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能画》全诗赏析
政化平如水,皇恩断若神。时时用抵戏,亦未杂风尘。
作品赏析
能画毛延寿,投壶郭舍人①,每蒙天一笑②,复似物皆春③。政比平如水④,皇明断若神⑤。时时用抵戏,亦未杂风尘。(此记当时优宠技巧也。在四句分截。舍人投壶,足动天颜之笑。延寿善画,能令物色生春。此一时适意之事。若使当年政平威断,即时用抵戏,亦何至风尘杂起乎?惜乎明皇之不然也。【卢注】玄宗时,画鹰画马有冯绍正、韩干辈,其侏儒黄,帝尝呼为肉几,此即毛、郭之流,故借汉事为比。杜臆:抵戏,用以当戏剧,旧引汉书角觗戏,未合。杂风尘,指流离播迁,既涉风尘,则不平不断可知,言外见意,此风人温厚之旨也。)
①西京杂记:画工有杜陵毛延寿,写人好丑老少,必得其真。又云:武帝时,郭舍人善投壶,以竹为矢,不用棘,古之投壶,取中而不求还,故入小豆,恶矢跃而出也。郭舍人则激矢令还,一矢百馀反,谓之骁,言于辈中为骁杰也。每投壶,帝辄赐金帛。②神异经: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与一玉女投壶,设有入不出者,天为之笑。张华曰:笑者,开口流光,今电是也。隋辛德源诗:“云衔天笑明。”③庄子:“与物为春。”④汉安帝诏:达于政化。后汉·第五访传:“政平化行。”⑤班固两都赋:“天人合应,以发皇明。”魏都赋:“皇恩绰矣。”晋史论:“神略独断。”洪容斋三笔云:杜诗命意用事,旨趣深远,若随口一读,往往不能解。如能画诗第三联,颇与前语不相贯穿,然按其旨,本谓技艺倡优,不应蒙人主顾盼赏接,然使化如水,恩若神,为治大要,既无所损,则时或用此辈亦无害也。
黄生曰:政平明断,自指开元之治,从半腰说起,转折方不费力,若将此意顿在前,叙事必拖沓矣。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尽心”说本质上并不表现为对外物的疏离,相反,却以物我一体、心物一体为基本观念。所谓“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天地万物以为心”亦即物我一体、心物一体。但这是需要证明的,阳明是从下面三个层面来证明的:
-
一日出之前,大海仿佛深藏着某种不安,潮水一波一波地涌到脚下,又适可而止地向后退去,之后涌起下一波潮水。我只是偶尔会赶在日出之前来到
-
南方饶竹树,唯有青槐希十种七八死,纵活亦支离。何此郡庭下,一株独华滋?蒙蒙碧烟叶,袅袅黄花枝。我家渭水上,此树荫前墀。忽向天涯见,忆在故园时。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树木犹复尔,况见旧亲知!
-
专城未四十,暂谪岂蹉跎。风雨吴门夜,恻怆别情多。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作品赏析【注释】①丑奴儿:即《采桑子》。②层楼:高楼。【评解】这首词是作者带湖
-
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别离终不久,宗族忍相遗。白狗黄牛峡,朝云暮雨祠。所过频问讯,到日自题诗。 作品赏析【鹤注】广德元年在梓州作。崔为都水使,与公为甥舅,故称曰翁。下峡,将归洛阳也。旧注谓归长安
-
上帝临下,鉴亦有光。孰云阴骘,惟圣克彰。六月徂暑,四郊愆阳。我后其勤,告于坛常精意允溢,群灵鼓舞。蔚兮朝云,沛然时雨。雨我原田,亦既有年。烛龙煌煌,明宗报祀。于以助之,天人帝子。闻诗有训,国风兹始。
-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甲乙三道科,苏杭两州主。才能本浅薄,心力虚劳苦。可能随众人,终老于尘土?我年五十七,归去诚已迟。历官十五政,数若珠累累。野苹始宾荐,场苗初絷维。因读管萧书,窃慕大有为。及遭荣遇
-
典源出处 《艺文类聚》卷六十引《晋中兴书》 (南朝宋何法盛撰) 曰:初,魏徐州刺史吕虔有佩刀,王相之,以为必三公可服此刀。虔谓别驾王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晋书王祥传》亦载
-
《积雨辋川庄作》是王维田园诗的代表作,被选入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的《唐诗三百首》。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