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江村》全诗赏析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作品赏析
[注释](1)清江:清澈的江水。抱:围绕。(2)长夏:长长的夏夜。幽:幽静。(3)棋局:棋盘。(4)微躯:微*的身体。[译文]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鸥鸟互相追逐嬉戏,亲亲热热。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小儿敲针作鱼钩。我老了,多病的身体需要的只是治病的药物,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奢求呢?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在几个月之前,诗人经过四年的流亡生活,从同州经由绵州,来到了这不曾遭到战乱骚扰的、暂时还保持安静的西南富庶之乡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他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初具规模;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的艰虞的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拈来江村诗题,放笔咏怀,愉悦之情是可以想见的。
本诗首联第二句“事事幽”三字,是全诗关紧的话,提挈一篇旨意。中间四句,紧紧贴住“事事幽”,一路叙下。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伴而相随。从诗人眼里看来,燕子也罢,鸥鸟也罢,都有一种忘机不疑、乐群适性的意趣。物情如此幽静,人事的幽趣尤其使诗人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钓,村居乐事,件件如意。经历长期离乱之后,重新获得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么不感到欣喜和满足呢?结句“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虽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曰“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曰“更何求”,正说明已有所求。杜甫确实没有忘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压痛点。一旦分禄赐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所以,我们无妨说,这结末两句,与其说是幸词,倒毋宁说是苦情。艰窭贫困、依人为活的一代诗宗,在暂得栖息,甫能安居的同时,便吐露这样悲酸的话语,实在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
中联四句,从物态人情方面,写足了江村幽事,然后,在结句上,用“此外更何求”一句,关合“事事幽”,收足了一篇主题,最为简净,最为稳当。
江村一诗,在艺术处理上,也有独特之处。
一是复字不犯 复。此诗首联的两句中,“江”字、“村”字皆两见。照一般做律诗的规矩,颔、颈两联同一联中忌有复字,首尾两联散行的句子,要求虽不那么严格,但也应该尽可能避复字。现在用一对复字,就有一种轻快俊逸的感觉,并不觉得是犯 复了。这情况,很象律句中的拗救,拗句就要用拗句来救正,复字也要用复字来弥补。况且,第二句又安下了另外两个叠字“事事”,这样一来,头两句诗在读起来的时候,就完全没有枝撑之感了。
二是全诗前后啮合,照应紧凑。“梁上燕”属“村”,“水中鸥”属“江”;“棋局”正顶“长夏”,“钓钩”又暗寓“清江”。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两“自”字,两“相”字,当句自对;“去”“来”与“亲”“近”又上下句为对。自对而又互对,读起来轻快流荡。颈联的“画”字、“敲”字,字皆现成。且两句皆用朴直的语气,最能表达夫妻投老,相敬弥笃,稚子痴顽,不隔贤愚的意境。
三是结句,忽转凄婉,很有杜甫咏怀诗的特色。杜甫有两句诗自道其做诗的甘苦,说是“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至后)。此诗本是写闲适心境,但他写着写着,最后结末的地方,也不免吐露落寞不欢之情,使人有怅怅之感。杜甫很多登临即兴感怀的诗篇,几乎都是如此。前人谓杜诗“沉郁”,其契机恐怕就在此处。
(韩小默)
------------------------
【鹤注】此当是上元元年夏作。谢朓诗:“暖暖江村见。”
清江一曲抱村流①,长夏江村事事幽②。自去自来梁上燕③,相亲相近水中鸥④。老妻画纸为棋局⑤,稚子敲针作钓钩⑥。但有故人供禄米⑦,微躯此外更何求⑧?
(江村幽事,起中四句。梁燕属村,水鸥属江,棋局属村,钓钩属江,所谓事事幽也。未则江村自适,有与世无求之意。燕鸥二句,见物我忘机。妻子二句,见老少各得。盖多年匍匐,至此始得少休也。)
①【周注】清江,指浣花溪。王台卿诗:“清江穷广深。”世说周顗曰:“吾若万里长江,何能不千里一曲。”②沈佺期诗:“坐看长夏晚。”陶潜诗:“事事在中都。”③吴筠诗:“一燕海上来,一燕高梁息。”④何逊诗:“可怜双白鸥,朝夕水上游。”⑤晋李秀四维赋序:“四维戏者,卫尉挚侯所造也,画纸为局,截木为棋。”⑥东方朔七谏:“以直针而钓兮,又何鱼之能得。”惟直针不可以钓,故敲针钩也。汉乐府乌生曲:“钓钩尚得鲤鱼口。”⑦分禄米,亦指裴冕。此暗用公孙弘给俸禄于故人事。张华赋:“行药物以为娱”局字、物字、叠用人声,当从英华为是。且禄米分给,包得妻子在内。⑧谢灵运山居赋:“奉微躯以宴息。”陆云逸民赋:“淡浩然其何求。”申涵光曰:此诗起二语,尚是少陵本色,其余便以千家诗声口。选千家诗者,于茫茫杜集中,特简此首出来,亦是奇事。
王介甫悼鄞江隐士王致诗云:“老妻稻下收遗棅,稚子松间拾堕樵。”二语本此。杜能说出旅居闲适之情,王能说出高人隐逸之致,句同意异,各见工妙。
黄生曰:杜律不难于老健,而难于轻松。此诗见萧洒流逸之致。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惠子白驹瘦,归溪唯病身。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崖蜜松花熟,山杯竹叶新。柴门了无事,黄绮未称臣。
-
归客自南楚,怅然思北林。萧条秋风暮,回首江淮深。留君终日欢,或为梁父吟。时辈想鹏举,他人嗟陆沉。载酒登平台,赠君千里心。浮云暗长路,落日有归禽。离别未足悲,辛勤当自任。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黄金。
-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一篇寓言短文。故事讲述了主人公访问天山道士,却始终未能得见。文章以现实与虚幻的对比,表达了人们在追求精神寄托时往往感到迷茫与困惑。作者运用象征手法,以天山道士代表追求精神境界,而主人公则象征人们的追求者,无功而返的故事结局表明人们的追求往往是一场无法企及的幻觉。通过这样的阐述,文章意味深长地反映了人们对精神追求的困惑与无奈。整篇文章以平铺直叙形式展开,语句通顺,措辞简练,给读者以深思。
-
作者: 崔曙庭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北宋欧阳修、
-
沉醉东风·隐居 任昱 叹朝暮青霄用舍。尽头颅白发添些。 伴渔樵。苫茅舍。醉西风满川红叶。 近日邻家酒易赊。三径黄花放也。
-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
-
《无好学之志,则圣人复出,亦无益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无好学之志,则圣人复出,亦无益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二程集·论学篇》,立志于先类名言句子
-
作者: 沈一贯 【原文】:于赫大明!丽天健行。盥东溟
-
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末。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黄头奴子双鸦鬟,锦囊养之怀袖间。今日赠予兰亭去,兴来洒笔会稽山。
-
尧戒尧【原文】尧戒[1]曰:战战栗栗,日谨[2]一日。人莫踬[3]于山,而踬于垤[4]。【注释】[1]戒:警戒,相当于座右铭。[2]谨:谨慎。[3]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