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诗经鉴赏

《君子偕老》原文与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君子偕老》原文与鉴赏

作者: 周金勇 【本书体例】

【原文】: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1)。委委佗佗(2),如山如河。象服是宜(3)。子之不淑(4),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5),其之翟也(6)。鬒发如云(7),不屑髢也(8)。玉之瑱也(9),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10),其之展也(11)。蒙彼绉絺,是绁绊也(12)。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鉴赏】:

君子偕老是诗经中很有特色的一首讽刺诗。诗序说:“君子偕老,刺卫夫人也。”郑笺:“夫人,宣公夫人,惠公之母也。”高亨诗经今注云:“宣姜是齐君之女,卫宣公之妻,卫惠公之母。宣公死后,她又和宣公的庶子公子顽姘居,生了三男二女。这首诗便是讽刺宣姜的淫秽。”这首诗与墙有茨所咏之事相同,都是为讽刺宣姜而作。

全诗共三章。综观全诗,每章的前面部分皆是极力摹写宣姜服饰之盛、仪容之美。而首章第一句却言“君子偕老”,似乎与后面的诗意没有联系。其实不然,诗人是不会突发奇想让一句与全诗不着边际的诗句作为诗歌的开端的。方玉润诗经原始评得好:“岂知全诗题眼即在此句,贞淫褒贬,悉具其中”,为何这样说呢?他以为,与“君子偕老”之人,“则当与君子同德;与君子同德,乃可与君子同服天子命服,以为一国母仪。”那么,诗中这位宣姜的表现又怎么样呢?紧接下来的四句就具体地描摹宣姜。她头上发髻的簪子上镶嵌着耀眼的玉饰,神态雍容闲雅,如山之稳重,如河之宽广。穿着非常合身得体的镶嵌着珠玉、花边的衣服。这几句用铺陈、比喻的手法,写她的服饰之高贵华丽、仪态之雍容闲雅,俨然一位超凡脱群的绝世佳人。外表的美色,堪称与“君子偕老”的贤淑夫人。但诗人在结尾笔锋一转,画龙点睛地指斥道:“子之不淑,云如之何?”这两句是说,可是你为人不贤淑、品德不贞洁,这又让人怎么说呢?急转直下的明白指斥,与前面外貌的极力描绘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读者从这样的对比中,更能感觉到诗人对这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贵妇人的强烈讽刺,对其卑劣品行的鄙弃,同时也为后两章的讽刺奠定了基调。

第二章的前七句极力描写宣姜美艳如天神的容貌气质和服饰之盛:她穿着鲜明艳丽、绣着雉形花纹的衣服,头上乌黑的稠发宛若天上的浓云,不屑用假发加以装饰;耳旁的玉饰熠熠生辉,发髻上的象牙钗儿更能无与伦比。额角丰润如满月,皮肤白皙如凝脂。这位贵妇倾城倾国的美色不能不使人惊叹:“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她为何象天仙那样的美丽,她为何象天帝那样的高贵?这两句看似溢美之词,实际上深含讽刺意味。诗人越是把宣姜描绘得好像一位天仙、一个天帝,就越能增加读者内心的反感,无疑加强了诗歌的讽刺效果。

第三章前六句盛赞宣姜夏日淡装的清秀婉丽:她穿着鲜艳俏丽、绣有花纹的红色绉纱衣,合体而贴身的内衣外,罩着一件精美的细葛纱。她的眉目清秀又漂亮,有着美玉一般的容貌。接着诗人又写道:“展如之人,邦之媛也。”象这样的人啊,确实是国中最漂亮的美人。诗人对宣姜的描绘,俨然一国之母仪。然而联系前面“子之不淑,云如之何”的诘问,联系她的淫秽行径,有谁能说这是对她的赞美,而不是对她的讽刺呢?

诗歌的构思巧妙,它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收到了辞婉意深、含蓄无尽的艺术效果。全诗用赋的手法,在每章前部分极尽铺陈夸张、比喻之能事,描绘了宣姜服饰之高贵华丽、仪容体态之美丽艳冶,维妙维肖地勾画出一位雍容富贵、闲雅端庄的贵妇形象。望之者无不感到她俨然一国之母仪,恍若天神降临。如若仅看这些诗句,我们完全可以说作者对宣姜是由衷的赞叹。然而“子之不淑,云如之何”两句点睛之笔,点明了诗歌的讽刺之意,也使表面看似褒扬溢美之辞的后两章结尾两句,暗含了深深的意味。这种寓讽刺于美词之中的含蓄艺术手法,是本诗的一大特色。对此,王照圆的诗说也赞道:“笔法绝佳。通篇止‘子之不淑’二句明露讽刺,余均叹美之词,含蓄不露。”

诗歌对宣姜形象的刻画也非常细腻,辞藻华丽。尤其是“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等诗句,姚际恒诗经通论称为“奇语”,以为“为神女、感甄之滥觞,山河天帝,广揽遐观,惊心动魄;传神写意,有非言辞可释之妙。”它的艺术手法也为后世诗歌所效法。

猜你喜欢
  • 王维《杂诗三首》全诗赏析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作品赏析《杂诗三首》,是王维拟江南乐府民歌风格所作的

  • 《散文诗三章》北草散文赏析

    樱桃花落没有焰火的燃烧,在如此安静的时光里,蝴蝶起飞之后,似有行人的脚步声传来,就在樱桃花的柔润中。它比樱桃沟之外的一缕琴音还要清

  • 李白《古风(其一)》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

  • 玄烨《松花江放船歌》原文和注释

    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生。浪花叠锦绣縠明 ② ,彩帆画鹢随风轻 ③ 。箫韶小奏中流鸣 ④ ,苍岩翠壁两岸横。浮云耀日何晶晶,乘流直下蛟龙惊。连樯接舰屯江城 ⑤ ,貔貅健甲皆锐精 ⑥ 。旌旄映水翻

  • 《女娲补天》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淮南子》 往古之时,四极废 ② ,九州裂 ③ ,天不兼覆 ④ ,地不周载 ⑤ 。火 焱 ⑥ 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 ⑦ ,鸷鸟 ⑧ 攫 ⑨ 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 ⑩ 足以立

  • 《南歌子·懒拂鸳鸯枕赏析》

    这首词写女子思君而不见所产生的慵懒和愁怨。全词五句都是写一个“思”字。“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三句,写昔思之苦;“近来心更切”写近思之切;“为思君”写为谁而思。在写昔思之苦时,作者描绘了三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鸳鸯枕因久置

  • 姚中华《最后的柏庄》散文鉴赏

    一 一堵老墙,连同它支撑着的村庄上的最后一间老屋,在一阵刺耳的轰鸣声中轰然倒塌,溅起烟雾般的尘土扑向周围的断垣残壁,也扑向周

  • 杜甫·秋兴八首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古代诗歌精选

    杜甫的《秋兴八首》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和人们内心的情感。诗中描绘了秋天的萧瑟和凄凉,表达了作者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既有对美景的描写,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形成了独特的意境。读后让人深思,感受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整个诗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摹,使得作品更加有情感的张力和感染力,引起读者对秋天的思考和感受。

  • 苏轼《富阳妙庭观董双成故宅,发地得丹鼎,覆以铜》全诗鉴赏

    琉璃击碎走金丹,无复神光发旧坛。时有世人来舐鼎,欲随鸡犬事刘安。 作品赏析【原题】:富阳妙庭观董双成故宅,发地得丹鼎,覆以铜盘,承以琉璃盆,盆既破碎,丹亦为人争夺持去,今独盘鼎在耳,二首

  • 山水名胜诗之《京口怀古》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唐)戴叔伦 大江横万里, 古渡渺千秋。 浩浩波声险, 苍苍天色愁。 三方归汉鼎①, 一水限吴洲②。 霸国今何在③? 清泉长自流。 【题解】 京口即今之镇江,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南岸。古称朱方,三国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