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唐诗大全 > 杜甫

杜甫《谒文公上方》全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杜甫《谒文公上方》全诗赏析

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石门日色异,绛气横扶疏。
窈窕入风磴,长芦纷卷舒。庭前猛虎卧,遂得文公庐。
俯视万家邑,烟尘对阶除。吾师雨花外,不下十年馀。
长者自布金,禅龛只晏如。大珠脱玷翳,白月当空虚。
甫也南北人,芜蔓少耘锄。久遭诗酒污,何事忝簪裾。
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
金篦刮眼膜,价重百车渠。无生有汲引,兹理傥吹嘘。

作品赏析

  黄鹤编在宝应元年梓州内。维摩经:汝往上方界,分度四十二恒河沙佛土。前汉·翼奉传云:上方之情乐也。

  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石门日色异,绛气横扶疏①。窈窕入风磴②长萝纷卷舒。庭前猛虎卧③,遂得文公庐。

  (首记上方景象。野寺二句,遥(,) 望寺前。石门二句,近至山门。风磴二句,入寺之路。庭前二句,直造寺中矣。高下居,僧房层叠。绛气横,日映霞光。风磴,石梯凌风。卷舒,风动藤萝也。猛虎卧庭,比其法力神通。)

  ①江淹诗:“绛气下萦薄。”注:“绛气,赤霞气也。”洞萧赋:“标敷纷以扶疏。”②归去来辞:“既窈窕以寻壑。”③史记:“不避猛虎之害。”高僧传:惠永住庐山西林寺,屋中常有一虎,人或畏之,辄驱出令上山。人去后,还复驯伏。又潭州善觉禅师,以二虎为侍者。

  俯视万家邑,烟尘对阶除①。吾师雨花外②,不下十年余③。长者自布金④,禅龛只宴如⑤。大珠脱玷翳⑥,白月当空虚⑦。

  (此赞文公道法。登堂俯视,烟尘即在目前,文公说法之外,久不下接尘世矣。施金者至,而禅心不动,外忘物也。中无所翳,而虚明常在,定生慧也。)①杜臆:俯视二句,便知上方所由名。国策:韩康子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王粲登楼赋:“循阶除而下降兮。”②续高僧传:法云讲法华经,忽感天花,状如飞雪,满空而下,延于堂内,升空不坠。又胜光寺道宗讲大论,大雨众花,旋绕讲堂,飞流户内。③一说以不下为不减十年,恐于上文外字、本句余字,俱未安耳。④西域记:昔善施长者,拯乏济贫,哀孤惜老,时号给孤独。愿建精舍,请佛降临,惟太子逝多园地爽垲,具以情告。太子戏言金遍乃卖。善施即出藏金,随言布地,建立精舍。⑤陈何处士诗:“禅龛八想净,义窟四尘轻。”广韵:“龛,塔下室。”嵇康诗:“与世无营,神气晏如。”⑥唐书:天竺国王尸罗逸多,献火珠、郁金、菩提树。洙曰:佛书有牟尼珠及水月之说,言其性之圆明也。⑦楞严经:白月则光,黑月则暗,法苑珠林:西方,一同分为黑白,初月一日至十五日名为白月。十六日已去至于月尽,名为黑月。

  甫也南北人①,芜蔓少耘锄。久遭诗酒污②,何事忝簪裾③。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④。愿闻第一义⑤,回向心地初⑥。金篦刮眼膜⑦,价重百车渠⑧。无生有汲引⑨,兹理傥吹嘘⑩。

  (末叙来谒之意。上六作悔语,下六作悟语。诗酒为障,簪裾系情,则此中芜蔓矣。既知贵贱同归于尽,须向心地用功。刮膜,去外来之蔽。汲引,开本性之觉。咏僧家诗,全用释典,乃杜公独步处。此章前二段各八句,末段十二句收。)

  ①檀弓:“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②王勃诗:“诗酒间长筵。”③孔鱼诗:“吾子盛簪裾。”④鲍照诗:“同尽无贵贱。”李斯传:“国为丘墟。”⑤楞严经:“所说自然成第一义。涅槃经:出世人所知,名第一义谛,世人所知,名为世谛。广弘明集:昭明太子答问二谛:一真谛,曰第一义谛。二俗谛,亦曰世谛。⑥华严经:菩萨摩诃萨,有址种回向。华严论:有心地法门。【钱笺】佛说心地者,以心有能生可依止义喻之。如地佛菩萨,发心修行,最重初心。如华严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是也。故曰心地初。旧引楞严初地,不切。⑦涅槃经:如盲目人为治目,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篦决其眼膜。⑧法华经:或有行施金银、珊瑚、珍珠、车渠、玛瑙。广雅:“车渠,石之次玉。”广志:车渠,出大秦及西域诸国。⑨楞严经:是人即获无生法忍。疏云:真如实相,名无生法,无漏真智为忍。江总栖霞寺碑:“汲引之常。⑩老子:“嘘之吹之。”东坡志林云:子美诗:“知名未足称,局促商山芝。”又“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知子美诗外,别有事在也。

  王嗣奭曰:“王候与蝼蚁,同尽随丘墟”,不过袭庄、列语。“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亦禅门恒谈。东坡以此四句,许公得道,此窥公之浅者。余读公诗,见道语未易屈指,而公亦不自知也。非以学佛得之。平生饥饿、穷愁,无所不有,天若有意煅炼之,而动心思性,天机自露。如铁以百炼成钢,所存者铁之筋也,千古不磨矣。西铭云:“富贵福泽以厚生,生无不死。贫贱忧戚以玉成,成者不坏。”君子不以此易彼也。

  宋张表臣曰:予读“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功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叹其含蓄如此。及云“虎气必腾上,龙身宁久藏”,“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则又骇其奋迅也。“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爱其清旷如此。及云“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君随丞相后,我住日华东”,则又怪其华艳也。“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嗟其穷愁如此。及云“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笑时花近靥,舞罢锦缠头”,则又疑其侈丽也。至读“谶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则又见其发扬而蹈厉矣。“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圣图天广大,宗祀日光辉”,则又得其雄深而雅健矣。“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则又知其许国而爱君也。“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则知其伤时而忧民也。“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斯则隐恶扬善,而春秋之义耳。“巡非瑶水远,迹是雕墙后”,“天王守太白,仁立更搔首”,斯则忧深思远,乃诗人之旨耳。至于“上有郁蓝天,垂光抱琼台”,“风帆倚翠盖,暮把东王衣”,乃神仙之致耶?“惟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乃佛来之义耶?呜呼!有能窥其一二者,便可名家,况深造而具体者乎。此予所以稚齿服膺,华颠未至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猜你喜欢
  • 忍学《二十三语侵不恨》译文与赏析

    二十三语侵不恨二十三语侵不恨 杜衍曰:“今之在位者,多是责人小节,是诚不恕也。”衍历知州,提转安抚,未尝坏一官员。其不职者,

  • 宋词典故“烂柯”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烂柯 【出典】 见“石室棋半局”条。 【释义】 传说晋时王质入山伐木,遇仙人弈棋,质坐观未久而斧柯已烂。后因用为咏神仙、弈棋或世事变迁的典故。 【例句】 ①顾谓同来稚子,应烂汝、腰下长柯。(

  • 《国殇》注释和全文翻译

    战国·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①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②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③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 ④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⑤

  • 《懿氏繇》原文与鉴赏

    作者: 张护玺 【本书体例】

  • 《怀良人》情诗三百首赏析

    怀良人 作者: 葛鸦儿 【

  • 《赠清漳明府侄聿赏析》

    这首诗四十句,每八句用一韵,为一层诗意,共五层诗意。声韵随情而变。平仄互换。诗中描绘清漳政通民和,风俗淳古,礼乐之乡,歌颂贤吏李聿。全唐诗有李聿小传,曾作清漳令,后为尚书郎。从全诗中反映了李白的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并形象地描绘出理想的社

  • 践行其言,而人不信者有矣;未有不践言而人信之者。

    名言: 践行其言,而人不信者有矣;未有不践言而人信之者。 注释: 践: 实践, 实行。 句意: 实践自己的诺言, 而仍不被别人信任, 这样的事情是有的; 不履行自己的诺言, 却能取得别人信赖, 这种事

  •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李白一首诗中的这两句描述了一个美丽的场景。上一句中,云彩连绵不断,宛如榻床般铺满天空;下一句则描绘了醉酒后凉风徐徐吹来,使得人们的袖子如同舞动一般。整句诗意蕴含着宴会喜悦的气氛,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 小学古诗词中的情境教育(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古诗词中的情境教育,内容包括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一)情境教学的内涵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

  • 鲁迅《查旧账》散文全文

    查旧账 这几天,听涛社出了一本《肉食者言》,是现在的在朝者,先前还是在野时候的言论,给大家“听其言而观其行”,知道先后有怎样的不

相关栏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王维
  • 王昌龄
  • 柳宗元
  • 韩愈
  • 陈子昂
  • 高适
  • 李商隐
  • 岑参
  • 王之涣
  • 杜牧
  • 韦应物
  • 李贺
  • 张若虚
  • 孟浩然
  • 刘禹锡
  • 张九龄
  • 崔颢
  • 王勃
  • 骆宾王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