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意思,出处,故事
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史称宋太祖。但当时全国还未统一,一些割据政权还存在着。赵匡胤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先后攻灭了荆南、南楚、后蜀等国。
974年秋天,赵匡胤为了制造出兵南唐的借口,派大臣去宣召南唐后主李煜进京朝见。李煜怕被扣留,便称病不去。
赵匡胤有了借口,就出兵10万征讨南唐。李煜一面组织防卫,一面派人向北宋交纳钱财,并派擅长辞令的大臣徐铉去恳求宋太祖暂缓进攻。徐铉到汴京后,立刻朝见宋太祖,恳切地对他说:“我们是小国,你们是大国。小国服侍大国,就像儿子服侍父亲一样,没有什么罪过,陛下为什么还要讨伐呢?”
宋太祖直截了当地说:“不必多讲了。江南有什么罪过?是没有什么罪过。但自古天下一家,在自己睡觉的床边,怎能容许别人熟睡打呼噜呢!”此后不久,宋兵就攻灭了南唐。
-
后庭花·冷泉亭 吕止庵 湖山汲水重。楼台烟树中。 人醉苏堤月。风传贾寺钟。 冷泉东。 行人频问。飞来何处峰。
-
论雷峰塔的倒掉 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
-
《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是宋代第一部全国性地理总志,是史官乐史在宋太宗统一全国后修撰的。宋代的路制是太宗末年才创置的,23路的地理区划则是在神宗以后才确定下来,在纂修此书时,宋代仍在沿用唐朝所分
-
天孙锦字织云烟,来向红尘了世缘。前去中秋犹十日,后来甲子更千年。墙南竹韵调琴谱,堂北萱香载酒船。且与剪圭旧约,不妨却伴橘中仙。
-
【注释】:(顾元庆《夷白堂诗话》云:“越僧,不知名,索画于石田翁,寄一绝句云云。翁欣然画其诗意答之。”)
-
这首绝句,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写得气势苍凉,意境高远,通俗凝炼,耐人寻味。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这里虽然是写耳闻目睹景象,但字里行间,都使人感到一个忧愤满怀的诗人影子。 他伫立船头,眼望着茫茫江面,耳听着
-
宋·欧阳修 2 雨之害物多矣,而城者神之所职,不敢及他,请言城役 3 。用民之力六万九千工,食民之米一千三百石。众力方作,雨则止之;城功既成,雨又坏之。敢问雨者,于神谁尸 4 ?吏能知人 5 ,不能知
-
柿叶满庭红颗秋,薰炉沉水度春篝。松风梦与故人遇,自驾飞鸿跨九州。
-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诸天合在藤萝外,昏黑应须到上头。 作品赏析【鹤注】此当是广德元年春作。涪城在梓州西北五十五里。《杜臆
-
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 急起从之,振笔直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