他为“白地将军”。身为统帅亲自上阵打仗尚且不应该,何况是修补鹿角呢!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二十四年春……夏候渊与刘备接战于阳平,为备所杀。”这篇令文就是由夏候渊的战死而发布的。首先简叙了夏候渊战死的经过,表示了痛悼之情,然后指出指挥人员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要轻率地陷入死地。

二、置屯田令发布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令文说:安定国家的大计,在于使军队强大、粮食充足。秦国执政者由于重视农业生产,终于兼并六国,统一天下。汉武帝由于大力屯田,而巩固了西域的边防。这些都是前代做出的好典范。曹操针对当时因乱所致,广大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状,实行屯田制度,组织士兵和农民开垦荒地,有效地解决了兵食和流民的生活问题,对加强军队建设,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和促进中原统一事业起了积极作用。

三、败军令发布于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令文强调军队在外作战,只赏功而不罚罪,这是不符合国家法律制度的。今后凡是命令将军率兵出征,打了败仗的要依法治罪,使军队遭受损失的要罢官免爵。

四、封功臣令发布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令文说: 自从我起兵讨伐暴乱以来,现在已经19年了。每次出征都取得胜利,怎能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呢?而是有才能的将佐共同努力的结果,现在天下还没有完全平定,我应该继续同有才能的将佐一道去完成统一事业;而由我独自享受着他们的功劳,于心怎么能安呢!要赶紧评定他们的功劳,进行封赏。表明了曹操安抚将士,重视人才的思想。

曹操令文,精炼明了,每则几十个字,先摆事实,然后从中得出结论,以此勉励将领,注重纪律,注重人才,提高指挥水平。也体现了曹操身经百战,满腹韬略的军事家风度。

猜你喜欢
  • 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 - 唐诗宋词名句

    这句名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人以丰富的意象描绘了秋夜的景象,以“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来形容青山、云雾和山谷间的回风起舞。这句诗颇有层次感和意境,给人以清新、幽雅的感觉。饱含着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的追求。

  • 李白兰花古诗词(李白写兰花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李白兰花古诗词,内容包括李白写兰花的诗句,李白兰花的诗句古诗词,李白兰花的诗句古诗词。古风 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表面赞美兰花,

  • 金鸿佺《绮罗香白秋海棠》咏秋海棠诗赏析

    《秋海棠·绮罗香白秋海棠》咏秋海棠诗鉴赏 金

  • 侯安都出敌不意,击败留异

    留异造反,拥据东阳,侯安都受命征讨。留异估计侯安都会由钱塘江逆江而上,据此而部署防守兵力。侯安都却率军从陆路由会稽到诸暨,突然出现在永康。留异阵脚大乱,退守桃枝岭,人马散布山谷间,在山口依悬崖立栅栏。

  •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赏析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 《琴歌》原文与鉴赏

    作者: 靳极苍 【本书体例】

  • 杜牧《遣兴》全诗赏析

    镜弄白髭须,如何作老夫。浮生长勿勿,儿小且呜呜。忍过事堪喜,泰来忧胜无?治平心径熟,不遣有穷途。

  • 陈与义《梅花》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梅花》咏梅花诗鉴赏 陈与义高花玉质照

  • 白居易《哭刘尚书梦得二首》全诗赏析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曹公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仲尼云:后世知丘者春秋。又云:春秋之旨微而婉也。]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

  • 写花与蝴蝶的古诗词(关于蝴蝶和花的诗词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花与蝴蝶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蝴蝶和花的诗词,花和蝴蝶的诗句,花和蝴蝶的诗句。《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2、《青陵台》 (唐)李商隐 青陵台畔日光斜,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