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全诗原文、赏析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
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作了醉赠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此诗答谢。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巴山楚水:泛指作者贬谪之地四川、湖南、湖北一带。二十三年弃置身:从唐顺宗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烂柯人:传说晋人王质进山打柴,见两个童子下棋,等到棋局进入终局,手上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过了一百年,与他同时的人均已死去。这句感叹自己回到家乡,可能好多乡人都不认识了。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酬赠刘二十八使君。长(zhang):增长,振作。
【鉴赏导示】
这是一首酬答诗。写于宝历二年(826),当时诗人已被罢官,在他返回洛阳途中于扬州同白居易相遇,白居易同情诗人的坎坷遭遇,写诗相赠,诗人以此回答,故题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此作虽抒发的是自己长期被贬的怨愤和不平,然而并不消极颓丧。“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常被后人以名句引用,久传不衰。
【鉴赏】
此诗抒发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激愤和不平,对旧友的怀念,以及表示要坚持理想、奋发进取。
首联紧承白居易赠诗的尾联“二十三年折太多”句,概写长期被贬的凄苦情怀。“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之地,“二十三年”诉说遭贬时间太长太久。用“凄凉地”、“弃置身”加以渲染,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愤慨。但是,诗人没有直率地倾诉自己无辜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激愤之情。颔联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一是“闻笛赋”的典故。曹魏后期的向秀与嵇康是好友,嵇康为司马氏所杀,向秀经过嵇康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子,便写了思旧赋以示对友人嵇康的怀念。诗人用此典故表达了对旧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怀念。另一个是“烂柯人”的典故。晋人王质上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弈,观至棋终局,发现手中的“柯”(斧柄)已烂,回到村子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诗人用这一典故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颈联两句,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表达了对世事的变化,对仕宦的升迁的无比愤慨。尾联两句,紧扣白居易赠诗的首联“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表示愿借酒来振奋精神。这一句,从字面上看似乎说的是酒席上的事情,其实是诗的点睛之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全诗紧扣原诗进行唱和,且不落俗套,感情激愤而胸怀豁达。
【鉴赏要点】
[1]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借景物表明哲理,寓哲理于景物之中。[3]善于运用典故来表达情感。
-
姑苏從古号繁华,却恋岩边与水涯。重入白云寻钓濑,更随明月宿诗家。山人惊载乌纱出,溪女笑隈红杏遮。来早又抛泉石去,茫茫荣利一吁嗟。
-
箕踞狂歌老瓦盆,燎毛燔肉似羌浑。传呼草市来携客,洒扫渔矶共置樽。山下黄童争看舞,江干白骨已衔恩。(时詹方议葬暴骨。)孤云落日西南望,长羡归鸦自识村。
-
《书鲁亮侪事》 散文篇名。清袁枚作。鲁亮侪,名之裕,字亮侪,清麻城人。康熙举人,官至直隶清河道,署布政使。有学识,尤精水利,著述有《长芦盐法志》、《趣陶园文集》等。今人王镇远说:“文章主要写了鲁亮侪摘
-
七哀诗 (其二) 秋风吐商气,萧瑟扫前林。 阳鸟收和响,寒蝉无余音。 白霜中夜结,木落柯条森。 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 顾望无所见,惟睹松柏阴。 肃肃高桐枝,翩翩栖孤禽。 仰听离鸿鸣,俯闻蜻蛚吟。
-
[宋]王令一片灵光合有神,不知镕铸竟何人?春耕破冢衣冠尽,鬼手摩天日月新。鉴面只知西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出处】唐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译注】且将月和影当作我的伴侣,人生行乐须趁着春景良辰。 【全诗】 月下独酌其一 [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
-
万古荣华旦暮齐,楼台春尽草萋萋。君看陌上何人墓,旋化红尘送马蹄?
-
日午微风且暮寒,春风冷峭雪干残。碧毡帐下红炉畔,试为来尝一盏看。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沁园春》·辛弃疾 辛弃疾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事多,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