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裘》原文与鉴赏
作者: 董笔正 【本书体例】
【原文】:
羔裘豹祛(1),自我人居居(2)。岂无他人?维子之故(3)!
羔裘豹褎(4),自我人究究(5)。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鉴赏】:
诗序说:“羔裘,刺时也,晋人刺其在位,不恤其民也。”这是一篇奴隶讥刺其奴隶主贵族凶恶之诗,诗序对这首诗旨意的申述基本上是正确的。
诗共两章,章四句,采用复沓形式,故两章内容一致。首句“羔裘豹祛”,描绘了这个奴隶主贵族的豪华的盛服,他身着羊羔皮作的皮袄,袖口上镶着豹皮。这是以服指人,巧妙、生动而含蓄地以其豪华的盛服和雍容华贵的气派,点出了他的社会地位。第二句“自我人居居”,写这个奴隶主贵族对待奴隶的傲慢无理态度。他动辄发火,气焰嚣张,让人无法忍受,但奴隶们还是敢怒而不敢言,可是内心里的反抗情绪在日益增强。第三、四两句都是诘责之词。奴隶们终于无法忍受了,他们以发出诘责之词,表达了他们对奴隶主贵族的反抗:难道再没有别的人可以归依,只有你才值得爱,非同你好就不成?
比起诗经中另一些反压迫、反剥削的诗篇来,羔裘的思想深度、反抗程度还显得不够深刻和强烈。魏风·伐檀中的伐木奴隶向奴隶主剥削者发出了“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的强烈责问,羔裘对“不狩不猎”而“羔裘豹祛”的奴隶主贵族,却未能从其经济剥削方面发出诘责。邶风·北风和魏风·硕鼠,都愤怒地斥责奴隶主贵族是狡狯的狐狸和黑心肝的乌鸦,是贪得无厌的大老鼠。北风公开号召人们共同逃亡,硕鼠发誓要离开奴隶主贵族,去寻找理想的王国。而羔裘对奴隶主贵族的认识还显得不够深刻,其反抗程度也显然没有上述三篇诗歌激烈。它只是从奴隶主贵族对他们的傲慢无理的态度上,发出了反抗的诘责。但这却明显地表示了奴隶的初步的觉醒与反抗,这种思想继续发展,必定会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奴隶主贵族的认识,增强其反抗程度。
全诗虽只两章,但由于采用了民歌重章叠句的复沓形式,反复吟咏,从而深化了诗歌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奴隶的愤激之情和欲与之决绝的思想。此诗语言简洁,短短的两章三十四字就生动地描绘出了奴隶主贵族“羔裘豹祛”、傲慢无理的形象和奴隶忍无可忍、愤怒诘责的形象,通过两种鲜明的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当时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
-
古文·满井游记 袁宏道燕地寒(1),花朝节后,
-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
名言: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 注释: 劳(lao): 慰抚。 句意: 上天不单独去遮盖某个事物, 大地不单独去让某种生物生长, 日月不单独去照耀某件物体。奉
-
相聚的赞歌前几日伊春诗词界德高望重的名师,资深豁达的作家,点石成金的前辈诗人及美女作家诗人,应嘉荫新诗情感诗人张加梅女士多次诚挚邀
-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希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
那 作者: 冯好勤 【本书体例】
-
一 游明皇故里明光市 张子耀 明皇故里瑞霞腾,老巷新街酒上乘。 远望青山林木茂,近瞻碧水画舸凌。 坤灵聚气传薪火,英杰辉煌举凤鹏。 宝地闻名留圣迹,宏图展拓众心凝。 二 回忆少年时代 张子耀 绮梦常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角鹰初下秋草稀,铁骢抛鞚去如飞。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 作品赏析马后:一作马上。
-
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惨离怀,嗟少年易分难聚。佳人方恁缱绻,便忍分鸳侣。当媚景,算密意幽欢,尽成轻负。此际寸肠万绪。惨愁颜、断魂无语。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伤心脉脉谁诉。但黯然凝伫。暮烟寒雨。
-
伛偻山前叟,迎我如迎新。那知梦幻躯,念念非昔人。江湖久放浪,朝市谁相亲。却寻泉源去,桃花逢避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