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有成命》原文与鉴赏
作者: 李青山 【本书体例】
【原文】:
昊天有成命(1),二后受之(2)。成王不敢康(3),夙夜基命宥密(4)。於,缉熙(5)!单厥心(6),肆其靖之(7)。
【鉴赏】:
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郊祀天地”,赞美文、武二王的。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此诗多道成王之德,疑祀成王之诗也。”清代姚际恒、方玉润均赞同朱说,也认为是祭祀成王时所唱的一首颂诗。
成王为武王之子,康王之父。他上承武王的基业,下启康王之盛世,在周王朝历史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周人要祭祀他,赞美他。
全诗共七句。一、二句讲周之昌盛发达首先是天命所使,所谓“上天祚周以天下,自后稷降生即已有明命”(袁梅诗经译注),文、武二王接受天命,才开创了周的基业。以下五句叙写成王的功德:说他继嗣文、武之功业,黾勉从事,不敢自安,夙兴夜寐,尽心竭诚,从而发扬光大了周的事业,巩固安定了周的天下。
全诗纯用赋体。一方面宣扬了周之有天下系天命所归,目的是为使人相信周王朝及周的统治是无比神圣,无尚光荣的。这种“天命论”的思想,显然是不可取的。另一方则以非常简洁的语言歌颂了成王这位守成之君是如何守业并取得成功的,极言其光大祖先的业绩,居安思危,兢兢业业,勤以理政,保国安民,这就不仅是奉天命,而主要是敬人事了。成王作为一位守成之君,他的这些作为,就是今天也还有鉴借意义。古人云:创业难,守业更难。难就难在位高而能不忘遗命,权重而能不虐百姓,太平而能不图享乐,国富而能不贪淫逸。成王能如此般行事,也确实是难能而可贵了。
-
娃馆松江北,稽城浙水东。屈君为长吏,伴我作衰翁。旌旆知非远,烟云望不通。忙多对酒榼,兴少阅诗筒。[比在杭州,两浙唱和诗赠客,于筒中递来往。]淡白秋来日,疏凉雨后风。余霞数片绮,新月一张弓。影满衰桐树,
-
灵台 作者: 杨明琪 【本书体例】
-
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尚书》是中国民族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年历史文献。那还是在
-
萧纲乃由皇太子而即帝位,其实只是一个被侯景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傀儡而已。诗的前半部分,诗人想像自己死后的情景。诗的后半部分直接抒怀。
-
纳兰的这首词,有着他一贯的忧郁风范。 上片斟月光为茗,看林梢轻影,无须整理的心事。随着殷殷低唤,拂去轻尘,来到眼前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纳兰小令中的白描总是十分动人。信步竹林间,满地竹叶恰似愁痕点点。纳兰词里这样的情境有
-
文學写作与民族记忆的话题,说得简单点儿,就是想象与记忆、飞鸟与大地的关系问题。记忆如何在想象中闪光,想象如何在记忆中展开?这就需要
-
夜梦神官与我言,罗缕道妙角与根。挈携陬维口澜翻,百二十刻须臾间。我听其言未云足,舍我先度横山腹。我徒三人共追之,一人前度安不危。我亦平行蹋乔亢虚亢,神完骨蹻脚不掉。侧身上视溪谷盲,杖撞玉版声彭。gt;
-
戏曲·李玉传奇《闹诏》 (贴青衣、小帽上)苦差合县有,惟我独充当。自家吴县青带便是。北京校尉来捉周乡宦,该应吴县承值。校尉坐在西察院,本县老爷要拨人去听差,这些大阿哥,都叮嘱了书房里,不开名字进去。竟
-
本诗题为“春望古意”,是拟写了汉朝宫中失意女子——或许是宫女、或者是妃嫔——看见春天时的心境。这种宫怨的情调。
-
落第后的孟浩然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这首诗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 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