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全诗翻译及意思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出自他的诗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得知官军收复失地后,心情愉悦、欢歌畅饮,在明媚的春光中踏上归乡之路的情景。诗句中的“须”字强调了尽情欢乐的必要性,而“青春”则代指春天美好的风光。这句诗传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常被用来形容欢聚畅饮或愉快返乡的情景。全文赏析中,还详细解读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突显了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豪放的诗风。
【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出处】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译注】白天我放声歌唱,还要纵情 饮酒,眼下正是春光明媚,美丽的景色 将伴我一路返回家乡。须:应当。青 春:指春天风和日丽,山清水秀的美景。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心里高兴,欢 歌畅饮或愉快地返回家乡。
[例1]这是 一九七六年十月金秋,那个全民欢腾的 日子,“四害”既除的喜讯传到了干校, 这个与城市远远隔离的荒僻山野也沸 腾了,小店的酒被喝个精光。“白日放 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史中兴 酒)
[例2]不久,胜利了,真是应了杜 甫的那一首诗:“……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而且“即从巴峡穿巫 峡”,我欢欢乐乐地回到故乡。(孟瑶 一株老梅)
【全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全诗鉴赏】
这首诗作于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宝应元年(762)十月,唐朝各路大军再度收复洛阳,接着又平定了河南。十一月,进军河北,叛军将领纷纷纳地归降。次年正月,史思明之子兵败自杀,延续七年零三个月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诗人听到捷报后惊喜欲狂,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
这首诗处处体现着一个“忽”字。胜利的消息既是“忽传”“初闻”,诗人就振笔急书,使读者忽而看到剑外,忽而蓟北;忽而巴峡巫峡,忽而襄阳洛阳;忽而白首放歌,忽而又是青春作伴;忽而愁,忽而喜;忽而涕泪满裳,忽而诗书漫卷……使读者应接不暇,却又是语不离宗,处处都在体现一个“忽”字。
诗的首联写诗人听到官军势如破竹,已经收复了大河南北的好消息时,不禁喜极而泣,羼杂着六七年来埋藏在心坎深处的辛酸的泪水扑簌簌地滚下来,沾满了衣裳。
颔联写诗人狂喜之时的所见所作。回过头看了看妻室儿女,漫天的愁云又忽然廓清了。随随便便地把书卷都整理一番,又高兴得几乎要发狂了。
颈联写诗人似箭的归心。虽已是白发老人,可“我”还要放歌纵酒,让春光作伴,正好还乡。
尾联写诗人回乡的路线。我马上就准备着乘舟东下,穿过巴峡和巫峡,再直下襄阳奔洛阳。襄阳是“我”家的祖籍,洛阳有“我”家的田园,已经展示在“我”的眼前了,多么美丽的希望!尾联的这十四个字,节奏急切而热烈,写出了诗人那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感情。
【鉴赏要点】
[1]名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诗饱含着爱国主义激情。
[3]风格豪放。
-
有甚意头求富贵,没些巴鼻便奸邪。
-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4085】慢慢学(〔美〕托马斯·品钦著,但汉松译,译林出版社,6 625印张,2018年1月第1版,45元)△这本书收录了托马斯·品钦青年时代于1
-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出处】唐王维《过香积寺》。 【翻译】久雨过后,山林空寂,空气湿 润、新鲜,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农妇做好饭菜,送往东面 的田头。这里描绘出一幅美丽的
-
【原题】:信中居仁叔正皆有诗访梅於城西而独未暇载酒分付老拙真敢不承
-
“微晕红潮一线,拂拂桃腮熟”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微晕红潮一线,拂拂桃腮熟”是关于描写“人物摹写·人物形象·少女”类的诗句。 白皙的脸上泛起一抹红晕,两腮好象熟透的桃子细腻润泽。作者以色彩
-
【5329】破圈(钟子伟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16万字,2020年8月第1版,46元)△9章:[1]勇于冒险;[2]直面现实;[3]制造运气;[4]学会感恩
-
孟子曰:“先王有不忍 ① 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 ② 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六) 注释 ①不忍:怜悯的,同情的。②治:治理。 【译文】 孟子说:“古代
-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
-
忆昨九日访君时,正见◇前两丛菊。爱之欲绕行百匝,庭下不能容我足。折花却坐时嗅之,已醉还家手犹馥。今朝我复到君家,两菊◇前犹对束。枯茎槁叶苦风霜,无复满丛金间绿。京师谁家不种花,碧砌朱栏敞华屋。奈何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