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唐诗之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七律当是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被排挤而离开长安、漫游金陵时所作。
诗中提到了许多地名。凤凰台,故址在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面的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十六年(439),有三只鸟飞集山间,它们的羽毛呈五色,状如孔雀,鸣声和谐,众鸟翔附,时人以为传说中的凤凰来临,便在山上修了凤凰台。山也因此得名。吴宫,三国时吴国建都建业(即唐金陵城),造有宫殿。这里指遗址。晋代,指东晋。东晋建都于建康(唐金陵城)。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长江东岸,以有三峰得名。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正好把长江一分为二。在今南京市水西门外。后世江流西移,洲与陆地连接成一片。
诗的前两联借登凤凰台吊古而生发感慨,指出历代的繁华胜景和王公贵族的富贵荣华都已无影无踪。后两联在描绘登高所见的开阔景象时,想到皇帝不明、奸佞当道,抒发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忧愤心情,表示了对“浮云蔽日”的权奸的痛恨。诗中“吴宫花草埋幽径”二句,现在常被引用,说明封建旧王朝已被历史埋葬、成为陈迹的情形。“三山半落青天外”二句,描写登高远眺金陵西郊时所见的壮丽图景。“半落”将三山被白云遮蔽、若隐若现的情形刻画得恰到好处。这二句对仗工整,气象壮丽,是难得的佳句。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潇洒清丽,情景交融,饶有余味;今昔对比,不胜感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佳句。
-
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 贤媛》:谢遏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 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晋书 王凝之妻谢氏传》: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 【译注】我想远渡黄河,却正值冰雪封冻不行船,我要登上太行,又正遇一夜大雪雪封山。 【全诗】 行路难 其一 [唐] 李白, 金樽清
-
《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①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②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③ 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④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⑤我为灵芝
-
德盛不狎 ① 侮 ② 。狎侮君子,罔 ③ 以尽人心;狎侮小人 ④ ,罔以尽其力。不役 ⑤ 耳目,百度 ⑥ 惟贞 ⑦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旅獒》) 注释 ①狎:轻视。②侮:侮慢。③罔:无。④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
-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
【原题】:十月十日访琳道人於禅静寺与之徘徊泉石间甚久道人云有大龙团藏亦数年食且几尽因出刀圭许而龙躯仅余一爪色理极苍古又云赵清献公尝得须菩提画像乃张画壁间煎所谓龙爪以饷仆迫夜来归坐县之东堂见月奉寄一首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雨天离别的诗句,内容包括描绘“雨中离别”的诗句?,描写雨天离别的诗句?,雨天离别的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韦应
-
鲁迅的《论“他妈的!”》一文旨在揭露人们对言辞的虚伪。他认为,当面具脱落,人们常常借口“他妈的!”一词来表达真实的情感。文章通过对这个词语的分析,指出它是人们内心真实情感的一种发泄方式。同时,鲁迅也对这种现象表示谴责,认为人们应该摒弃虚伪,坦诚面对自己的情感。这篇文章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言辞背后的真实,引发了人们对自我诚实的反思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