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喜雨亭记
喜雨亭记
喜雨亭记
【原文】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74];汉武得鼎,以名其年[75];叔孙胜狄,以名其子[76]。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77],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78]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79]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80]。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81]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邪?”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歌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82];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繄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83]。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注释】
[74]周公得禾,以名其书:周公,周成王的叔父姬旦。相传周成王的弟弟唐叔得到了一株生长特殊的禾,认为是吉利的象征,就献给成王。成王转送给在东土的周公,周公就写了一篇文章,叫嘉禾,来纪念这件事。这篇文章已失传。
[75]汉武得鼎,以名其年:汉武,即汉武帝。据史记孝武本纪载,武帝元狩七年夏六月,得宝鼎于汾水上,改年号为元鼎元年。
[76]叔孙胜狄,以名其子:据左传·文公十一年记载,狄入侵鲁,鲁文公派叔孙得臣击败狄军,获其首领长狄侨如。为记其功,叔孙得臣将其子宣伯改名侨如。
[77]治:修建。
[78]弥:满。
[79]商贾:商人。
[80]滋炽:更加猖獗。滋,更加,副词。炽,旺盛。
[81]优游:叠韵连绵字,从容不迫的样子。
[82]繄:语气助词,相当于“是”。
[83]太空:天空。
【译文】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记载喜事。古代有了喜事,就用喜事来命名事物,表示不遗忘。例如周公得到了嘉禾,就用“嘉禾”命名他的文章;汉武帝得到了宝鼎,就用“元鼎”命名他的年号;叔孙得臣战胜了狄人侨如,就用“侨如”命名他的儿子。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它们表示不忘记的意思是一致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修建官舍。在厅堂的北面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作为休息的场所。这一年的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了一下这件事,预示为丰收年。后来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老百姓才因此担忧,过了三月份,到了四月初二才下雨。四月十一日又下雨,老百姓还认为不满足。四月十四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下了三天才停住。于是官吏们在厅堂中一起庆贺,商人们在市场上一起歌唱,农夫们在田野里一起欢欣,忧愁的人因此快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而我的亭子恰好建成。
于是我在亭子里举杯请客饮酒,并且问他们说:“再过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说:‘再过五天不下雨就没有麦子了。’再过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说:‘再过十天不下雨就没有禾苗了。’没有麦子,没有禾苗,就要频频发生饥荒,诉讼案件增多而且盗贼更加猖獗。那么,我和诸位即使想在这个亭子上悠闲游乐,难道有可能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开始旱就赐给他们的雨。使我和诸位能够在这个亭子上悠闲游乐,都是雨的恩赐啊,难道能够忘记吗?”
已经用喜雨命名亭子了,又接着用歌来赞颂这件事。歌词说:“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冻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短袄;假使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粮食。一场雨下三天,是谁的力量?老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种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否认。归功于造物主,造物主不把它作为自己的功劳,归功于天空,天空高远,不可能来命名,我只好用雨来命名我这个亭子。”
【解析】
本文是苏轼于嘉佑六年(1061)在风翔府任判官时所作。文章仅五百来字,却写出了异样的色彩。嘉佑六年,苏轼于凤翔府任签书判官,第二年修建此亭,恰逢喜降春雨,于是命名为“喜雨亭”文章从该亭命名的缘由写起,记述建亭经过,表达人们久旱逢雨时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作者儒家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文章句法灵活,笔调活泼,在风趣的对话中轻松含蓄地发表见解,给人以举重若轻的感觉。
这篇文章善于立意,巧于布局,很有特色。在官府之内修建亭子,作为官吏们“休息之所”,本与老百姓毫无关系;但作者却把它写得与百姓“忧”、“喜”相关,表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与百姓同忧患、共欢乐的思想感情。全文围绕着“雨”这个中心,层层展开,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言流畅,句法灵活,笔法多变,在记叙中有议论,有抒情,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行云流水,变化莫测的风格。
-
岂独年相迫,兼为病所侵。春来痰气动,老去嗽声深。眼暗犹操笔,头斑未挂簪。因循过日月,真是俗人心。
-
兄弟讼田,至于失欢【原典】清河百姓乙普明兄弟争田①,积年不断。太守苏琼②谕之曰:“天下难得者,兄弟;易求者,田地。假令得田地,失兄
-
高樯起行色,促柱动离声。欲问江深浅,应如远别情。
-
黄巢《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释】 (1)黄巢《菊花》诗虽然也是写菊花,但含意与格调与传统咏唱菊花诗大不相同,是完全带有颠覆性的,寄托了自己改天
-
浪蕊浮花不辨春,归来方识岁寒人。回头自笑风波地,闭眼聊观梦幻身。北牖已安陶令榻,西风还避庾公尘。更搔短发东南望,试问今谁裹旧巾。接果移花看补篱,腰镰手斧不妨持。上都新事长先到,老圃闲谈未易欺。酿酒闭门
-
对大海,我有着深深的向往、深深的爱。多年来,早就想去看看大海。日也想,日也盼,今天终于来到了大海边。海风拂面,细雨霏霏,耳听涛声响
-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怕 一作:恨) (无归路 一作:迷归路)长门事
-
古文观止·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予闻世谓
-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3927】未来的冲击(〔美〕阿尔文•托夫勒著,黄明坚译,中信出版社,32万字,2018年6月第1版,79元)△共6部分(19章):①长久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