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张爱玲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青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了,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谈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青人。
于千人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张爱玲是四十年代初登上文坛的小说家,爱选自她的散文集流言(上海五洲书报社1944年初版),和她那些情节曲折、描写细腻的小说不同,这是一篇以少总多、余味无穷,因而也显得别具一格的散文。
作品以“爱”为题,显得宽泛无边,出人意外,且看作者从何着手,又怎样一步步吸引读者。第一段仅一行四字,字数极少而分量极重,其作用是在叙述以前先下一番斩钉截铁的判断,不容你不相信。底下,主人公出场了,这是一个生长于某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谁都知道,普天下的女子均有美丑之分,雅俗之别,这里突出“村庄”,意在表明与大城市浓妆艳抹的女人无缘,拈出“小康之家”,显然又无贫乏褴褛之苦,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女孩子,当能如“清水出芙蓉”一般,具有自然茁壮的美,于是紧接着“生得美”三个字就有了着落。
爱写到了这个女人接连被人拐卖的不幸命运,但究竟怎样被拐卖?那些“惊险的风波”的情节如何?作者一概语焉不详,独独在“风波”到来之前突出了一个简练而生动的画面:她穿了“一件月白的衫子”,“手扶着桃树”,和对门的年青人相视而立,欲说还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桃夭)桃树经常意味着青春与幸福,用在这里,既是实写,又是象征。“月白的衫子” 则给人一种朴素自然、纯洁无瑕之感,更启人遐想的是年青人的问话中用了一个“也”字,这不就意味着“我”也在这里,大大缩短了“我”和“你”的空间以至于心理距离吗?遗憾的是对方只是“站了会”,女孩子也顾不上多想,也许以为来日方长,往后何愁没有感情积聚、喷薄的时间?谁知接下来便是无情的现实,作者特地另起一段,单独标出:“就这样就完了。”
作者将女人的悲惨一生一笔带过以后,重现了上述那个动人的画面,但也不是简单的重复,作者特地用了不同寻常的句式——连用三个逗号把画面加以切割和强调,而把“年青人”重重地置于段末。
作者最后以富于哲理性的感叹收束全文,它既表达了对弱女子的同情心:这个弱女子尽管几次三番地嫁人,却从来没有得到过纯真的爱情与友好的款待,老了只得反复咀嚼许多年前那个年青人说过的一句话,从中获得一丝温馨,同时这番话也抒发了作者自己那种世事变幻、人生无常的观念和感情,有助于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
长干曲(选二) 作者: 崔颢
-
民以食为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都得解决吃饭问题。阳明先生来到龙场,就陷入缺粮少吃的困境,该诗描述的就是缺粮时向农人学习耕田的情景。但从该诗来看,并没有直接描写“学农”,而是通过学农,反映作者对农业的认识,对于“贫寡”的关注。这首诗充满了
-
将兵器藏于库府,不再使用;马放牧至南山,不再作为军用。比喻天下太平,高枕无忧,不再戒备了。语出《尚书·武成》。 周武王会合西南各族,出兵东征,讨伐残暴无道的商纣王。在牧野(今河南省新乡市北部)之战中,
-
《富贵盈溢,未有能终者。》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诗的首二句,交代启程游览的经过:刚刚从陆路停下车,连忙就划起桨开始游湖。从驱车,暗示诗人是长途跋涉而来;车一停就划船,又显示出诗人游兴甚浓,好山好水吸引着他,使他迫不及待。起句简炼清峭,于叙述中见情致。 中间四句写湖上风光,是全诗的
-
5月19日7时40分,济南至重庆K15次普通快速旅客列车自济南火车站出发,这是济南客运段重庆车队第五包乘组自5月15日全国开始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
·柳宗元· 隋开皇中,赵师雄迁罗
-
吕大防《万里桥》宋山水诗鉴赏 吕大防 万里桥西万里亭,锦江春涨与堤平。 拏舟直入修篁里,坐听风湍彻骨清。 万里桥在成都市南面,横跨于锦江之上。三国蜀汉后主建兴四年(226),蜀国为联吴抗魏,诸葛亮派费
-
春雨昼连夜,春江冷欲冰。清愁殊浩荡,莫景剧飞腾。身是归休客,心如入定僧。西园曾到不,要学仲舒能。
-
【原题】:云岩竹源二禅俱与招客三月二十一日遂饭于竹源庵谋诸野则获也刘奇仲有约不至吴周宝游德华刘致中暨公望刘才仲陈圣叔某会焉从容辩论怀抱甚适因赋诗以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