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诗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出处】唐·杜甫旅夜书怀。【意思】飘然一身像什么呢? 就像 天地间一只独飞的沙鸥。 沙鸥:一种栖 息于沙洲,常飞翔于江海之上的水鸟。以飘零于广阔天地间的沙鸥,比况自己转徙江湖的飘泊流离的生活,表现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情景相生,情挚语痛,感人至深。【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在空中、水 上等处飘浮游荡。[例]躺仰在海面上 时是最惬意了,仰望天空云朵,悠然忘 机,天海之间,浑茫相接。这该是何等 的大快乐啊,……真“飘飘何所似,天地 一沙鸥”是也。(周涛浅海白人)二、 用以形容四处漂泊的生活或孤独无依 的心境。[例]只身远游,泊船江中,难 免有“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之感。 孤寂的情怀与败芦深处的暗淡灯光相 互衬托,以景衬情,加重了这份孤独感 的分量。(钱仲联等元明清诗鉴赏辞 典)三、用以形容禽鸟翱翔于天地之 间。[例]以沙汀点景,显然更富诗情画 意。会使人想起平沙落雁,月夜飞鸟和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杜甫诗 句。何况湖上确实野鹭闲鹤,水禽不 少。(甘犁沙汀湖之盼)【全诗】旅夜书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鉴赏】 此诗前人多谓作于代宗永泰元年(765),时杜甫离成都携家乘舟东下,经渝州(今四川重庆)、忠州(今四川忠县)一带。然诗中有“平野阔”语,绝非渝州、忠州(均为山区)所有景象。且李白渡荆门送别诗“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与此诗颔联所写景物相似,故或谓此诗当是大历三年(768)离夔州东下流寓湖北荆门时所作,似较妥。诗中前四句写旅夜,后四句为抒怀。颔联写月夜停舟细观景色,以“垂”、“涌”、“阔”、“流”四字,状星、月、平野、江水四景,雄浑壮观,历来传为名句。抒怀中隐叙身世,情绪愤激。末以天地间一沙鸥自况,深寓飘泊无依的感慨。意境含蓄,“笔笔高老”(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 这首五言律诗是杜甫漂泊西南时期的作品。公元765年4月,他赖以存身的好友、巴州刺史严武故去,诗人只得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多日的漂泊,使他倍感疲惫与郁闷: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他独自来到船头。只见习习的晚风轻拂岸边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舟望去是那样的孤独。明星低垂,月光随着波涛涌动,大江滚滚东流。原野分外空旷,广袤,只有脚下的小舟与他为伴。此时此刻,似乎一生的坎坷、磨难重现眼前,一种莫可名状的悲苦、凄怆渐渐袭来。流落他乡,生活日窘;官场失意,壮志难酬,“我何尝不是这江岸上的一颗弱草? 江面上一条独泊的小舟?人怎能只靠诗文扬名天下?做官则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休退。如今我飘然一身像什么呢? 水天渺渺,我何尝不是那孤寂独立于天地间的一只沙鸥?”
猜你喜欢
  • 苏轼《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全诗鉴赏

    袗絺方暑亦堪朝,岁晚凄风忆皁貂。共喜鵷鸾归禁篽,心知日月在重霄。君如老骥初遭络,我似枯桑不受条。强镊霜须簪彩胜,苍颜得洒尚能韶。

  • 刘禹锡《河南王少尹宅燕张常侍白舍人,兼呈卢郎中李》全诗赏析

    将星夜落使星来,三省清臣到外台。事重各衔天子诏,礼成同把故人杯。卷帘松竹雪初霁,满院池塘春欲回。第一林亭迎好客,殷勤莫惜玉山颓。

  • 岑参《早上五盘岭》阅读答案

    岑参的《早上五盘岭》描绘了一幅早晨山间的美丽景色。清晨的阳光透过山峰间的缝隙洒下,映照出茂密的林木和奔腾的江水。作者以雄浑的诗句把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篇章流畅,情感真挚,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愉悦和敬畏之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向读者展示了山水之美,也展示了岑参对生命的热爱和感悟。整首诗语意鲜明,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令人深受感动。

  • 唐宋小说之《两奸》全文、注释和翻译

    原文 高宗王皇后性长厚 1 ,未尝曲事上下。母柳氏,外舅罔,见内人尚官 2 ,又不为礼。则天伺王后所不敬者,倾心结之。所得赏赐,悉以分布。罔诬王后与母求厌胜之术 3 。高宗遂有意废之。长孙无忌已下,切

  • 描写悲秋的七绝古诗词(关于悲秋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悲秋的七绝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悲秋的诗句,关于悲秋的古诗词,关于写悲秋的诗句,不要整首诗。《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秋词 》刘禹锡(唐代)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

  • 白居易《郡西亭偶咏》全诗赏析

    常爱西亭面北林,公私尘事不能侵。共闲作伴无如鹤,与老相宜只有琴。莫遣是非分作界,须教吏隐合为心。可怜此道人皆见,但要修行功用深。

  • 国学名句“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出处和解释

    【名句】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 语出明代王廷相《慎言·御民篇》。国家安顺太平,来自人民富裕;国家和平清静,来自人民快乐。说明人民物质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快乐,是国家安定无事的前提条件。

  • 屈原·国殇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古代诗歌精选

    根据“屈原·国殇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古代诗歌精选 - 可可诗词网”,屈原的《国殇》展示了他对国家沦陷的痛苦和对失去荣耀的悲伤。诗中表现出的自杀意图,抒发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无奈。诗中壮美的描述,打动人心,深情的表达了屈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尊。这首诗以荡气回肠的笔触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社会幸福和和平。

  • 诗歌《相信未来》鉴赏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

  • 抗洪中的两岸风光

    抗洪中的两岸风光一江之水滋润着两岸的风情。尽管两岸风光被洪水洗礼,但依然在这个季节里彰显着她的柔美和大气。此岸新堆起的大坝护住了南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