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歌》原文与鉴赏
作者: 靳极苍 【本书体例】
【原文】:
吴越春秋:伍员奔吴,追者在后。至江,江中有渔父,子胥呼之,渔父欲渡,因歌云云。子胥止芦之苇,渔父又歌云云。既渡。渔父视之有饥色,曰:“为子取饷”。渔父去,子胥疑之,乃深潜苇之中。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不见,因而呼之云云。子胥出,饮食毕,解百金之剑以赠。渔父不受。问其姓名,不答。子胥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胥行数步,渔者覆舟自沉于江。
日月昭昭(1)乎寝(2)已驰(3)!与子期乎芦之漪(4)。
日已夕(5)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寝(6)急兮将奈何?
芦中人,岂非穷士(7)乎!
【鉴赏】:
按这首歌的序,简取于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也正可作这首歌的解题。三节歌正表示着渔父的三种心情:
第一节:“日月昭昭乎寝已驰”。渔父看到了逃亡者慌急的情况,于是首先告诉他说:现在天正大明大亮,过江是不行的!“寝”,你休息吧,停止你逃亡的奔驰。
“与子期乎芦之漪”。“期”,约会,和你约会在荒苇的岸边相见,以商谈过江的事。
这是初见慌急逃亡者,渔父为之设想的歌。他知道这人是谁么?该是不知道,那为什么为他这样着想呢?因为逃亡者都是危困中人,救危扶困是义胆忠心者之所为,于此即可见渔父为何如人了。这种只用事件本身塑造人物内心形象的手法,朴素得很,却也艺术性很高的。
第二节,“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渡逃亡者,须要日夕。可是日停止了,老是不夕。其实这不是日停止不夕,而是渔父为逃亡者着想,盼日速夕的内心形象。这朴素的造型,形象等待者焦急的内心,实在很好。“予心忧悲”,就说明了这焦急心情。在等待中,日夕了,而
“月已驰兮”,日下去了,月停止驰,就是还没上来,正是天黑的时刻,与上“日月昭昭”、须要“寝已驰”,而现在就:
“何不渡为?”为什么不快快渡江呢?因为:
“事寝急兮将奈何!”你的事情已临于危急了,会怎么样呢?就是只有乘此时机渡江了。
这是为逃者等待到了个好时刻,日下,月未上,天色正昏暗。上句“何不”不是问,而是责,责其有疑虑,下句“事寝急”:是渔父代为拿主义的坚决形象。
这节歌:“日已兮……月已驰”,连起来,形象个日下、月未上的昏暗时刻。鲁迅的小说药,一开始说:“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一片乌蓝的天”,笔法与此正同,所以这儿的造型非常美。“何不渡为”,是责其犹疑,“事寝急”是代为拿主义,坚决的很。渔父的义胆忠心,炳昭千古,感人至深。所以这节歌在艺术造型上来说,在表现渔父的义胆忠心来说都是使用的很好的表现方法。
第三节
“芦中人,岂非穷人乎”!吴赵春秋“芦中人”三字复出,更显出是呼唤人的口吻。“岂非穷士乎”,是说你莫非不是一般人,怎么会这样躲躲藏藏,多疑多虑呢?在当时各国分立的情况下,一般逃犯,逃了就算了。可要是什么大人,就不同了,会引动国与国的干戈相向。所以这句是惊咤的意思。惊咤其非穷士而是什么大人了。及赠与百金之剑而说“此吾前君之剑”,那此为何如人,渔父就完全知道了。所以这句就为“覆船自沉”,次彻底救此人作了隐笔了。
我们总看这首歌,只凭渔父一人的歌词,就刻画出了一个性情憨直,救人心切的义胆忠心的典型人物,同时也形象出了一个在危难中极为多疑的有伟大抱负的典型人物。从塑造典型人物的艺术手法来说,实在够得上是上乘之作,这首歌能流传千古,其原因当在于此。
-
《劝农节用,均丰补歉。》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到郡席不暖,居民空惘然。好山无十里,遗恨恐他年。欲款南朝寺,同登北郭船。朱门收画戟,绀宇出青莲。(荆公宅已为寺。)夹路苍髯古,迎人翠麓偏。龙腰蟠故国,鸟爪寄层巅。竹杪飞华屋,松根泫细泉。峰多巧障日,江
-
苏轼 二郎侄:得书知安,并议论可喜,书字亦进。文字亦若无难处,止有一事与汝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学此样,何不
-
诗题一作《立春日禊厅偶成》。这首即兴之作以“律回”为契机,捕捉春回大地的气息,通过春草、春树、春水写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昭示春意盎然的景象。
-
题解 《子夜歌》是江南民歌《吴声歌曲》中的一支,产地在建康(今南京)地区,《乐府诗集》将其归入《清商曲辞》。基本上都是表达男女相思爱慕的缠绵情歌。共收入四十二首,这首诗是第三首。 原文 宿昔不梳头,丝
-
周武氏圣历元年(698),武则天想立武三思为太子。狄仁杰劝武则天说:“太宗皇帝辛苦经营,亲赴疆场,出生入死打下了天下,传给子孙万代。先帝(高宗)临死之前,将两个儿子托付给陛下您,让您监督国家。陛下夺取
-
明·李贽2吐谷浑阿豺有疾3,召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支箭折之。”慕利延折之。“汝取
-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是一首怀人词。作者在《小山词跋》中说: “始时,沈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各册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全部,中小学语文课本总计收录了多少首中国的古诗词,小学人教版1至6年级的所有古诗词。唐诗300首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
-
【注释】:这首词的两片各有中心。上片是“无处问英雄”。“平台戏马”系用项羽典故 。“戏马台”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南效云龙山下,昔日项羽曾在此操练兵马。后来,刘裕也于重阳节在此大会宾客。项羽、刘裕,皆一时豪杰,但时过境迁,英雄已逝 。“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