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江亭》全诗赏析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那时杜甫居于成都草堂,生活暂时比较安定,有时也到郊外走走。表面看上去,“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和那些山林隐士的感情没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一读三、四两句,区别却是明显的。从表面看,“水流心不竞”,是说江水如此滔滔,好象为了什么事情,争着向前奔跑;而我此时却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争。“云在意俱迟”,是说白云在天上移动,那种舒缓悠闲,与我此时的闲适心情全没两样。仇兆鳌说它“有淡然物外、优游观化意”(杜诗详注)是从这方面理解的,可惜只是一种表面的看法。
不妨拿王维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来对比一下。王维是自己本来心中宁静,从静中看出了流水、暮禽都有如向自己表示欢迎、依恋之意;而杜甫这一联则从静中得出相反的感想。“水流心不竞”,本来心里是“竞”的,看了流水之后,才忽然觉得平日如此栖栖遑遑,毕竟无谓,心中陡然冒出“何须去竞”的一种念头来。“云在意俱迟”也一样,本来满腔抱负,要有所作为,而客观情势却处处和自己为难。在平时,本是极不愿意“迟迟”的,如今看见白云悠悠,于是也突然觉得一向的做法未免是自讨苦吃,应该同白云“俱迟”才对了。
王诗“流水如有意”,“有意”显出诗人的“无意”;杜诗“水流心不竞”,“不竞”泄露了诗人平日的“竞”。真是“正言若反”,在作者却是不自觉的。
下面第三联,更是进一步揭出诗人杜甫的本色。“寂寂春将晚”,带出心头的寂寞;“欣欣物自私”,透露了众荣独瘁的悲凉。这是一种融景入情的手法。晚春本来并不寂寞,诗人此时处境闲寂,移情入景,自然觉得景色也是寂寞无聊的了;眼前百草千花争奇斗艳,欣欣向荣,然而都与己无关,引不起自己心情的欣悦,所以就嗔怪春物的“自私”了。当然,这当中也不尽是个人遭逢上的感慨,但正好说明诗人此时心境并非是那样悠闲自在的。读到这里,回顾上联的“水流”“云在”,写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岂不是更加明白了吗!
杜甫写此诗时,安史之乱未平。李光弼于是年春间大败于邙山,河阳、怀州皆陷。作者虽然避乱在四川,暂时得以“坦腹江亭”,到底还是忘不了国家安危的,因此诗的最后,就不能不归结到“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又陷入满腹忧国忧民的愁绪中去了。杜甫这首诗表面上悠闲恬适,骨子里仍是一片焦灼苦闷。这正是杜甫不同于一般山水诗人的地方。
(刘逸生)
--------------------------------------------
从旧次,编在上元二年。
坦腹江亭暖①,长吟野望时②。水流心不竞③,云在意俱迟④。寂寂春将晚⑤欣欣物自私⑥。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草堂本云:江东犹苦战,回首(,) 一频眉)⑦。
(上四江亭之景,下乃对景感怀。水流不滞,心亦从此无竞。闲云自在,意亦与之俱迟。二句有淡然物外、优游观化意。春暮之时,物各得所,独羇旅无归,故裁诗以排闷。末句应上长吟。)
①坦腹,借用王羲之东床坦腹字。②应瑒诗:“永思长吟。”阴铿诗:“王城野望通。”③易:“水流而不盈。”左传:“心则不竞。”④西王母白云谣:“白云在天,山陵自出。”⑤何逊诗:“少汀暮寂寂。”⑥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⑦黄生谓结语宜从草堂本。当此春光和煦,物各得所,思及人犹苦战,不禁伤心蹙额矣。今按:此时惟河北未平耳,江东却无所指。张九成子韶曰:陶渊明云:“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杜子美云:“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若渊明与子美相易其语,则识者必谓子美不及渊明矣。观云无心,鸟倦飞,则可知其本意。至于水流而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则与物初无间断,气更混沦,难轻议也。王嗣奭曰:中四,居然有道之言。公性禀高明,当闲适时,道机目露,故写得通透如此。觉云淡风轻,无此深趣。按此章云“欣欣物自私”,有物各得所之意。前诗云“花柳更无私”,有与物同春之意。分明是沂水春风气象。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烟萝初合涧新开,闲上西亭日几回?老病归山应未得,且移泉石就身来。
-
山祇亦望幸,云雨见灵心。岳馆逢朝霁,关门解宿阴。咸京天上近,情渭日边临。我武因冬狩,何言是即禽。
-
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接船求化惯,登陆赴斋疏。载土春栽树,抛生日饫鱼。入云萧帝寺,毕竟欲何如。“江岛”,江中之岛,并非地名,岛名
-
我的黄河一年又一年,绝大部分黄河水作别大陆直奔大海去了相对于相忘于江湖我更愿相濡以沫感谢天赐的这一小部分黄河水,一如可爱的金鱼儿,
-
贤侯辟士礼从容,莫恋泉声问所从。雨露初承黄纸诏,烟霞欲别紫霄峰。伤弓未息新惊鸟,得水难留久卧龙。我正退藏君变化,一杯可易得相逢。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元十八从事南海,欲出庐山临别旧居,有恋泉声什,
-
宋词典故·榆火 【出典】 《周礼·夏官·司爟》:“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东汉·郑玄注:“春取榆柳之火。” 【释义】 古时钻木取火,因四季不同而改用不同的木材。春季取榆柳之火。后因用“榆火”或“榆分新
-
崔国辅 遗却珊瑚鞭,白马骄不行。 章台折杨柳,青日路旁情。 《长乐少年行》,属乐府《杂曲歌辞》。乐府诗题中有“少年”二字的很多,多描写少年公子豪侈游乐情事。本诗叙述一个豪贵少年在春日里寻花问柳的情况。
-
诗人王缙出生在一个信奉佛教的家庭。其母、其兄及其本人佛教信仰极深。然而王缙一生又一直做着大官。如何解决这仕与隐、入世与出世的矛盾,王缙找到了一条途径,即做一个不拘外在形式、而求心灵解脱的大隐者。这首游青龙寺的诗作便表现这种倾向。青龙寺,
-
尊师尚德,春诵夏弦,儒门济济,学市阗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尊师尚德,春诵夏弦,儒门济济,学市阗阗。》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孙家兄弟晋龙骧,驰骋功名业帝王。至竟江山谁是主?苔矶空属钓鱼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