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熙《渔舍观梅》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渔舍观梅咏梅花诗鉴赏
林景熙
冷云漠漠护篱阴,潇洒苔枝出竹林。
影落寒矶和雪钓,香浮老瓦带春斟。
几凭水驿传芳信,只许沙鸥识素心。
回首西湖千树远,扁舟寂寞梦中寻。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渔舍观梅的情景与感受。
首联,写诗人所处一环境及竹林中的梅树。第一句中的“冷云”是指阴冷的乌云,可以看出当时是天尚寒冷的早春;“漠漠”是密布的意思。渔舍篱笆周围被阴云笼罩,这是诗人观梅的场所。第二句是说,在眼前的一片竹林中却发现有苔梅(枝干上有苔藓的梅)的枝干挺拔而出。“潇洒”是清高脱俗的意思。梅不同于其它花草,它傲寒斗艳,被誉为水肌玉骨。在一片绿竹中却有数枝红梅掩映其间,就构成了万绿丛中数点红的动人的春色,这怎能不引起诗人观赏之趣呢!
颔联,写诗人在梅影幢幢,梅香阵阵的渔舍一面垂钓,一面饮酒。矶是水边石滩或突出的大石。梅影映在水边冰冷的有积雪的石滩上。这里写梅影,似与首句“冷云漠漠护篱阴”相矛盾,其实,在早春季节里,常常出现多云转晴的天气。开始是阴云密布,还飘了点春雪,后来又雪霁天晴,云罅中透露出阳光来,所以有梅“影落寒矶”的景象,诗人边赏梅,边在雪矶上垂钓,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唐朝诗人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的诗句,其中暗寓孤独之意。诗人垂钓、赏梅,同时还嗅到飘浮在渔舍周围的梅花香气,于是诗人便饮起酒来,这就是“香浮老瓦带春斟”的诗意。
颈联,写梅花欲借助水驿传递出春的信息,但大自然却只许沙鸥理解梅花的这种素愿。“水驿”即水路转运站。诗人设想梅花几次想凭借水驿把香气传出去,以向人们报告春天的到来。南宋爱国诗人陈亮曾有“欲传春信息,不怕雪里藏(梅花)”之句,可见梅能传达春的信息。但大自然却只让沙鸥在水面上飞来飞去,好象只有沙鸥才理解梅花欲传春信的心愿。这两句诗也曲折含蓄地表达了作为南宋遗民的作者的高尚情操不为人理解的苦衷。
尾联,写诗人在万般寂寞之中想在梦中追寻在西湖上驾一叶扁舟以遨游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诗人在垂钓,饮酒,赏梅之余,忽然回头一望,只见西湖周围一片森林,于是心里感到空虚,寂寞,他希望在梦中去追寻那荡舟西湖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是诗人在怀恋在宋王朝时的生活。南宋王朝的都城就设在境内有西湖的临安(今杭州),诗人曾在南宋礼部架阁,从政郎等官职,他在宋亡后所作的西湖一诗中说:“繁华已如梦,登览忽成尘。”与本诗中的“扁舟寂寞梦中寻”含意相近。
这首七言律诗,通过描写渔舍观梅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也曲折地抒发了自己的峻洁情操无人理解的孤寂之感。这首诗写得颇有层次,先写渔舍环境,再写梅枝出竹林,点明题目。接写梅影,梅香,这是写梅时经常吟咏的内容,如唐朝诗人崔日用的“上苑梅香雪里娇”,宋朝诗人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等等。写梅影、梅香,是写梅的外在之美。下面写梅花欲把春天的气息传出去,则是写其高尚情操,亦即梅的内在之美。最后写诗人望西湖,怀念宋未亡时的欢乐生活。由写环境而写梅,再由写梅而抒发感怀,层次分明。诗的风格幽宛,凄怆,感情表达得含蓄曲折。诗的语言精炼、形象,如以“漠漠”状冷云,给人以阴沉、凄寂之感;以“潇洒”形容梅枝,则突出显示出梅枝的清高超俗,也兹有诗人自识之意。“影落”,“香浮”亦是写梅的幽美姿态和梅香的传神之笔。
-
[明]高启伤瓜莫伤蔓,伤蔓子生稀。留待惊霜露,盈筐采得归。种果木的园子称“园”,种蔬
-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龙蟠虎踞
-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词题“书江西造口壁”,起写郁孤台与清江。造口一名皂口 ,在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词中的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唐李勉为
-
天形如车轮,昼夜常不息。三辰随出没,曾不差分刻。北辰居其所,帝座严尊极。众星拱而环,大小各有职。不动以临之,任德不任力。天辰主下土,万物由生殖。一动与一静,同功而异域。惟王知法此,所以治万国。
-
洞门常自起烟霞,泂穴傍穿透溪谷。朝看石上片云阴,夜半山前春雨足。
-
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出现的第一个文学社团,由沈雁冰、郑振铎、叶绍均、朱希祖、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郭绍虞、周作人、孙伏园、瞿世英、蒋百里等十二人发起,于一九二一年一月成立于北京。并在上海、广
-
据晚唐范摅《云溪友议》记述,刘采春是中唐时的一位女伶,擅长演唐代流行的参军戏。元稹曾有一首《赠刘采春》诗,赞美她“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徊秀媚多”,“选词能唱《望夫歌》”。《望夫歌》就是《啰唝曲》。方以智《通雅》卷二十九《乐曲》云:“啰
-
【注释】 选自唐·刘禹锡《陋室铭》。 鸿儒:大儒。指大学问家。鸿,大。 白丁:没有功名的人。这里指没文化的人。 【赏析】 刘禹锡是中唐著名诗人,投身官场后,长期贬官在外。但他没有消沉,面对简陋的生活条
-
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古代诗歌精选
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郡城挽离意,重来望处迟。 岑柯有愁色,江郭见行期。 黄犊恨逃走,白云愁不移。 荡舟吴蜀晚,醒酒楚山慵。 晓角催离麾,寒山动别离。 但存千里信,未说万金辞。 明时远离汝,何必断肠时。鉴赏:
这是一首唐代李攀龙的《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诗人以离别为主题,描绘了江西出行的场景和情感。诗中使用了许多意境深远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