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李清照《声声慢》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①最难将息。②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③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①乍:突然,骤然。②将息:唐宋时方言,休息、保养之意。③这次第:犹言这情形或这光景。
【译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忽暖忽寒季节,最难调养安息。三两杯淡酒,怎抵得住晚上风急!正伤心的时候,大雁过去了,它却是我旧日的相识。菊花谢落,满地堆积。憔悴枯黄,如今有谁还会来摘?守着窗户,一个人我怎么能挨到天黑!更加上梧桐接着细雨声,到黄昏还滴滴嗒嗒不停息。这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平慧善译)
【集评】 宋·张端义:“且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定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许第二人押。”(贵耳集卷上)
宋·罗大经:“近时李易安词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能创意出奇如此。”(鹤林玉露卷十二)
明·杨慎:“宋人中填词,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於闺阁也。……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词品卷二)
明·吴灏:“其声声慢一阕,张正夫称为公孙大娘舞剑器手,以其连下十四叠字也。此却不是难处,因调名声声慢,而刻意播弄之耳。其佳处,后又下‘点点滴滴’四字,与前映照有法,不是草草落句。玩其笔力,本自矫拔,词家少有,庶几苏、辛之亚。”(历朝名媛诗词卷十一)
明·茅暎:“连用 十四叠字,后又四叠字,情景婉绝,真是绝唱。后人攻颦,便觉不妥”(词的卷四)。
清·刘体仁:“惟易安居士‘最难将息’、‘怎一个愁字了得’,深妙稳,不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七堂颂词
清·徐釚:“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也。”(词苑丛谈卷三)
清·万树:“从来此体皆收易安所作,盖其遒逸之气,如生龙活虎,非描塑可拟。”(词律卷十)
清·沈雄:“易安词:‘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幼安词:‘马上琵琶关塞黑。’张端义曰:此‘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古今词话)
近代·梁启超:“此词最得咽字诀,清真不及也。”(艺蘅馆词选乙卷引)又:“这词是写从早到晚一天的实感,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总案】 这是一首秋词,作者极细腻又极富于层次地描写自己对于秋的感受,她由寻求而失望,因失望而悲凄。词中运用淡酒、晚风、归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象征秋的意象把内心的愁苦具象化地表现出来。悲秋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母题,秋季万物凋落,容易使人感发生命的思考,因而这一母题一代代传唱,没有停歇。但这首词并不止使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意识,联系到词人的时代和遭际,可以看出这首词实际表达的乃是词人在外族入侵,家国沦陷后的一种忧患意识,词人以女性独特而细腻的心理体验唱出了当时的人们的共同感受。词在语言上以用叠字为历代词评家激赏,这当然是本词的特色之一,但更主要的则是它的词境创造的完整性和生机流动之美。
-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塞长连白空,遥见汉旗红。青帐吹短笛,烟雾湿画龙。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借问筑城吏:去关几千里?惟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 作品赏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名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
此篇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杂诗》,兹从《文选》。诗人因景感怀,发为浩叹。 在微阴蔽日,一年容易又秋风的季节转换中,自然界万物各得其所,鱼鸟安然游翔之景,引发出役夫久戍他乡,有家难归的联想。曹植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对民生疾苦有一定的
-
1 生活如果没有神圣性,那么生命就一钱不值。人们对某些话题避开谈论,不是因为神圣性带来的禁忌,而是由于恐惧带来的禁忌。这是完全不同的
-
【原题】:圣龙长老资公求修佛殿疏余不暇作也昔丹霞烧木佛院主堕落须眉普贤劝修古佛末后童子证果居士举此公案二段以问圣龙若下得一转语则佛殿一时修了其或未然定又去聒扰檀施矣因作山偈奉送只此大胜作疏头劝缘也
-
【生卒】:1880—1964【介绍】: 爱尔兰表现主义*作家。生于都柏林。家境贫寒。三岁丧父,全家生活全靠母亲劳动勉强维持。在小学读书期间
-
师道类名言赏析《圣人无常师。》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句话寓意深远。它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会用言语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也不会因为一个人身份的高低而轻视他的言辞。 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会有一些人以他们高尚的身份来指责别人,或者以别人的言行来决定他们的品德。然而,一个真正的君子会抛开这些偏见,只关注一个人的内心和行为。 这句话也提醒我们,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身份或者地位低而贬低他的言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方式,我们应该用开放的心态去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总之,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真正的君子,我们需要超
-
乞雨女郎魂,炰羞洁且繁。庙开鼯鼠叫,神降越巫言。旱气期销荡,阴官想骏奔。行看五马入,萧飒已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