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鼠》原文与鉴赏
作者: 李青山 【本书体例】
【原文】:
相鼠有皮(1),人而无仪(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3)!人而无止,不死何俟(4)?
相鼠有体(5),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6)?
【鉴赏】:
诗序说:“相鼠,刺无礼也。”其矛头所向,该是那些身居高位的统治者,他们虽在尊位,犹为暗昧之行。”所谓“暗昧之行”,就是见不得天日、见不得人的丑恶、龌龊、污秽之行。他们装腔作势、冠冕堂皇地制定了一套又一套要人们遵守的礼仪规范,而自己却并不准备实行,不知干出了多少失礼乱伦、荒淫无度、腐朽不堪的鄙劣勾当。人们蔑视他们,痛恨他们,对他们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无情的鞭挞。
全诗三章,章章以老鼠作比,斥责那些奴隶主贵族统治者丑恶地连老鼠都不如,其鄙视和憎恨之情,可谓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且看诗人是怎样讽刺他们的吧:“瞧那老鼠还有张皮,做人反而没威仪。做人反而没威仪,不死你还干啥呢?瞧那老鼠还有齿,做人反而没羞耻。做人反而没羞耻,不死你还等何时?瞧那老鼠还有体,做人反而不守礼。做人反而不守礼,为啥还不赶快死?”老鼠偷窃成性,为害人类,深为人们所痛绝;老鼠长相难看,行为鬼祟,深为人们所厌恶。可是天地之间,令人痛绝、厌恶的竟还有更甚于老鼠者,这就是那些毫无礼仪、体面可言的统治者。这里,诗人不用正比,而用反比,先说尽管老鼠是这样丑,这样坏,总还多少有点丑体面;而那腐败堕落的奴隶主贵族统治者却连老鼠那丑体面也没有,足见其丑得不能再丑、坏得不能再坏了。其比喻之形象贴切,揭露之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淋漓而痛快。
除此以外,这首诗在艺术上还有三个值得称道的特点:一是对统治者的斥责讽刺咄咄逼人,极有战斗气势。感情表达上的这种力度,这种动势,是和诗的整齐匀称的四言形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短促急骤的激荡音节分不开的。二是巧妙地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如第一章的“人而无仪。人而无仪”、第二章的“人而无止。人而无止”、第三章的“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这种环环相生、蝉联直下的句式,也造成了诗的一气贯注的情势,充分表达了诗人那种无比愤怒憎恨的感情。三是通过重章换字,不仅增强了诗的感情气势,也使得章与章之间形成一种层递关系,由“无仪”而“无止”、而“无礼”,先斥责其行为浪荡,没有人样;再斥责其品性不端,没有廉耻;再斥责其不守礼法,荒淫无度,这是内容上的层递。由“不死何为”而“不死何俟”,而“胡不遄死”,从道其人该死,到恨其死得太慢,一句比一句来得急切、强烈,这是感情语势上的层递,表明诗人的憎恨之情已到了极点,确如陈子展先生所言:“恶之欲其死,反复言之,见其恶之深也。”
-
古文·戴文进传 毛先舒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1)
-
张协诗《杂诗·三首》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感物多所怀,沉忧结心曲。 其 二
-
莫羡蓬莱鸾鹤侣,道成羽翼自生身。君看名在丹台者,尽是人间修道人。
-
吾皇有意缚单于,槌破铜山铸虎符。骁将新除三十六,精兵共领五千都。周王常德须攘狄,汉帝雄才亦尚儒。君学本兼文武术,功名不必读孙吴。
-
先贤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那个流火骄日十二个人步履匆匆掠过上海租界的弄堂于无声处,惊雷乍起从此嘉兴南湖的粼粼波光井冈
-
杜甫的诗《白帝》是一首描写巴山白帝城的咏史之作。诗中杜甫以出色的笔触描绘了白帝城的雄伟壮丽,同时抒发了自己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揭示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类的命运。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16个字,却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是一首值得深入品味的杰作。
-
【4829】毛泽东的诗路和心路(陈晋著,人民出版社,29万字,2020年6月第1版,69元)△24章:心路风景、“奇士”的青春、月亮吟、问乾坤沉浮
-
《廿二史考异》是一部史学评论的著作。清钱大昕撰。约自乾隆三十二年(1767)起,钱氏将多年考史所得,整理编纂,历15年之久,方成是书。嘉庆元年(1796),此书刊刻问世,称潜研堂本。光绪年间,有长沙龙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①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② 。(《老子·四十五》) 【注释】 ①冲:虚空。②屈:弯曲。讷(nè):言语迟钝。 【译文】 最圆满的东西好像有什么不全,
-
捕蛇者说捕蛇者说 【原文】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1]而白章[2];触草木,尽死;以啮[3]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4]之以为饵,可以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