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维的诗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维的诗句

【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出处】唐·王维鹿柴。【译注1】这首五绝是 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诗中描写了鹿柴附近空山深林傍晚时幽静的 景色。采用反衬手法,来突现诗的意境。空山万籁俱寂,偶尔传来人语 声; 闻人声,却不见人迹,极言林深树茂。暂时的 “人声”更加突出了 山林长久的空寂。此时一抹余辉射入林中,斑驳的树影落在树下的青苔 上,小片的光影与大片的天边的幽暗形成强烈对比,令人更觉深林的幽 暗。这种以有声反衬空寂,以光亮反衬幽暗的手法,实属诗人妙笔之所 在。 注: 景,即影,指日光。【译注2】返景: 夕阳反照的光。景,同 “影”。句意: 空山里看不到人影,却听到了人声,深林里一缕斜阳射来,返照在青苔之上。写出了山居的幽静,透露了作者的悠闲心情。前二句静中有动,后二句动中有静。动静结合,显得既幽静又有生气。唐王维鹿柴 诗。( 王右丞集笺注 一三卷243页)清张谦宜 斋诗谈 卷五: “悟通微妙, 笔足以达之。 ‘不见人’ 之 ‘人’,即主人也,故能见返照青苔。” 俞陛云诗境浅说 续编: “前二句已写出山居之幽景。后二句言深林中苔翠阴阴,日光所不及,惟夕阳自林间斜射而入,照此苔痕,深碧浅红,相映成采。此景无人道及,惟妙心得之,诗笔复能写出。”【全诗】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中年之后隐居辋川时的作品,作者融情入景,把眼前的景物与心头的兴致相会合,既描绘了和谐静美的自然景色,又表露了诗人纯净恬淡的情怀。 首句“空山不见人”,写山林的安谧寂静,空旷的山谷,超然世外,人迹罕至,五个字描画出了一幅静景。 第二句“但闻人语响”,写静中之动,山林中虽然人踪稀少,但隐逸在山中的人却放情谈笑,自得其乐。这里写人而不见人,巧妙地用声音来烘托,造成了诗歌独特的意境。明代的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说过:“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景愈藏,境界愈大;景愈露,境界愈小。若主露而不藏,便浅而薄。”王维写山林美,使人隐匿于山林之中,闻其声而不见其人,做到了藏而不露,含蓄有致。 第三句“返影入深林”是动景,日落时分,晚霞透过树隙映入幽深的山林之中,山中繁茂的树木与绚烂的晚霞相互辉映,景色是多么迷人! 第四句“复照青苔上”是静景,傍晚的阳光不仅映照着丛林,连那深林中潮湿土地上生长着的一片片青苔也沐浴着夕阳的余辉。全诗寥寥二十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景——动景——动景——静景,相互映衬,活画出了一幅佳妙的“山林夕照图”。 写景小诗往往得之于诗人一时的兴会,这首诗妙手偶得,自然天成,毫无矫揉造作之迹。景是实景,情是真情,字句也是信手拈来,不假修饰。所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称赞这首诗:“佳处不在言语,与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
猜你喜欢
  • 东古诗词(关于东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东古诗词,内容包括带东的诗句,东的诗句,关于东的诗句。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 木兰辞》南北朝·佚名2开我东阁门,e68a84e8a2ad62616964

  • 关于赞颂莲花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赞颂莲花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赞美荷花的古诗词,赞美莲花的古诗要求5首,描写赞美荷花的诗句。咏荷名诗 离骚(节选) 先秦.屈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

  • 白居易《携酒往朗之庄居同饮》全诗赏析

    慵中又少经过处,别后都无劝酒人。不挈一壶相就醉,若为将老度残春。

  • 《汉魏六朝散文·《述异记》·比肩人》原文鉴赏

    《汉魏六朝散文·《述异记》·比肩人》原文鉴赏

  • 欧阳修《踏莎行慢》全诗鉴赏

    独自上孤舟。倚危樯目断。难成暮雨,更朝云散。凉劲残叶乱。新月照、澄波浅。今夜里,厌厌离绪难销遣。强来就枕,灯残漏永,合相思眼。分明梦见如花面。依前是、旧庭院。新月照,罗幕挂,珠帘卷。渐向晓,脉然睡觉如

  • 于谦《石灰吟》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提起明朝的一代名臣于谦,人们总不禁想到他这首著名的《石灰吟》。 于谦,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永乐十九年进士,历任山西

  • 苏轼《游径山》全诗鉴赏

    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登相回旋。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寒窗暖足来朴渥,夜钵?兄水降蜿蜒。雪眉

  • 白居易《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全诗赏析

    翰林江左日,员外剑南时。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文场供秀句,乐府待新词。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贺监知章目李白为谪仙人。] 作品赏析①会:领会、懂得。

  • 杜甫《瞿塘两崖》全诗赏析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 关于为政之道的作文论据素材

    为政之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讲的是老百姓的作用。人民从来都是历史的主人,他们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生产了大量的精神食粮,可以说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是至高无上的。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