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干》原文与鉴赏
作者: 杨文明 【本书体例】
【原文】: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1)。如竹苞矣,如松茂矣(2);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3)!
似续妣祖(4),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5)。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6),如矢如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7)。君子攸跻。
殖殖其庭,有觉有楹(8)。哙哙其正,哕哕其冥(9)。君子攸宁。
下莞上蕈(10),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11)。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12)。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13)。其泣喤喤,朱芾斯皇(14),室家君王(15)。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16)。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17)。
【鉴赏】:
这是一首帝王宫室落成时的颂歌。宫室的主人是谁?其说不一。一说周宣王,一说泛指大贵族。从祝祷词中说到主人儿子将来可以贵为君王的意思看,余冠英诗经选认为并非确指周宣王,而“是周王建筑宫室落成时的祝颂歌词”比较妥贴。这样,诗的作者就该是诗中的那位“大人”。周锡诗经选以为这“大人”“即周礼中的太卜,因为卜与祝都是太卜职责。”
这首诗,描写古代建筑,取比新警,庄伟而不俗丽;叙写帝王生活,也细腻生动,极富情趣。全诗凡九章。在第一、第二章里,诗人先向读者展现了一幅自己目见耳闻,心领中新居主人全家和欢乐的生活图景。帝王乔迁,群臣恭贺,一路行来,诗人看到:远处的南山,苍郁幽深,近处的河水蜿蜒活泼。一远一近,一静一动,在空间广阔的背景下,在静与动的统一中,他感到了大自然的深蕴与生机。“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八字,先勾出了新居的四围环境。在这幽雅所在,诗人看到主人的“百堵”宫室如竹林稠密,似松柏茂盛,听到了自宫室中飘逸而出的欢声笑语,由此感受到了主人家兄弟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温馨生活气氛。在这里,人与环境统一,人与人和谐,而且这和谐会使人感到活力。由于这画面是人与物事的形、色、声、情出自诗人的视听与感受,溶和着诗人的欣羡情绪,当他向读者传递的时候,自然带着感情力量,使那境界令读者心向往之。而这一切,又都是“似续妣祖”的结果。承继祖业有所拓展,于是有了这“百堵”的庞大建筑群;承继祖德有所光大,于是有了兄弟间的“式相好”、“无相”。孝与悌是最大美德,诗人不愧是以卜祝为业的太卜,他是深知祝颂秘诀的。
第三章写新居建筑过程,是追记。这一章用笔极简。只八个字就写出了建筑劳动的紧张繁忙,而且形声兼备。“约之”、“椓之”写劳作、捆束板筑和夯筑。“阁阁”、“橐橐”分别象其声。两个动词并未具体描绘形体动作的状态,但是听那“阁阁”、“橐橐”的声音,其动作又分明可以想见。用绳索捆束板筑能发出“阁阁”声,不用力怎么行?那动作该是用两脚踩住板筑,双手拽住绳头,手脚反方向用力拉蹬吧。“橐橐”声音沉闷、滞重,非把杵高高举起,用力砸下而不能发出。而这用力,又恰反映出操作者务求其牢的心理状态。后三句写劳作结果,新居落成。在写事中,也写了情。可以想见,主人迁入,风雨威胁解除,雀鼠侵扰避免时的轻松愉悦。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对比:奴隶的紧张繁重劳动与主人的轻松安逸生活。我们读来会从中获得对奴隶制社会的认识。
四、五两章极写宫室之美,历来为人称道。为什么?且看:起句“如跂斯翼”,说那建筑如人跷脚而立,这不是远观获得的外部印象么?说那建筑情态庄严肃穆,这不是观者的感受么?接下来写建筑四棱分明齐整如箭镞,四角飞檐翘起,如鸟如雉展开色彩斑斓的双翅奋飞,这不是人绕行四周才能看到么?写宫院,先是地面的平坦和廊柱的高大,其后才是屋宇内部,这是依人的移动而确定的叙写次序。写宫室之大,不着一宽阔字样,只落墨于宫内光线明暗变化,这宽阔也只在有了观者视感后才能知觉的。这两章有人说是班固“两都所祖”,“包都一篇灵光赋”,“有少许胜多许之妙。”其妙处不仅在于状物生动逼真,井然有序,比喻新颖、贴切,还在于两章看似独写建筑,实则兼写人事。可令读者想象出在主人引领下,群人迤迤而行,自远而至,绕行四周,又登堂造室,且于观瞻中侃侃详说的情景。于是眼前展现了一幅类似红楼梦里大观园落成,贾政门客,同僚们观赏并竭尽称颂能事的生活画面。寻味之下,情趣盎然。
六、七、八、九四章,写“莞蕈”、“寝兴”、“说梦”、“占梦”等情景。朱熹说:“梦兆而有祥,亦颂祷之词也。”以占梦之法,行祝祷之事,确是太卜之业。但这里所写的,又并非都是太卜的颂词。第六章写主人于莞蕈之上安寝中做了一个梦,梦中出现了熊罴、虺蛇等物事,晨兴之后,先自有了推详,以为吉兆,这才说给太卜。太卜顺其意,才有了后三章从梦兆主人生子生女、到子女床、裳、玩具,到将来男儿为君王,女儿做贤妇这一系列大吉大利的颂词,也才画出了一幅幅民俗画面。这里又把祝祷溶于写事,事中又可见人。主人说梦时的微妙心理,神情态度,太卜占梦时对主人言色的察观,心理的揣摸等形象,虽未着墨,却仍可为读者掬来把玩。
今天的读者,常感到古诗中颂体诗佳作甚少。原因是颂诗中多见华词富句,少有真情实感,一味称扬,往往失之呆滞。斯干构思,却显出于新巧,事序其经,颂赞其纬,使人物音容心态影绰其词,鲜活灵动,确是颂诗中独具特色的佳篇。其宁静、欢乐、温暖的生活氛围,对未来的企望,又隐隐触动读者心弦,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量,使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弄璋”、“弄瓦”至今还是男尊女卑思想的依据,这一点是不容忽略的。
-
【名句】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过尽千百只帆船,总不见自己等待的人; 太阳含情脉脉偏西了,悠悠的江水无情地流去。画出一个苦盼丈夫归来的痴情女子的形象。 唐温庭筠 《梦江南》 词: “梳洗罢,
-
李白《少年行》 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少年行》共有两首,有一首为七古而非绝句,但都是描写豪宕俊逸的少年形象的。这首绝句侧重于描写少年的豪俊洒脱。全
-
全诗可分为五段。前四句为第一段,接过卢侍御《通塘曲》“通塘好”的话题,总言通塘好,并指出通塘所在。青萝四句写通塘的人物活动。钓翁,都是隐者,鼓棹、渔歌,志趣不一,互不交往,互不相识。 浣纱女郎,足肤鲜白,在清水的映衬之下,格外好看。
-
二女幼珊在港参加侨生联考,以第一志愿分发台大外文系。听到这消息,我松了一口气,从此不必担心四个女儿统统嫁给广东男孩子了。 我对广东男孩当然并无偏见,在港六年,我班上也有好些可爱的广东少年,颇讨老师的喜
-
权篇第九题解《太平御览》卷四百六十二引用本篇时,称本篇为《量权》。权,本义为秤锤,引申为衡量变化。《道藏》本、嘉庆本皆无题注,《四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华古诗词专辑土豆网,内容包括中华古诗词,中国古诗词歌曲,中华经典古诗文作品。它栏目丰富,诗文多彩,反映当代诗词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准。贴近生活,求新求美,很有特色,是一本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刊物,是古典诗词的坚
-
其文博辩而深切,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其文博辩而深切,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墨子·经下、经说下》是墨子学派的经典之作。他提出“兼爱非攻”和“非命非福”等理念,强调互相帮助、和谐共处。他批判战争和贵族统治,倡导普遍的仁爱和平等。这一思想影响了很多后来的哲学家和政治家,对中国古代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墨子的思想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和人文主义精神而受到人们的推崇。
-
鹤行而啄,青玉嘴,枯松脚,兔蹲而累,尖两耳,攒四蹄。往往於人家高堂净屋曾见之,锦装玉轴挂壁垂。乍见拭目犹惊疑,羽毛襂褷眼睛活,若动不动如风吹。主人矜夸百金买,云此绝笔人间奇。画师画生不画死,所得百分三
-
晚来天色好,独出江边步。忆与李舍人,曲江相近祝常云遇清景,必约同幽趣。若不访我来,还须觅君去。开眉笑相见,把手期何处。西寺老胡僧,南园乱松树。携持小酒榼,吟咏新诗句。同出复同归,从早直至暮。风雨忽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