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雨不绝》全诗赏析
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
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
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
作品赏析
梁权道依旧次,编在大历元年夔州诗内,以诗有“行云莫自湿仙衣”句也。演义:先之以鸣雨,继之以微雨,故题云雨不绝。鸣雨既过渐细微①,映空摇如丝飞②。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③。舞石旋应将乳子④,行云莫自湿仙衣⑤。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⑥。
(上六雨中景物,末二雨际行舟。风狂雨急,故鸣而有声,既过则细若飞丝矣。草不沾污,见雨之微。风虽乍稀,雨仍未止也。舞燕将子,记暮春雨。行云湿衣,切巫山雨。江舸逆浪,讥夔人冒险以趋利。)
①王褒诗:“空林鸣暮雨。”应瑒诗:“乃肯顾细微。”②梁简文诗:“春色映空来。”吴都赋:“与风。”古诗:“密雨如散丝。”沈约雨诗:“非烟复非云,如丝复如雾。”
③【朱注】“增韵:室有垣墙者为院。黄鹤谓是严武幕中,非也。庾信诗:“河边杨柳百尺枝,别有长条踠地垂。”④【黄生注】石燕乳子,神女湿衣,此严羽所谓趣不关理者。罗含湘中记:石燕在零陵具,遇风雨则飞舞如燕,止则为石。水经注:鷰山有石,绀色,状燕,其石或大或小,及雷风相薄,小者随大者而飞,如相将乳子之状。将,领也。古乐府:“一母将九雏。”⑤演义:莫自湿,劝神女莫久行雨,而自湿其衣也。何胥诗:“拂镜下仙衣。”⑥南史:庾子舆奉父丧归,至瞿唐大滩,秋水犹壮,子舆抚心长叫,其夜水忽减退,安流而下。楚辞:“使江水兮安流。”乐府:“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律体以首尾为起阖,三四承上,五六转下,此一定章法也。若在六句分截,则上重下轻,不见转折生动之趣,诗之可议在此。
朱瀚曰:题便可怪,摇如丝,只是申上细微。泥不乱,语近于率。风乍稀,节外生枝。舞石加乳子,未免冗赘。神女自湿衣,何须过虑。眼边襯字,匆促拙字,安流逆浪,反覆重言,亦少意味。此当系赝作也,须辨之。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但见岩前砧,谁闻月下杵。金文与铁色,璨璨知千古。试问捣衣仙,何如补天女。
-
《师弟子者,以道相交而为人伦之一.故言必正言,行必正行,教必正教,相扶以正,义定而情自
师道类名言赏析《师弟子者,以道相交而为人伦之一。故言必正言,行必正行,教必正教,相扶以正,义定而情自合。》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
-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斃。
名言: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斃。 注释: 奉: 奉养。啖(dan): 吃。 句意: 作君主的原则是, 必须先让老百姓生存。如果损害百姓来供奉自己,就象把大腿
-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写过散文吗?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散文《蓑衣斗笠》,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散文《蓑衣斗笠》 想说一说蓑衣与斗笠完全是出自于我内心的农民情结。这是我少年儿童时农村最常用的雨具。每每看到雨天,看到人们手拿着漂亮的小花伞或塑料雨衣,我便会想起以前的那唯一的雨具——蓑衣与斗笠。 人们运用蓑衣与斗笠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秋佳节,内容包括有关中秋节的古诗加图片,中秋节的图片和诗句,关于中秋节的诗句佳句图片。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2、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齐已.《中秋月》)。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
-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校《望岳》 2、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
-
三十年前草堂主,而今虽在鬓如丝。登山寻水应无力,不似江州司马时。渐伏酒魔休放醉,犹残口业未抛诗。君行过到炉峰下,为报东林长老知。
-
煌煌世胄余,夫子非碌碌。由来有诗书,所以能绝俗。得官本河朔,瓜期未易促。扁舟下南来,逸驾追鸣鹄。遇胜即徜徉,风餐兼露宿。嗟余偶倾盖,一笑外羁束。杖策每过従,相携访山谷。东风披鲜云,绣错出林麓。松门有时
-
【原题】:褒信新蔡两令言飞蝗所过有大鸟如鹳数千为群啄食皆尽幕府比值事往按视如言因作短歌记其实
-
终日愧无政,与君聊散襟。城根山半腹,亭影水中心。朗咏竹窗静,野情花径深。那能有馀兴,不作剡溪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