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独语 何其芳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独语 何其芳

设想独步在荒凉的夜街上,一种枯寂的声响固执地追随着你,如昏黄的灯光下的黑色影子,你不知该对它珍爱还是不能忍耐了:那是你脚步的独语。

人在孤寂时常发出奇异的语言,或是动作。动作也是语言的一种。

决绝地离开了绿蒂的维特,独步在阳光与垂柳的堤岸上,如在梦里。诱惑的彩色又激动了他作画家的欲望,遂决心试卜他自己的命运了。他从衣袋里摸出一把小刀子,从垂柳里掷入河水中。他想:若是能看见它的落下他就将成功一个画家,否则不。那寂寞的一挥手使你感动吗?你了解吗?

我又想起了一个西晋人物,他爱驱车独游,到车辙不通之处就痛哭而返。

绝顶登高,谁不悲慨地一长啸呢?是想以他的声音填满宇宙的寥阔吗?等到追问时怕又只有沉默地低首了。我曾经走进一个古代的建筑物,画檐巨柱都争着向我有所诉说,低小的石栏也发出声息,像一些坚忍的深思的手指在上面呻吟,而我自己倒成了一个化石了。

或是昏黄的灯光下,放在你面前的是一册杰出的书,你将听见里面各个人物的独语。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或者狂暴的独语。黑色的门紧闭着: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一个永远找寻的灵魂死在门外。每一个灵魂是一个世界,没有窗户。而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

我的思想倒不是在荒野上奔驰。有一所落寞的古老的屋子,画壁漫漶,阶石上铺着白藓,像期待着最后的脚步:当我独自时我就神往了。

真有这样一个所在,或者是在梦里吗?或者不过是两章宿昔嗜爱的诗篇的糅合,没有关联的奇异的糅合;幔子半掩,地板已扫,死者的床榻上长春藤影在爬;死者的魂灵回到他熟悉的屋子里,朋友们在聚餐,嬉笑,都说着“明天明天”,无人记起“昨天”。

这是颓废吗?我能很美丽地想着“死”,反不能美丽地想着“生”吗?

我何以又太息:“去者日以疏,生者日以亲”?是慨叹着我被人忘记了,还是我忘记了人呢?

“这里是你的帽子”,或者“这里是你的纱巾,我们出去走走吧”,我还能说这些惯口的句子。而我那有温和的沉默的朋友,我更记起他:他屋里有一个古怪的抽屉,精致的小信封,装着丁香花,或是不知名的扇形的叶子,像为着分我的寂寞而展示他温柔的记忆。墙上是一张小画片,翻过背面来,写着“月的渔女”。

唉。我尝自忖度:那使人类温暖的,我不是过分缺乏了它就是充溢了它。两者都足以致病的。

印度王子出游,看见生老病死,遂发自度度人的宏愿。我也倒想有一树菩提之荫,坐在下面思索一会儿。虽然我要思索的是另外一个题目。

于是,我的目光在窗上徘徊了。天色像一张阴晦的脸压在窗前,发出令人窒息的呼吸。这就是我抑郁的缘故吗?而又,在窗格的左角,我发现一个我的独语的窃听者了。像一个鸣蝉蜕弃的躯壳,向上蹲伏着,噤默地。噤默地,和着它一对长长的触须,三对屈曲的瘦腿。我记起了它是我用自己的手描画成的一个昆虫的影子,当它迟徐地爬到我窗纸上,发出孤独的银样的鸣声,在一个过逝的有阳光的秋天里。

————一九三四年三月二日

作者注: ① 这实际是指歌德。下面的故事是从一本歌德的传记里读到的。

独语可以称得上是何其芳的散文名篇。这篇收在他的著名的散文集画梦录里的散文,跟这本文集的名字最贴切不过,他是在画梦,也是在独语。

“独语”的境界是从产生“独语”的一个情境中而来,这个情境又是作者制造出来的,他是“独步在荒凉的夜街上”,有一种枯寂的声响固执地追随着,如黄昏的灯光下的黑色影子,“那是你脚步的独语”。独语在孤寂的时候发生:“人在孤寂时常发出奇异的语言,或是动作。”动作也是语言的一种。独语在孤寂的时候才能为人听到。何其芳仍然是在孤寂这个主题上延续他的散文风格。这里他稍微区别于那种纯粹的想像,引入了联想的对象:书籍。与伟大作品中的伟大人物进行灵魂的交流,书籍也许比生活显得生动丰富。书籍是伟大灵魂的独语,每个人都是孤寂的存在,他们都需要独语,有的温柔,有的悲哀,有的甚至狂暴。让作家感到可以凭藉的是:“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作家把孤寂的情感绝对化了,就像他形容自己的生活一样,“一直像一个远离陆地的孤岛,与人隔绝”。开始的时候,也许是个人选择了孤寂,但是到最后,孤寂就会变成唯一的出路,因为遗弃群体的人,最终也会被群体遗弃。即使想返回到原先的群落也变得非常困难。既然已经这样,只有继续在这个单独的世界里徘徊,于是文章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生和死,甚至释迦牟尼。文章在涉及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有种温柔甜蜜的情绪,那情境是很迷人的,有半掩的幔子和长春藤影,有丁香花和不知名的扇形的叶子。他说:“这是颓废吗?我能很美丽地想着‘死’,反不能美丽地想着‘生’吗?”这是很值得一问的好问题。作家发掘的一切美好不是在他的幻想中,就是在传说中。他不能把现实的实在东西作为文章的基石。

就连通篇文章的结构布局,也像是一场梦。他在“独步街头”的设想中入梦,梦到了阮籍,那是一个西晋人物,他驱车独游,到车辙不通之处就痛哭而返。他梦到了释迦牟尼,想着也有一棵菩提树,让他把生死之间的事情想一个透彻。但是他看到阴晦的天色,有点梦醒了。然而接着,一个昆虫画像让他陷入了另一个梦境,一个过逝的有阳光的秋天。所以就这样,文章构成了一个梦境的连环,值得称道的是这些梦境的衔接是那么自然,他们全都是作家的幻想,在他的幻想的世界里,这些梦境是浑然的一片。

沉耽在幻想里,这是何其芳散文的长处,也是他的短处。因为幻想,他的文字非常的精美、凝练,他可以用很少的文字制造浓厚的个人情调,并且传达出强烈的情感波动。他说自己“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在独语里,他梦到的美丽的温柔的东西,是储存他的独语的一所落寞的古老的屋子,画壁漫漶,阶石上铺着白藓,像期待着最后的脚步;然而“当我独自时我就神往了”。在他神往的时候,甚至连“死”都是美丽的。这跟通常意义上的生活里的“死”有多大的差别!因此他的这样长处,也正是他的短处。很多时候,何其芳的散文都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为他文字中的精美而意动神迷,为他情感中的敏锐和纤细而赞叹不已。这是何其芳对现代散文的一个重要贡献。同时,正像他自己所说的,“有时我厌弃自己的精致”。他始终在一个小的情境中演绎生活的大的悲欢离合,便常有不足之感,虽有华采,但风骨不够。在他的优雅里还缺少一点挺拔的姿态,潇洒的风神,难怪后来连他自己也觉得不满了。

猜你喜欢
  • 卜珊珊《兰花三叠》

    舌头轻轻一卷,你就可以发出一个音:兰。兰,是兰陵的兰,兰园的兰,兰花的兰。兰生幽谷,为了这座以兰打头命名的城,她迈着矜持的步子,忍

  • 杜濬《古树》表达遗民志节诗

    本诗是杜濬在入清后为浙江四明(今宁波鄞县的别称)一位名叫邱至山的隐逸之士所写的,诗中以古树喻邱氏,称美其遗民志节,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邱氏的向往之情。

  • 白居易《陵园妾》全诗赏析

    陵园妾,颜色如花命如叶。命如叶薄将奈何?一奉寝宫年月多。年月多,春愁秋思知何限?青丝发落丛鬓疏,红玉肤销系裙缦。忆昔宫中被妒猜,因谗得罪配陵来。老母啼呼趁车别,中宫监送锁门回。山宫一闭无开日,未死此身

  • 白居易《过紫霞兰若》全诗赏析

    我爱此山头,及此三登历。紫霞旧精舍,寥落空泉石。朝市日喧隘,云林长悄寂。犹存住寺僧,肯有归山客?

  • 《初春·[唐]王绩》原文与赏析

    [唐]王绩前旦出园游,林华都未有。今朝下堂望,池冰开已久。雪避南轩梅,风催北庭柳。遥

  • 范仲淹《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三·筠亭》全诗鉴赏

    为爱碧鲜亭,入夏叩叩至。台榭竞生烟,独有清凉意。高冈凤不来,幽人此沉醉。

  • 《蒿里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蒿里行曹操【原文】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1]。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2]。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3]。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4]。淮南

  • 苏轼《送欧阳辩监澶州酒》全诗鉴赏

    汗血驾鼓车,何従致千里。纷纷糟曲间,欲试贤公子。君家江南英,濯足沧浪水。却渡旧黄河,涨沙埋马耳。由来付造物,倚伏何穷已。当念楚子文,三仕无愠喜。

  • 《又报秦嘉书》原文、注释和解析

    汉·徐淑 2 既惠音令 3 ,兼赐诸物 4 。厚顾殷勤,出于非望。镜有文采之丽,钗有殊异之观,芳香既珍,素琴益好。惠异物于鄙陋 5 ,割所珍以相赐,非丰恩之厚,孰肯若斯。览镜执钗,情想髣髴 6 。操琴

  • 新时代的温度: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

    【4318】新时代的温度: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李维著,东方出版社,22 8万字,2019年7月第1版,49 8元)5章:[1]不忘初心,把人民放在心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