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诗经鉴赏

侯夫人《自遣》感于自己悲惨的命运而作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侯夫人《自遣》感于自己悲惨的命运而作

自谴

—宁求一死,不屑为上阳白发人

秘洞遍仙卉,雕房锁玉人‍‌‍‍‌‍‌‍‍‍‌‍‍‌‍‍‍‌‍‍‌‍‍‍‌‍‍‍‍‌‍‌‍‌‍‌‍‍‌‍‍‍‍‍‍‍‍‍‌‍‍‌‍‍‌‍‌‍‌‍。

毛君真可戮,不肯写昭君‍‌‍‍‌‍‌‍‍‍‌‍‍‌‍‍‍‌‍‍‌‍‍‍‌‍‍‍‍‌‍‌‍‌‍‌‍‍‌‍‍‍‍‍‍‍‍‍‌‍‍‌‍‍‌‍‌‍‌‍。

—侯夫人自遣

先秦有诗经、楚辞,汉朝有乐府,唐朝有唐诗,宋朝有宋词,且以上这些文学体裁中,不乏旷世名篇‍‌‍‍‌‍‌‍‍‍‌‍‍‌‍‍‍‌‍‍‌‍‍‍‌‍‍‍‍‌‍‌‍‌‍‌‍‍‌‍‍‍‍‍‍‍‍‍‌‍‍‌‍‍‌‍‌‍‌‍。

隋朝是个短暂的朝代,也很少有给人们印象很深刻的名人佳作。对于隋,人们的目光大多放在薛道衡、杨素、卢思道等人身上,他们是隋朝为数不多的才子中的佼佼者。此外,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虽然一直是昏君的形象,才学却可圈可点,后世文人对此也持肯定态度。

然而,在杨广庞大的后宫群中,有一位侯姓女子,玲珑蕙质,颇有学识,却一直被埋没,她就是这首自遣的作者侯巧文,世人称她为侯夫人。

历朝历代的皇帝,没有几个不喜欢美人的,诸如汉武帝、唐太宗这样的明君,后宫美女也不在少数。隋炀帝是出了名的好色皇帝,连他爹隋文帝的女人也照收不误。

隋文帝有个妃子号宣华夫人,本是南齐的公主,“破镜重圆”这一故事的女主角乐昌公主就是宣华夫人的姐姐。南齐灭亡后,宣华夫人因为长得貌美,被隋文帝纳入了后宫。在隋文帝生病期间,杨广经常前去探视,渐渐地就被宣华夫人的美貌打动了,隋文帝还没咽气的时候他就对宣华夫人动手动脚,宣华夫人告到了隋文帝那里,隋文帝被气得半死,不久就驾崩了。这样一来,杨广顺理成章占有了心仪已久的美人。但宣华夫人是个重情义的女子,被杨广这么一闹腾,她郁郁寡欢,三十一岁就离开了人世。

宣华夫人不过是宫廷牺牲品之一,但她好歹得到了两朝皇帝的宠爱,侯巧文的命运远比她凄惨得多。当时隋炀帝在后宫中建了华丽无比的西苑十六楼,他广征天下美女,以充实西苑。这行为就好比买了个精美的匣子,然后非得用同样精美的珠宝将其填满,其实这么多珠宝放着只是摆设。西苑中的美女们也是,大概也就几个运气好点的,要不就是有本事点的,才有机会被杨广宠幸,大多数女子只有对着墙壁垂泪的份。

为什么有这么多宫怨诗?说白了都是皇帝惹的祸。

杨广为了荒淫享乐,花样百出。他让人造了一辆奢华无比的马车,车里有十分宽大舒适的床榻,马车一边前行,他就在里面和美女们寻欢作乐。后宫中有个地方叫神秘境,杨广命人在宫殿室内的墙壁挂上铜镜,以此照出他和美女们欢愉时的场景。杨广的萧皇后也是个有不少歪主意的人,她造了一个硕大的床,配上宽大的被褥和枕头,供杨广一夜和数十位美女同寝。

以上只是杨广众多享乐花样中的九牛一毛,其荒唐程度直逼汉灵帝刘宏和宋前废帝刘子业。

以杨广对美女的热衷,照理说美丽的侯巧文不该被忽略,偏偏侯巧文天生就是个清高孤傲的姑娘,她的命运和王昭君很像,因为不肯贿赂为皇帝挑选美女的许延辅而得不到面见皇帝的机会,一直孤零零待在深宫之中。

这首自遣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诗中侯巧文以王昭君自比,哀怨异常。

“秘洞遍仙卉,雕房锁玉人”,其中的“秘洞”和“雕房”指的就是高墙内的深宫,“仙卉”和“玉人”意味美女,在诗中指王昭君,同时也暗喻自己。玉人顾名思义就是和玉一样剔透美丽的女子,比如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王昭君身为四大美女之一,用“仙卉”和“玉人”来形容她再合适不过了,但是把这两个词用在侯巧文身上,也一点都不过分。

侯巧文出身书香世家,先祖曾是北魏的文学近臣,父亲是北周皇帝信任的大臣。当隋朝统一天下,侯家人便隐居乡野,日子过得宁静安稳。生在这样的家庭中,侯巧文日日受文化熏陶,渐渐长成了一位美丽的才女。隋炀帝征美女的时候,侯巧文被选中入宫,封了个才人,和武则天初入宫时候的品级一样。

既然入了宫,侯巧文自然希望得到皇帝的宠爱。起初侯巧文很自信,觉得以她的才貌和学识,被皇帝看上不是什么难事。所以当许延辅来替隋炀帝挑美女的时候,其他宫女争相贿赂他,唯独侯巧文很不屑。侯巧文不屑,许延辅也不屑,他管你是不是美女才女,没银子的话你在他眼里就是个丑女。眼看着那些比自己逊色的女人一个个飞上枝头,侯巧文却连皇帝的面都没见上。她越想越愁,一腔烦恼无人倾诉,只得写在纸上。

自感

隋·侯夫人

其一

庭绝玉辇迹,芳草渐成窠;

隐隐闻萧鼓,君恩何处多?

其二

欲泣不成泪,悲来反强歌;

庭花方烂漫,无计奈春何?

其三

春阳正无际,独步意如何?

不闻闲花草,反承雨露多!

这一组自感是她感于自己悲惨的命运而作,她空有一副花容月貌,空有一腔才气,却没人懂得欣赏,可怜她一生都要被这宫墙困住,这样的命运,和西汉美人王昭君何其相似。

所以侯巧文在自遣中写道,“毛君真可戮,不肯写昭君”,意思是,毛延寿你真是可恶,为什么不肯把王昭君画得美一点呢!而侯巧文真正想表达的其实是:许延辅你真是可恶,为什么不给我机会让我见一见皇上,害我幽闭深宫,独自哀怨!

只可惜隋朝不兴和亲,不然侯巧文真没准会和王昭君一样,宁愿嫁到风沙漫天的塞外去,也不要在这宫中当一个寂寞的白头宫女。

自遣是侯巧文留在世间最后的作品。她不甘心就这样老死宫中,与其在绝望中继续等待,还不如以死来陈述她对这种深宫的痛恨。这种想法一产生,就像附骨之疽,一直停留在她脑海中。终于有一天,侯巧文将生平所写的诗词全部抄在了彩笺上,然后悬上三尺白绫,含恨离开了人世。

侯巧文自缢的消息不知怎么传到了隋炀帝耳中,当他看到侯巧文留在彩笺上的诗文,又见侯巧文生的一副美丽的容貌,又惋惜又气愤,当即下令处死了许延辅。隋炀帝痛心与侯巧文这样的女子擦肩而过,追封她为四品夫人,并亲自为她撰写了深情的祭文:“长门五载,冷月寒烟;妃不遇朕,谁将妃怜?妃不遇朕,晨夜孤眠;朕不遇妃,遗恨九泉;朕伤死后,妃若生前。”

大概很多人都觉得,侯巧文的死,罪魁祸首并非许延辅,而是那座高墙中的深宫。千百年来,默默死于深宫的女子不计其数,侯巧文的命运很凄惨,但是相比那些一生默默无闻老死深宫的女子来说,她又是幸运的。

一入深宫难回首,可叹上阳白发人‍‌‍‍‌‍‌‍‍‍‌‍‍‌‍‍‍‌‍‍‌‍‍‍‌‍‍‍‍‌‍‌‍‌‍‌‍‍‌‍‍‍‍‍‍‍‍‍‌‍‍‌‍‍‌‍‌‍‌‍。

猜你喜欢
  • 《酬朱监纪四辅赏析》

    诗的首联是大难之后的感喟之词。“十载江南事已非,与君辛苦各生归。”古人感叹世事变迁,常以物是人非相称。而在这清初的十年中,经历了生死交关的艰难历程不仅人非、物非,事事皆非,诗人和朱四辅都是经过了曲折艰辛的“辛苦”归程,九死一生,才得以“

  • 李白《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全诗赏析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我心还不浅,怀古醉馀觞。

  • 张九龄《行县复往焉,故有此作》全诗赏析

    灵境信幽绝,芳时重暄妍。再来及兹胜,一遇非无缘。万木柔可结,千花敷欲然。松间鸣好鸟,竹下流清泉。石壁开精舍,金光照法筵。真空本自寂,假有聊相宣。复此灰心者,仍追巢顶禅。简书虽有畏,身世亦相捐。

  • 名画《洛神赋图》赏析

    洛神赋图 东晋·顾恺之作(摹本) 绢本设色 纵二七.一厘米 横五七二.八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洛神赋图》为东晋顾恺之传世精品,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尚可遥窥其笔墨

  • 陈凤群《一窗蓝天》

    贾林遇上钉子户了。花阳小区的阳台几乎清一色的彩钢遮阳板、乳白色塑钢窗,唯独宁倔强家的阳台无遮无拦裸露着,成为小区里一道迥异、扎眼的

  • 《夜声》鉴赏

    作者: 张如法

  • 杜甫《西山三首(即岷山,捍阻羌夷,全蜀巨障)》全诗赏析

    彝界荒山顶,蕃州积雪边。筑城依白帝,转粟上青天。蜀将分旗鼓,羌兵助井泉。西戎背和好,杀气日相缠。辛苦三城戍,长防万里秋。烟尘侵火井,雨雪闭松州。风动将军幕,天寒使者裘。漫山贼营垒,回首得无忧。子弟犹深

  • 《庚申秋夜予卧病孤山闲读虎关女郎秋梦诗怅然赏析》

    【原题】:庚申秋夜予卧病孤山闲读虎关女郎秋梦诗怅然神往不能假寐漫赋一绝并纪幽怀予巳作木石人尚不能无情后之览者当如何也

  • 梅花百树障去路,垂柳千条暗回津.鸟飞直为惊风叶,鱼没都由怯岸人

    “梅花百树障去路,垂柳千条暗回津。鸟飞直为惊风叶,鱼没都由怯岸人”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梅花百树障去路,垂柳千条暗回津。鸟飞直为惊风叶,鱼没都由怯岸人”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季节时辰·春夏

  • 谢冰莹《爱晚亭》

    萧索的微风,吹动沙沙的树叶;潺潺的溪水,和着婉转的鸟声。这是一曲多么美的自然音乐呵! 枝头的鸣蝉,大概有点疲倦了?不然,何以它们的声音这样断续而凄楚呢? 溪水总是这样穿过砂石,流过小草,轻软地响着,它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