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诗经鉴赏

《天作》原文与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天作》原文与鉴赏

作者: 龚协 【本书体例】

【原文】:

天作高山(1),大王荒之(2)。彼作矣(3),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4)。子孙保之。

【鉴赏】:

这是一篇祭岐山的诗。它不仅歌颂了作为西周王业发祥地的岐山,也歌颂了在岐山为西周王业打下牢固基础的太王和文王,同时也对后来者提出了希望和鼓励。

全诗只有一章。大意是说:天生一座高高的岐山,太王迁居到这里,使它更加崇高伟大。太王已从这里兴起,文王进一步使它富裕起来。他们都已过去了,但给岐山留下一条平坦的大道。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子子孙孙,必定能长享福禄。

全诗可分三层:一二两句是第一层,歌颂岐山和从豳迁到岐的太王;歌颂了天神的力量,也歌颂了人的力量。古人相信山能兴云雨滋生万物。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公羊传说:“触石而出,肤寸而合(积小成大),不崇(终)朝而雨天下者,其惟太山乎!”(僖公三十一年)山有这种神力,所以古代人感谢山,也感谢生它的天。但这里添上“太王荒之”一句,就有了积极意义。“荒”是大的意思。这里,天有两层含义:(一)太王的仁德,使山更好地发挥它滋润万物的作用(古人早就相信天人感应,后来董仲舒才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二)山能更好地发挥滋润万物的力量,五谷常熟,人们的生活更有了保障,而太王的德政使他们的生活进一步获得了双重的保证。于是人们都争着迁到岐山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三年五倍其初”。(见郑笺)这就充分显示了人的力量,政治的力量,而不是一味拜倒在自然力的脚下,无所作为。

三、四两句是第二层,主要是歌颂文王的功德。太王使这里人丁兴旺,文王更使他们丰衣足食。“康”是对“荒”说的。荒偏于数量的扩大,而“康”则偏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最后三句是第三层,主要说的是继承者的任务和希望。太王、文王都已过去了(徂可以看成是殂的借字,但可以直接理解为往。这比径直说死要婉转一些,而实际意义都一样),给后来者留下一条平坦的大道,这平坦的大道有象征意义,象征太王、文王这些前辈所开创的事业和他们留下的政教方面和道德方面的精神遗产。对这些宝贵遗产的继承和发扬,是子孙们的神圣职责,也是他们永享福禄的保证。

“颂”,就是歌颂功德,容易流于浮夸。但从这一篇颂来看,却写得很得体。春秋时吴公子季扎听到周乐中的颂,曾有“直而不倨”(直而不央失倨傲),“广而不宣”(志虽广大不自宣扬)的赞语(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读这一篇诗,不难体会出这样的特点。

猜你喜欢
  •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赏析》

    博山在江西永耒县西二十里,山中有清奇的泉石、苍翠的林谷,还有雨岩、博山寺等名胜古迹,是一处绝佳的风景地。作者闲居上饶时,曾多次去此山游览,并写了多首脍炙人口的汜游词。这首描写沿途夜景的《清平乐》即是其中的一首。本词的篇幅虽然很短,但是意境清

  • 明清小说之《聊斋志异·婴宁》内容解读与赏析

    婴宁是聊斋先生最钟爱的人物,也是最成功的人物。 谚曰:“马上看将军,花间瞧美人。” 崔护写:“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李白写“云想衣裳花想容”,“荷花羞玉颜”以花写美人格外传神,婴宁和花息息

  •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名句】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春天来了,大地出现了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可是贫苦的人家倒像没有春天似的。道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 宋罗与之 《商歌》 诗: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

  •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全诗赏析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作品赏析【注释】:楚江:长江三峡以下至濡须口一段,古属楚国,称楚江。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县

  • 《冬野散步》毛崇尧散文赏析

    隆冬,万物萧瑟,一片宁静。窗外,漫天阴霾,朔风劲吹,寒气袭人。我在密不透风的房间里呆久了,想到外面去透透气、散散心,让自己焦躁紧张

  • 和18岁有关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和18岁有关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求18岁生日古诗词,18岁生日古诗词,关于十八岁成人礼的诗词(唐诗宋词诗经都行)急急急。西洲曲(新) 采莲南塘中, 莲花几日红。 但愿郎心意, 不与花意同。忘易人生,山水途程.凡事琐碎,如光幻影.爱莫以能相助,谊间以与相随.

  • 李白《温泉侍从归逢故人》全诗赏析

    汉帝长杨苑,夸胡羽猎归。子云叨侍从,献赋有光辉。激赏摇天笔,承恩赐御衣。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飞。

  • 老舍《诗人》作品赏析|导读

    诗人设若有人问我:什么是诗?我知道我是回答不出的。把诗放在一旁,而论诗人,犹之不讲英雄事业,而论英雄其人,虽为二事,但密切相关,而

  • 《蒲公英》 栩栩翔如雪, 翧翧翯若仙。

    《蒲公英》飒飒飘风立,翘翘翰诩然。翾翾轻水岸,擢擢引舟船;栩栩翔如雪,翧翧翯若仙。恋丝柔翦翦,扇羽白翩翩!

  • 惟敩学半。|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惟敩学半。》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