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浣溪沙》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 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 黄鸡。
【注释】浸(jìn):泡在水里。萧萧:指雨声。子规:杜鹃鸟。黄鸡:这句来自白 居易醉歌:“黄鸡催晓丑时鸣……镜里朱颜看已失。”喻指时光流逝、人 生易老。
【大意】幽静的山坡下,芬芳的兰草刚刚萌发出嫩绿的新芽;绿茸茸的一直铺 展到清澈的溪水中。那条伸向松林的沙路幽深而宁静;路面上看不到一 丁点儿的烂泥,十分洁净。黄昏时分,天空中飘洒起潇潇的细雨;雨声 中,又隐约传来杜鹃的啼鸣。谁说人老了便不能再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活 力,就像流水一般滔滔向东、永不能回头?你看这门前的溪水便大不一 般:它偏偏能够向西流!所以,别再去感伤满头的白发,或者在黄鸡的啼 鸣声中哀叹时光的飞逝了!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155页.
-
名言: 民之从事, 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注释: 几: 差不多, 快要。 句意: 人们所做的事, 常常在快成功时失败。如果结束时的慎重能象开始时那样, 就不会把事情搞坏。 出处: 《
-
【4324】复原力(〔日〕久世浩司著,程亮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10万字,2018年8月第1版,45元)3章:(序章:理解不安);[1]基础篇:避免
-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从邪陷厥
-
喜雨亭记喜雨亭记 【原文】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74];汉武得鼎,以名其年[75];叔孙
-
《一月的哀思(原诗略)李瑛》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周恩来逝世,震惊了中国,同时也震惊了世界。在当时中国的大地上,可以说是卷起了一股悲悼周恩来逝世的哀潮。由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种种压制,以至使这股哀潮一直持续
-
致知在格 ① 物。(《大学》) 注释 ①格:穷,究。 【译文】 知识、道理的获得在于对事物的认识、研究。 感悟 认识、知识来自实践。
-
长安秋望赵嘏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
-
古文观止·梅曾亮·上某公书 久未肃启 【1】
-
太室何森耸,少室欲飞动。相对起云霞,恍如游仙梦。何以宠此行,行歌降神颂。
-
是邪非邪? 立而望之。 偏何姗姗其来迟。 这首诗蕴含了汉武帝和李夫人间的一段凄婉而动人的爱情故事。据《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知音律、善歌舞,很得汉武帝刘彻的宠信,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