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全诗赏析
作品赏析
赵次公谓江边踏青,乃成都事,盖因前诗有“草见踏青心”句也。按:是年西山有吐蕃之警,故云旌旗、鼓角。依赵氏编在宝应元年春成都诗内。江边踏青罢①,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此春日伤乱之作。旌旗,日所见。鼓角,夕所闻。)
①杜氏壶中赘录:蜀中风俗,旧以二月二日为踏青节。占公范馈饷仪:三月三日上踏青鞋。隋炀帝诗:“踏青斗草事青春。”李绰岁时记:上已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曰踏青。刘禹锡竹枝词:“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高棅曰:五言绝句,作自古也。汉魏乐府古词,则有白头吟、出塞曲、桃叶歌、欢问歌、长干曲、团扇郎等篇。下及六代,述作惭繁。唐初工之者众,四杰尤多,宋之问、韦承庆之流,相与继出,可谓盛矣。开元后,独李白、王维,尤胜诸人。次则崔国辅、孟浩然,可以并驾。若储光羲、王昌龄、裴迪、崔颢、高适等数篇,辞简而意长,与前数公,实相羽翼。中唐虽声律稍变,而作者接迹之盛,过于天宝。元和以后,不可得矣。
严羽曰:绝句难于律诗,五言绝句难于七言。
周敬曰:五言绝难于七言绝者,以语短而气苦于促,字少而意忌于露,格似拙而辞易流于俗也。众唐人一样,宋人又是一样,当以摩诘、青莲为法。
茅一相曰:绝句固难,五言尤难,离首即尾,离尾即首,而腹亦不可少,妙在愈小而愈大,愈促而愈缓。
顾璘曰:五言绝句,以调古为上,以情真为得体。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不种夭桃与绿杨,使君应欲候农桑。春畦雨过罗纨腻,夏垅风来饼饵香。
-
昔葬衣冠今在否?近来消息不须疑。曾闻圯上逢黄石,久矣留侯不见欺。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这首诗是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全诗写了天门山中的天门小径中斩断了楚江,江水东流至此回旋,形成了一个湖泊。湖水两岸绿山相对,孤帆从日出的地方驶来。上一句描述了天门中断楚江开,下一句则描绘了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景象。整首诗描绘了秀美景色和壮丽场景,并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
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 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公元十二世纪,金兵挥戈南下,锐不可挡,黄、淮流域相继陷落,北宋王朝几乎是无条件地宣告覆亡。之后,南
-
为学 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
-
《战城南》原为汉乐府中的一首诗,是诅咒战争、哀悼阵亡士卒的民歌。《乐府古题要解》解释说:“《战城南》,其辞大略言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得葬,为乌鸟所食。愿为忠臣,朝出攻战而暮不得归也。”后人因取篇中首名为题进行仿作,唐代卢照邻、李白等人均有此作。元代诗人宋无的这首诗也是属于这类题材的仿作。诚如《乐府
-
问子能来宿,今疑索故要。匣琴虚夜夜,手板自朝朝。金吼霜钟彻,花催腊炬销。早凫江槛底,双影漫飘飖。 作品赏析《唐书》:大昌县属夔州。问子能来宿,今疑索故要①。匣琴虚夜夜,手板自朝朝②。金吼霜钟彻
-
肩吾问于连叔 ① 曰:“吾闻言于接舆 ② ,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大有径庭, 不近人情焉。”连叔曰: “其言谓何哉?”“曰 ‘藐姑射之山 ③ ,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
-
霍里和卡利内奇但凡有人从波尔霍夫县和日兹德拉县这两个县城经过的时候,他一定会为奥谬尔省的人和卡卢加省的人之间的巨大差异而感到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