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鸟声》
英国诗人那许(Nash)有一首诗,被录在所谓名诗选(Gold-en Tressury)的卷首。他说,春天来了,百花开放,姑娘们跳舞着,天气温和,好鸟都歌唱起来,他列举四样鸟声:
Cuekeo,jug-jug,pee-wee,to-witta-woo!
这九行的诗实在有趣,我却总不敢译,因为怕一则译不好,二则要译错。现在只抄出一行来,看那四样是什么鸟。第一种是勃姑,书名斑鸠,他是自呼其名的,可以无疑了。第二种是夜莺,就是那林间的“发痴的鸟”,古希腊女诗人称之曰“春之使者,美音的夜莺”,他的名贵可想而知,只是我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乡间的黄莺也会“翻叫”,被捕后常因想念妻子而急死,与他西方的表兄弟相同,但他要吃小鸟,而且又不发痴地唱上一夜以至于呕血。第四种虽似异怪乃是猫头鹰。第三种则不大明了,有人说是蚊母鸟,或云是田凫,但据斯密士的鸟的生活与故事第一章所说系小猫头鹰。倘若是真的,那么四种好鸟之中猫头鹰一家已占其二了。斯密士说这二者都是褐色猫头鹰,与别的怪声怪相的不同,他的书中虽有图像,我也认不得这是鸹②是鸮③还是流离之子④,不过总是猫头鹰之类罢了。儿时曾听见他们的呼声,有的声如货郎的摇鼓,有的恍若连呼“掘洼”(dzhuehuoang),俗云不祥主有死丧。所以闻者多极懊恼,大约此风古已有之。查检观颓道人的小演雅,所录古今禽言中不见有猫头鹰的话。然而仔细回想,觉得那些叫声实在并不错,比任何风声箫声鸟声更为有趣,如诗人谢勒(Shelley)所说。
现在,就北京来说,这几样鸣声都没有,所有的还只是麻雀和啄木鸟。老鸹,乡间称云乌老鸦,在北京是每天可以听到的,但是一点风雅气也没有,而且是通年噪聒,不知道他是那一季的鸟。麻雀和啄木鸟虽然唱不出好的歌来,在那琐碎和干枯之中到底还含一些春气: 唉唉,听那不讨人欢喜的乌老鸦叫也已够了,且让我们欢迎这些鸣春的小鸟,倾听他们的谈笑罢。
“啾晰,啾晰!”
“嘎嘎!”
(十四年四月)
(原载1925年4月6日语丝第21期)
-
平生自许少尘埃,为吏尘中势自回。朱绂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叹老将来。须知世路难轻进,岂是君门不大开。霄汉几多同学伴,可怜头角尽卿材。
-
上甘岭战斗打响以前,从前沿阵地上送来一大卷信。在这些热情洋溢的信里,战士们和各分队的指挥员们向我报告:上甘岭前沿的战斗准备工作,都
-
巨擘: 大拇指。比喻杰出的人物。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隐士叫陈仲子,生在一个世代官僚的家族。他的哥哥有不少土地,非常富有,可是他觉得这是不义之财,不愿与他们生活在一起。这样,他和
-
【名句】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语出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回头看妻子儿女,已都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随意卷起自己的诗稿和书籍,做好还乡的准备,我高兴得到了要发狂的程度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腊叶灯下看《雁门集》,忽然翻出一片压干的枫叶来。这使我记起去年的深秋。繁霜夜降,木叶多半凋零,庭前的一株小小的枫树也变成红色了。我
-
江楼曲 作者: 李贺 【原
-
柳淡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柳淡,字中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出处】唐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意思】我将思念你的愁苦之心寄 付明月,愿它随风一直吹到你所在的夜 郎的西边。风:一作君。夜郎西:这 里的夜郎
-
鼾睡: 打呼噜熟睡。比喻不允许别人侵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语出南宋·岳珂《桯(tīng)史·徐铉入聘》:“上谕之曰:‘不须多言,江南亦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 960年,赵匡胤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