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洞庭[1]刘禹锡【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2],潭面无风镜未磨[3]。遥望洞庭山[4]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5]。【注释】[1]洞庭:洞庭湖,在今湖
-
自古诗人酷爱梅花,自然是为了其高风幽韵所沉醉。但更为诗人所倾倒的,则是梅花凌霜傲雪的高洁品格。阴铿的这首诗,就歌咏了梅花迎寒风、傲飞雪的姿态。 开头两句直接入题,描写出梅花凌霜傲雪的自然属性。“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春天虽将迫近
-
国学名句“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语出《国语·越语上》。商人夏天购买裘皮,冬天购买葛布;旱天购买船只,雨季购买车子,而等待物资缺乏的时候再卖。说明商人低价进货,高价出售的经
-
晓涧青青桂色孤,楚人随玉上天衢。水辞谷口山寒少,今日风头校暖无?
-
【4159】古典功利主义:从休谟到密尔(〔英〕弗雷德里克·罗森著,曹海军译,译林出版社,22 75印张,2018年3月第1版,58元)△分上下篇共1
-
【名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注释与译文]诗人偕友出郊春游,忽记得去年今日曾来过这里,感慨良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人就象秋雁一样,说来就来,讲究信用;而旧事物象春天的梦一样,则一点痕迹也没
-
以国民党当局的宪政允诺为契机,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判断国民党当局的举动是为“国内外形势逼迫及舆论要求”而不得不采取,“虽其目的在于欺骗人民,借以拖延时日,稳定国民党的统治,但是只要允许人民讨论,就有可能逐
-
康熙二十三年(1684),作者任山西乡试正考官,自北京出发去太原,乡试结束后,又从太原南下,经太行山区,于年底回到故乡探亲。这首诗就揭露了他行经太行山一带时所见的一种怪现象。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问:“礼者天理之节文,还是主严,还是主和?”曰:“礼离和失其真,和离礼无其节。节文从天理出,二者自不容为之为两。‘礼之用,和为贵’一章,看圣人说话是一是二。” 【注释】 孙奇逢:清初学者,字启泰,号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