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将进酒》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将进酒是李白创作的一首长篇乐府诗,通过描写黄河奔腾不息、人生易逝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的感慨。诗中融合了豪放与旷达的情感,展现了李白对自由、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他倡导纵情饮酒,主张尽情享受人生,体现了其豪放不羁的个性。整首诗语言奔放,气势磅礴,充分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浪漫主义情怀。

【解题】
将进酒为乐府旧题,属鼓吹曲·铙歌。前人之作多短篇,言饮酒放歌,李白衍为长篇。诗题一作惜樽空、惜空酒樽。以前研究者多谓作于天宝三载(744)赐金放还以后,今人则多谓约开元二十一年(733)于嵩山元丹丘处作。时当首次入京失意归来,与梁园吟、梁甫吟、襄阳歌为同期作品,风格亦同。将进酒:请饮酒。将:请。诗中极言人生短暂,主张及时行乐,轻视功名富贵,反映诗人失意苦闷故作旷达的心情。全诗语言奔放,气势雄伟。“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严羽评点李集)开头四句形容时间流失之速,以及“天生我材必有用”二句豪迈旷达,充满自信,为千古赞颂之名句。
【全诗】
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注释】
1.青丝:形容发黑。
2.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3.复:再、又。
4.会须:正应该。
5.岑夫子:名勋,南阳人。李白的朋友。丹邱生:即元丹邱,也是李白的好友。
6.钟鼓馔(音zhuan)玉:指豪门贵戚人家的生活。钟鼓,古时富贵人家设有的钟鼓乐器,吃饭时,鸣钟列鼎。馔玉:美好的饮食。
7.陈王:三国时诗人曹植。曹植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曾封为陈王。平乐:观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阳。曹植名都篇有“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诗句。斗酒十千:极言酒美。
8.径须:直须,只管。沽:买。
9.五花马:毛色呈五色花纹的名马,一说鬃毛剪成五瓣的马。千金裘:价值千金的皮衣。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有一狐白裘,值千金。”将出:拿出。万古愁:形容愁思的深广。
【今译】
你可曾见?
黄河之水从天而落,汹涌澎湃!
滔滔滚滚、咆哮万里,直入东海再不回来!
你可曾见?
高堂上对着明镜照见满头白发,早晨时还
缕缕青丝,晚上已如雪样白。
唉!人生得意时,就要尽兴欢饮,
不要让美酒金杯空对着明月儿摆!
上天给我奇才必定会有用,
千金散尽呵,还会有万金来!
快快,去杀羊宰牛喝他个痛快,
先满饮三百杯释我心怀!
岑夫子呀,丹邱兄呀,快饮酒呀!杯莫停呀!
我要为你唱一曲呀,诸位倾耳静听:
钟鸣鼎食的豪华富贵呀,我没兴趣,
只愿沉醉在酒乡之中呀,不愿醒。
自古而来的圣人贤者呀,都寂寞一生,
倒是那些酒徒醉鬼呀,留下美名。
你看陈王曹植在平乐观欢宴呀,一斗美酒十千钱!
主人你说什么钱不钱呀,只管沽来饮它一个底朝天。
什么五花宝马呀,什么千金狐裘,
统统拿出去换来美酒,
我要和你呀,一醉解千愁!
【赏析】
将进酒是汉乐府中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古词曰: “将进酒,乘大白”,故将进酒其实也是“劝酒歌”。本诗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李白辞别太原元演,在洛阳巧遇从蜀中访道归来的元丹丘。李白念儿心切,原拟早回安陆,但抵不过元丹丘的盛情相邀,而南阳岑勋亦写诗相邀,李白遂再上丹丘的颍阳山居。他们登高置酒饮宴,相处甚洽,李白于酒席间写下了这首将进酒。
诗篇开端,连用二组排比长句,势如狂风骤雨,摄人心魄。从颍阳山居遥望黄河,蜿蜒东来,仿佛自天而降,故诗人由眼前景落笔起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是汉代乐府里经常运用的提示语。“黄河之水天上来”语带夸张,却也并非虚张声势,黄河上流落差极大,河水奔腾翻滚,其势汹汹,宛若自天而降。“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蜿蜒东来,东流入海。前一句写黄河之来,势不可挡;后一句则写黄河之东走入海,势不可回。这两句写眼前景观,写得波澜壮阔,摄人心魄,声势很大。这句是“兴”,同时也有“比”的成分,以黄河东走入海,一去不返,比喻光阴不会倒流,青春不再重来。有了这层“比”意,由空间的夸张很自然地转到了时间的夸张: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以极度的夸张比喻人生的短暂,把人的一生说成是朝暮间的事,使人陡然而起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感。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但由于用了两个极有声势的排比长句,这份悲感就绝没有宋人的纤弱,有的只是盛唐人的悲壮。既然“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既然人生短暂,青春短暂,五六两句又一转,说人生得意,就须纵情作乐,由悲翻作乐: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很自然地写到饮酒放歌。这样就入题了。这两句前一句是直抒胸臆,用的是赋的手法,后一句则用形象抒情,又以双重否定句式加强肯定语气,似乎有点及时行乐的味道。但李白自开元十四年(726)恣情快游(兼求仕),又何尝得意过,所以此实是苦中作乐,是借酒浇愁,发牢骚。
李白自由豪迈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就此消沉,故他用乐观的口吻,高唱了一曲昂扬自我之歌: “天生我材必有用”,把诗人个性中渴望自由发展、渴望伸张潜能的强烈愿望托出。话说得何等豪迈,何等自信。于此又是一转,从及时行乐的颓唐情绪中透露出了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精神。“千金散尽还复来”,纵情豪饮,何等潇洒,钱乃身外之物,李白从不把它放在心上,斤斤计较。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里说: “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这种与生俱来的豪情,一般人是难以学得的,更不要说寄托于诗篇了。有此豪情,必有相应的豪饮,故接着说“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山野小酌,本无此气派,但李白骨子里的豪情使生活得到升华。几杯入肚,不免有点晕晕然,飘飘然,话自然也多了: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俨然是酒席上的劝酒词。几个三字句,又加强了诗的节奏,维妙地刻划出了诗人的醉态,兴犹未尽,诗人情不自禁地想唱一曲了: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
“钟鼓馔玉”,古时富贵人家宴会上常鸣钟击鼓作乐,食物精美如玉,此指富贵生活。诗人以为“不足贵”,这虽是酒后的狂言,是愤激之言,却也是酒后吐真言。以李白自由的个性,他决计不会耽于富贵,决不会“摧眉折腰事权贵”,他虽有“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但他向往的是鲁仲连式功成身退的侠客行径: “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故接着说: “但愿长醉不复醒。”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寂寞”指默默无闻,不能建功立业,“圣贤”而曰“寂寞”,可见贤者有才者不受重用,无用武之地,自古如此。诗人自许有“管葛之才”,于今乃“寂寞”,因此才“但愿长醉不复醒”了。古人以善饮名垂青史的,当推陈王曹植,这里化用了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曹植本有经国之才,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被弃置不用,只有靠喝酒打发日子。诗人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纸都是不平之气。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心,故诗能悲而不伤,悲而能壮。
刚有一点牢骚之言,旋又回到“酒”字上了。至此诗人已经深有醉意了,但他还想喝酒,故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主人”句照应“千金散尽”句,并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沽酒买醉,以客人身份颐指气使,可见诗人放浪形骸,豪迈不羁,不拘小节的自由个性。诗情至此,狂放至极。末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端之“悲”关合。
赵翼瓯北诗话评李白: “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这首将进酒可以说是李白诗歌豪迈风格的代表作。全诗大开大合,忽喜忽悲,忽狂放,忽愤激,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全诗的感情表达圆转自如,达到了化工的境地。读之有回肠荡气之感,在不知不觉的情感体验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 唐诗别裁),这就是将进酒的独特魅力所在。
此篇虽似任达放浪,然太白素抱用世之才而遇不合,亦自慰解之词耳。 (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
宋人抑太白而尊少陵,谓是道学作用,如此将置风人于何地?放浪诗酒,乃太白本行;忠君忧国之心,子美乃感辄发。其性既殊,所遭复异,奈何以此定诗优劣也?太白游梁、宋间,所得数万金,一挥辄尽,故其诗曰: “天生我材必有用,黄金散尽还复来。”意气凌云,何容易得? (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
陈雪军
-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出处】唐孟浩然《 春晓 》 【意思】夜来一场狂风骤雨,不知落了多少花? 表现了诗人无限的惜春情绪。此诗清新自然,曾广为流传,已载入《唐诗画谱》。 【提示】夜来,昨夜。
-
平生未省为人忙,贫贱安闲气味长。粗免趋时头似葆,稍能忍事腹如囊。简书见迫身今老,樽酒闻呼首一昂。欲挹天河聊自洗,尘埃满面鬓眉黄。 作品赏析原题:和子由次王巩韵如囊之句可为一噱?此诗为子由作?
-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归去新战胜,盛名人共闻。乡连渭川树,家近条山云。夫子能好学,圣朝全用文。弟兄负世誉,词赋超人群。雨气醒别酒,城阴低暮曛。遥知出关后,更有一终军。
-
宋·惠洪 2 石曼卿隐于酒 3 ,谪仙之流也 4 ,善戏谑 5 。尝出报慈寺,驭者失控 6 ,马惊,曼卿堕地。从者惊遽 7 ,扶掖据鞍,市人聚观,意其必大诟怒 8 。曼卿徐着一鞭,谓驭者曰:“赖我石学
-
折桂令·中秋 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 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
圣人之所以为治道者三 ① : 一曰“利” ② ,二曰“威” ③ ,三曰“名” ④ 。夫利者,所以得民也;威者,所以行令也;名者,上下之所同道也。非此三者,虽有不急矣。今利非无有也,而民不化上;威非不存
-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
-
〔一作过青溪水作〕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一作演)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一作明)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出处】唐李商隐 《无题二首》其一 【意思】曾是:已是。 金烬暗:蜡烛已烧成残灰,暗淡无光。 断无:绝无。 石榴红:石榴花开。两句意谓已经伴着暗淡的残灯度过无
- 李白《将进酒》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 范仲淹《岳阳楼记》:古仁人心怀天下,忧乐为民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句古诗的注释与译文
- 《我的“自白书”》名诗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 每日自省:是否尽心竭力为人谋,真诚相交于朋友,是否持续学习?
- 韦应物《滁州西涧》古诗全文及注释、翻译和赏析
-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词作全解析
- 古代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注释与译文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全诗及翻译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全诗为: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