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诗经鉴赏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白驹》译文与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白驹》译文与鉴赏

小雅·鸿雁之什·白驹原文: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小雅·鸿雁之什·白驹译文: 马驹毛色白如雪,吃我菜园嫩豆苗。 绊住马足拴缰绳,尽情欢乐在今朝。 心想贤人终来临,在此作客乐逍遥。 马驹毛色白如雪,吃我菜园嫩豆叶。 绊住马足拴缰绳,尽情欢乐在今夜。 心想贤人终来临,在此作客心意惬。 马驹毛色白如雪,风驰电掣飘然至。 应在朝堂为公侯,为何安乐无终期。 优游度日宜谨慎,避世隐遁太可惜。 马驹毛色白如雪,空旷深谷留身影。 喂马一束青青草,那人品德似琼英。 音讯不要太自珍,切莫疏远忘友情。

小雅·鸿雁之什·白驹赏析:

诗经·小雅篇名。诗序认为“白驹,大夫刺宣王也”。郑玄笺云:“刺其不能留贤也。”鲁诗则谓:“白驹者,失朋友之所作也。”韩诗亦认为是朋友离思之作(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朱熹则谓“为此诗者以贤者之去而不可留也,故托以其所乘之驹食我场苗而絷维之,庶几以永今朝”(诗集传),实得诗旨。共四章,每章六句。前三章是客未去而挽留,后一章是客已去而相忆。诗中有主、客两个人物形象。客人德高才大,宜为公侯,然生于乱世,遂思遁世;主人则殷勤待客,拴马留宾,劝勿避世,并望其再来。明孙鑛评云:“写依依不忍舍之意,温然可念,风致最有余。”(批评诗经)

白驹一诗,毛诗序以为是大夫刺宣王不能留用贤者于朝廷。从诗本身看不出有这一层意思。朱熹诗集传说:“为此诗者,以贤者之去而不可留。”出语较有回旋之余地。明清以后,有人认为殷人尚白,大夫乘白驹,为武王饯送箕子之诗;有人认为是王者欲留贤者不得,因而放归山林所赐之诗。然而汉魏时期,蔡邕琴操就说:“白驹者,失朋友之所作也。”曹植释思赋也有“彼朋友之离别,犹求思乎白驹”之句。显然蔡、曹二人都认为这是一首有关朋友离别的诗。今人余冠英诗经选以为是留客惜别的诗,其说上承蔡、曹,较合诗意。

全诗四章分为两个层次。前三章为第一层,写客人未去主人挽留。古代留客的方式多种多样。汉书·陈遵传载有“投辖于井”的方式,当客人要走的时候,主人将客人车上的辖投于井中,使车不能行走,借此把客人留住。本诗描写的主人则是想方设法地把客人骑的马拴住,留马是为了留人,希望客人能在他家多逍遥一段时间,以延长欢乐时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主人殷勤好客的热情和真诚。主人不仅苦心挽留客人,而且还劝他谨慎考虑出游,放弃隐遁山林、独善其身、享乐避世的念头。在第三章里诗人采用间接描写的方法,对客人的形象作了刻画。客人的才能可以为公为侯,但生逢乱世,既不能匡辅朝廷又不肯依违,只好隐居山林。末章为第二层。写客人已去而相忆。主人再三挽留客人,得不到允诺,给主人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于是就希望客人能再回来,并和他保持音讯联系,不可因隐居就疏远了朋友。惜别和眷眷思念都溢于言表。

由上文所述可知,本诗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刻画人物手法灵活多变,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交相使用,值得玩味。孙鑛评曰:“写依依不忍舍之意,温然可念,风致最有余。”(陈子展诗经直解引)诚然。

猜你喜欢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

    交友类名言赏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容斋随笔·门生门下见门生》译文与赏析

    门生门下见门生门生门下见门生 【原文】 唐裴尚书年老致政[1]。清泰初,其门生马裔孙[2]知举[3],放榜后引新进士谒谢[4]于裴,裴欢宴

  • 欧阳修《送朱职方提举运盐》全诗鉴赏

    齐人谨盐筴,伯者之事尔。计口收其余,登耗以生齿。民充国亦富,粲若有条理。惟非三王法,儒者犹为耻。後世益不然,榷夺由汉始。权量自持操,屑屑已甚矣。穴◇如蜂房,熬波销海水。岂知戴白民,食淡有至死。物艰利愈

  • 刘禹锡《始闻秋风》全诗赏析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溜枕前觉,一夜颜妆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开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

  • 古诗词中常用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 高适《寄孟五少府》全诗赏析

    秋气落穷巷,离忧兼暮蝉。后时已如此,高兴亦徒然。知君念淹泊,忆我屡周旋。征路见来雁,归人悲远天。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贞坚。

  • “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七年、二十八年)”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 ① ,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 ② 。我欲战矣,齐秦未可 ③ ,若之何?”先轸曰 ④ :“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 ⑤ ;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 ⑥ ,楚

  • 《范成大·后催租行》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范成大后催租行》全诗阅读答案|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范成大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 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 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 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 去

  • 祭文·祭文概述·祭文的种类

    祭文·祭文概述·祭文的种类 祭文是中国传统礼

  • 方令孺《信》

    五 这几天秋的使者来了,绵绵的小雨像是谁的泪? 今早云中漏出日光,颜色惨白,街上水车同短笛的声音都呈现颓丧的情调,我心里凄凉。我叹息炎夏的消逝,夏,有时会烧灼我的心忘掉生命的冷寂。 漫哉,我不愿一位精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