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战国策·缩高刎项抗信陵君(魏策四)》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战国策·缩高刎项抗信陵君(魏策四)原文鉴赏
魏攻管而不下①。安陵人缩高②,其子为管守③。信陵君使人谓安陵君曰:“君其遣缩高,吾将仕之以五大夫④,使为持节尉⑤。”安陵君曰:“安陵,小国也,不能必使其民,使者自往请。”使道使者至缩高之所⑥,复信陵君之命⑦。缩高曰:“君之幸高也⑧,将使高攻管也。夫以父攻子守,人大笑也。是臣而下⑨,是倍主也⑩。父教子倍,亦非君之所喜也。敢再拜辞。”
【注释】 ①管:地名。下:攻陷。 ②安陵:战国时小国名,属魏。说苑作“鄢陵”:地当今河南鄢陵西北。 ③守:守将。④仕:委以官职。五大夫:官名。 ⑤持节尉:持掌符节的武官。⑥使:派人。道:通导,引导。 ⑦复:重复。 ⑧幸:厚爱。⑨是臣:听从我的意见。下:降。 ⑩倍:通背,叛。
【今译】 魏国派兵攻打管邑,却打不下来。安陵国有个叫缩高的人,他儿子正好是管邑的守将。信陵君便派人对安陵君说道:“您把缩高派来,我要封他个五大夫,任命他为持节尉。”安陵君道:“安陵是个小国,未必能叫得动它的百姓,使者自己去请吧。”于是派人把使者领到缩高的住处,使者重复了一遍信陵君的旨意。缩高道:“信陵君对我如此厚爱,是要我去攻打管邑呀。作父亲的去攻打儿子的防地,岂不叫大家笑话。要是儿子听从我的话弃城投降,那就是背叛他的大王。父亲唆使儿子反叛,这也不是信陵君所喜欢的吧。谨谢光临,恕不从命。”
使者以报信陵君,信陵君大怒,遣大使之安陵曰①:“安陵之地,亦犹魏也。今吾攻管而不下,则秦兵及我②,社稷必危矣③。愿君之生束缩高而致之④!若君弗致也,无忌将发十万之师⑤,以造安陵之城⑥!”安陵君曰:“吾先君成侯⑦,受诏襄王以守此地也⑧,手受大府之宪⑨。宪之上篇曰;‘子弑父⑩,臣弑君,有常不赦。国虽大赦,降城亡子,不得与焉(11)。’今缩高谨解大位(12),以全父子之义,而君曰‘必生致之’,是使我负襄王诏(13),而废大府之宪也。虽死终不敢行!”缩高闻之曰:“信陵君为人悍而自用也(14)。此辞反(15),必为国祸。吾已全己(16),无为人臣之义矣(17)。岂可使吾君有魏患也(18)。”乃之使者之舍,刎颈而死。
【注释】 ①大使:级别更高的使节。之:到。 ②及:追上。 ③社稷:国家。 ④生束:活捉。致:送。 ⑤师:军队。 ⑥造:到。 ⑦先君:先代的国君。 ⑧受诏:接受诏命。襄王:魏襄王嗣。 ⑨大府:魏王府。宪:法令。 ⑩弑(shi,音式):以下杀上。 (11)不得与:不能列于其中。 (12)解:通晓,知道。大位:重要的位分。 (13)负:辜负。 (14)悍:蛮横。自用:专断。 (15)此辞:指安陵君之言。反:通返,回报。 (16)已:通以,由于。全己:保全自己。(17)无为:不能保守。 (18)魏患:来自魏国的灾祸。
【今译】 使者回去把情况报告了信陵君.信陵君大发脾气,又派了一位级别高的使者去安陵,威胁道:“安陵这块地方,也和魏国一样。现在我攻打不下管邑,秦国军队定会来追赶我,国家定会遭到危险。希望您活捉缩高并给我送过来!如果您不送来,无忌我将调动十万人马,直赴安陵城下!”安陵君道:“我的先君成侯接受魏襄王的诏命守卫此地,他亲手接过了魏王府的法令。法令的上篇写道:‘儿子杀害父亲,臣子杀害君王,依法治罪,严惩不货。即使实行全国大赦,献城投降、逼子逃亡的人也不在其列。’现在缩高谨明大体,懂得礼法,意在保全父子大义。可您却说‘定要活捉缩高并送上’,这是逼迫我违背魏襄王的诏命,废弃魏王府的法令啊。我即使死罪加身,也不敢遵命照办!”缩高得知此事后,说道:“信陵君为人蛮横而专断。这些话回传到他耳朵里,必然给国家带来灾难。我要是保全自己,就不能保守作为臣子的大义了。怎么可以让我的君王遭受魏国的兵祸呢!”于是便前往高级使者下榻的馆舍,自杀身死。
信陵君闻缩高死,素服缟素①,辟舍②,使使者谢安陵君曰:“无忌,小人也,困于思虑③,失言于君,敢再拜释罪。”
【注释】 ①素服:犹素衣,丧服。缟(gao,音搞)素:白色。 ②辟舍:避开正房,居于侧室。辟:通避。 ③困:困扰。
【今译】 信陵君听到缩高自杀的消息,穿上白色的丧服,离开正房,住进侧室,派使者向安陵君谢罪道:“我无忌是个小人,因为被焦虑弄昏了头脑,以致对您说错了话,谨此致歉,还望恕罪。”
【集评】 清·张星徽国徽评林:“典雅大似内外传,战国文之又一格。”
【总案】 魏信陵君无忌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四公子”之一,为人素以讲究道义而著称,然而本文却显示了他以大凌小、以强压弱的并不道义的一面。与他这个大人物相比,安陵君以及小人物缩高,倒是表现出不畏强暴、宁折不弯的铮铮硬骨。
文中信陵君、缩高、安陵君三个人物尽管着墨不多.但都描写得各有特点。信陵君权倾魏国,他信奉的是权势,以为凭借手中的生杀予夺大权可以任意驱使属国的臣民,所以当自己的旨意受到安陵君婉言拒绝、缩高直言顶撞时,便勃然大怒,威胁以刀兵相向。缩高是个小国草民,他信奉的却是道义,所以即使加官晋爵,他也断然不干“父教子倍”的事。直到最后,为了使国家免于“魏患”,他毫不犹豫地自杀殒命。安陵君是小国君主,他信奉的是法令,违背法令的事情,他“虽死终不敢行”,所以他敢于对抗信陵君的两次命令。在单一片断的历史事件中,能够将人物描绘得如此风貌不同,性格各异,的确是史家之上乘,文学之高手。
-
《异类殊群,异情殊行.》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异类殊群,异情殊行。》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上一句:两岸猿声啼不住
下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
翻译:两岸猿声不停地响起,轻舟已经穿越了千山万水。
意思: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景象。两岸的猿猴声音不断传来,象征着山间的风景。同时,船穿越了千山万水,象征着旅途历程的万重困难。诗人李白用这幅画面来表达旅途中的困苦和坚持的意志。
【出处】 唐&m -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意思】金屋藏娇更显出动人的魅力,玉楼欢宴春心荡漾令人如醉如痴。
-
《过郑山人所居》和《送陈靖中舍归武陵》是唐代文学家刘长卿的两首诗作。两首诗都描写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感受。在《过郑山人所居》中,刘长卿向离别的友人道别,表达了对友情的不舍之情。而在《送陈靖中舍归武陵》中,作者了解到朋友即将离开,通过长篇的诗句描绘了自己的无尽思念之情。两首诗共同展现了刘长卿对友谊和人生的真挚感慨和深情。
-
邻居 别了,繁华的闹市!当我们离开我们从前的住室门口的时候,恰恰是早晨七点钟。那耀眼的朝阳正照在电车线上,发出灿烂的金光,使人想
-
上片开头便由骑马出游写起。先写骑马出游的风貌。“一帽红尘”,点明出游时风尘仆仆, 同时,还说明了出游所经之路是尘埃飞扬的闹市。再写骑马出游的行踪,以“韦杜人家北”代指清都京师中的显贵豪门的住宅区。随后, 写所见到的显贵豪门住宅区的楼台,
-
[唐]曹邺一车致三毂,本图行地速。不知驾驭难,举足成颠覆。欺暗尚不然,欺明当自戮。难
-
此词的上半阕主要写上元节的夜晚,满城灯火,众人狂欢的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
-
诗歌·龚自珍诗《己亥杂诗》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晚年用七言绝句形式(其中有少量是古绝)写成的大型组诗。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诗人
-
宋城者歌 作者: 蓝开祥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