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 是谓得道。道者, 圣人行之, 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 逆之则死, 从之则治, 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 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句意: 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 所以圣人春夏保养阳气, 秋冬护养阴气, 从此顺从这一根本, 因此与万物沉浮于生长的天地里, 违背了这一根本。就会损害人的根本, 真气, 所以阴阳四时, 是万物的始与终, 是死生的根本, 违背它就会产生灾害, 顺从它就不会产生厉害的疾病, 这叫得道。道, 圣人实践它, 愚人被动地体用它, 顺从阴阳二气就能生长, 违背它就会消亡; 顺从它就安定, 违逆它就暴乱, 不顺从就是违逆, 这叫做内心不顺。所以圣人不是病了之后医治, 而是在未病之前就医治; 不是大乱之后才调治, 而是未乱之前就调治, 指的就是这个道理。病已形成了然后才医治, 紊乱已形成了然后才调治, 譬如渴了才打井, 战斗了才铸造大锤, 不是太晚了吗?
黄帝内经·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
魏源《江行杂诗·(八首选二)》 魏源 汉 口 江声兼汉壮,山色渡湘青。 两岸争云树,孤帆入杳冥。 繁华天寂寞,卑湿月晶荧。 中夜闲鸥梦,随风落洞庭。 黄 鹤 楼 一片青天雪,惟余黄鹤楼。 更无江上客,
-
【名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与译文]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的情况,你就转告他们:我这颗心就象盛在玉制壶中的一块冰那样晶莹透明、清澈无瑕!诗人以“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己光明磊落、清廉自
-
散文·历史散文·尚书《秦誓》 公曰:嗟! 我士,听! 无哗。予誓告女群言之首。 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般。”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难哉! 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员来。惟古之谋人,则曰
-
一年级孩子应掌握哪些古诗词(小学一年级需要背诵的古诗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年级孩子应掌握哪些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一年级需要背诵的古诗,适合一年级孩子的古诗,一年级所学过的古诗。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宋·惠洪 2 石曼卿隐于酒 3 ,谪仙之流也 4 ,善戏谑 5 。尝出报慈寺,驭者失控 6 ,马惊,曼卿堕地。从者惊遽 7 ,扶掖据鞍,市人聚观,意其必大诟怒 8 。曼卿徐着一鞭,谓驭者曰:“赖我石学
-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此词描写西湖的天光水色,侧重于月色下的西湖,尤其着意刻画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西湖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深深热爱和眷恋,反映了欧公晚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着力表现西湖的恬静脱俗。词人用鸥鹭闲眠来烘托,一方
-
一双罗帕未分珍,林下先尝愧逐臣。露叶霜枝剪寒碧,金盘玉指破芳辛。清泉蔌蔌先流齿,香雾霏霏欲噀人。坐客殷勤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贫。
-
【注释】:此词咏梅之孤高与环境冷落而有所寄意。作者选择一系列色淡神寒的字词,刻画梅与周围环境,宛若一幅水墨画,其勾勒梅花骨格精神尤高,给人以清高拔俗之感。全词风格疏淡隽永,句格舒缓纡徐。起首一句 ,以修竹作陪衬 ,极言野梅品格之孤高 。二
-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