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牛无怪》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射牛无怪
【原典】
隋吏部尚书牛弘①,弟弼好酒而酗②,尝醉射弘驾车牛。弘还宅,其妻迎曰:“叔③射杀牛。”弘闻无所怪,直答曰:“作脯④。”坐定,其妻又曰:“叔忽射杀牛,大是异事⑤。”弘曰:“已知。”颜色自若,读书不辍⑥。
【注释】
①牛弘(545~610):字里仁,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性宽裕,好学博闻。北周出仕作官,初任外府记室内史。继改为纳言上士,专掌文翰,甚有美称。加封威烈将军、员外散骑侍郎,修起居注。其后袭父爵封临泾公,宣政元年(578),升内史下大夫,晋位使持节、大将军、仪同三司。开皇初年,迁授散骑常侍、秘书监。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卒于江都郡,时年六十六,赠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文安侯,谥号宪宏。此事详见隋书·牛弘传。②酗:沉迷。③叔:指小叔子牛弼。④作脯:做牛肉干。⑤大是异事:实在是非常奇怪的事情。⑥不辍:没有停下来。
【译文】
隋朝吏部尚书牛弘,其弟牛弼喜欢喝酒,曾在醉酒后,用箭射死牛弘驾车的牛。牛弘回家以后,妻子迎上前去对他说:“叔叔杀死了牛。”牛弘听见后,并没有感到很奇怪,只是说:“做肉脯。”等到牛弘坐定以后,他的妻子又说道:“叔叔忽然射死了驾车的牛,实在是很奇怪的事。”牛弘回答说:“已经知道了。”脸上的神色自若,始终没有停下读书。
【延伸阅读】
中国古代文化特别重视家庭伦理,对于父子兄弟等关系,不惮其烦加以宣传,礼记·礼运就说:“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然而我们却看到,彼时的家庭或家族中,且不说父不慈子不孝的现象很多,就是兄弟交恶的例子也不鲜见。反倒是假如哪家兄弟和睦亲爱,就会成了一时的美谈。王维、苏轼兄弟就是著名的例子。王维在“安史之乱”后,难脱干系;苏轼深陷“乌台诗案”,险些丧命。大难之际,兄弟都竭力营救,手足之情感人至深。苏轼在写给苏辙的诗中这样说道:“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然而这样的例子毕竟是少数,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负面故事的报道。最著名的故事,大概要数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和弟弟共叔段了。庄公作为武公的长子,是理所当然的王位继承人,但因为他寤生惊吓到了母亲,所以很不讨老人家喜欢。当娘的支持小儿子篡夺哥哥的王位,但最后被庄公识破,共叔段被赶出国门,母亲武姜也被囚禁。春秋称此事为“郑伯克段于鄢”。按公羊家的说法,这是将兄弟俩视同敌我,兄弟交恶莫此为甚。史书称“牛弘笃好坟籍,学优而仕,有淡雅之风,怀旷远之度”,他对弟弟也的确做到了“兄良”,但他的弟弟却似乎远未做到“弟悌”。世人在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都在赞叹牛弘的大度,却没有进一步去追问,为什么他的弟弟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牛弘作为兄长难道对此没有责任吗?就像古人评价“郑伯克段”一事的时候,以为共叔段固然不对,但郑庄公同样不佳,因为弟弟最后酿成的过错,很大程度上正是兄长纵容姑息的结果。对照古人,我们转视牛弘,他似乎也难脱此责。不过我们也许在苛求牛大人,因为或许弟弟的人品原本就差得不可救药,正如他的儿子中也有弑君者一样,有些事情也是无可奈何的。
-
《 井底引银瓶 》 .[唐].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①。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②。 瓶沈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③。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
-
攀爬的草再高的地方草都能爬上去。村北的那面山坡就不用说了,草一溜儿长上去,如履平地一般。山有多高草就爬多高,草从不惧怕高大的事物。
-
高观国的这首词主要反映作者到湖边重温旧梦的思想感情,清新蕴藉是这首词的写作特点。 “春风吹绿湖边草”,也吹醒了他的旧情,唤起了他的记忆。人的美好感情特别是恋情显得格外有生命力,有时似乎“忘记”了,但不经意间受外界触发又会突然萌发。当
-
《存在与虚无》 法国让——保尔·萨特著。本书最初发表于1943年,问世后引起很大反响,被译成多种文字并多次再版。中文本根据法国Gallimard书店1981年法文版译出,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
-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不及红花
-
蓬山仙客下烟霄,对酒唯吟独酌谣。不怕道狂挥玉爵,亦曾乘兴解金貂。[记云:饮玉爵者弗挥。吴监前任散骑常侍。]君称名士夸能饮,我是愚夫肯见招。[王孝伯云:但常无事,读离骚、痛饮,即可称名士。独酌谣云:愚夫
-
《红白牡丹》是一首描写牡丹花的诗词。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和娇艳。诗中红白牡丹相互竞艳,彼此辉映,展现出牡丹花的华美和与众不同。通过牡丹花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创造力的崇高。这首诗词既让人们感受到了牡丹花的魅力,也让人们对大自然的奇妙之处有了更深的感悟。
-
【注释】:本词以概括性很强的手法,叙写北宋覆亡的史事,表现当时的社会风貌,抒发亡国之君内心复杂的感受。起首一句,饱含着昔日繁华已成陈迹的人事泡桑之感。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从各方面描绘了崇宁(徽宗年号)至北宋末年的汴京盛况,并在序中作了概
-
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 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 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 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 “东林寺”在庐山之麓,为东晋名僧慧远所建。《江西通志》谓 “此山仪形九
-
九十年代中学语文中的古诗词(寻80~9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九十年代中学语文中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寻80~9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寻80~9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把初中语文所有的古诗词列成一张表,谢谢帮忙。咏鹅唐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画唐 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静夜思唐 李白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