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秋笛》全诗赏析
他日伤心极,征人白骨归。
相逢恐恨过,故作发声微。
不见秋云动,悲风稍稍飞。
作品赏析
公在秦州,与吐蕃为邻,故时闻羌笛。一云吹笛。清商欲尽奏①,奏苦血沾衣②。他日伤心极③,征人白骨归④。相逢恐恨过,故作发声微⑤。不见秋云动⑥,悲风稍稍飞⑦。
(此塞上闻笛,有感征人而发也。奏苦、声徽四字,乃上下眠目。奏苦,谓商音凄惨,动人哀思,故想到征人白骨,不禁伤心而泣血也。声微,谓笛韵悠扬,不起愁怨。秋云动而风稍飞,摹写微声所感之象如此。杜臆:起似尾后余意,而用作起句,语突而意倍惨。商音属秋,主于肃杀。秋云悲风,对秋景而形容之也。)
①二礼图:琴本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曰少宫、少商。商弦最清而独悲。宋玉笛赋:“吹清商,发流徵。”②蔡琰诗:“长笛声奏若。”徐淑诗:“泪下兮沾衣。”③杜臆:他日,指昔日。应玚诗:“感物伤心。”④魏文帝诗:“征人伐金鼓。”晋刘琨表:“白骨横野。”⑤搜神记:发声而泣。⑥不见,犹云独不见。韩非子:师旷奏清徵,有玄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庾信诗:“秋云低晚气。”⑦甄后诗:“边地多悲风。”魏文帝乐府:“稍稍日零落。”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
-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守道还如周伏柱,鏖兵不羡霍嫖姚。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 作品赏析伏柱:一作柱史。这首诗是杜牧送给当时的围棋高手王逢的。诗中描
-
严羽以《沧浪诗话》最为后世说师者所称道。他以禅喻诗,对诗歌创作提出了一些精到的见解。尽管其中在禅、诗两方面都有错误之处,但他对佛学还是有一定研究的。他与佛门弟子不仅有联系,而且过从甚密。这首诗就是记叙他为了寻访一位法名益的和尚,过沙滩,
-
华不注山在今山东济南市历城区东北十五里。据《春秋地理考实》:“不,音跗(fū)……谓花蒂也。言此山孤秀,如花跗之著于水也。”又《历乘》卷十五《景物考》云:“城东北十里许,虎牙桀立,芙蓉秀出,高峙小青河之上,名曰华不注。登临者不假轮蹄,由明湖出一帆,直达其下。”可见,大明湖与小青河连接相通,而华不注山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四首笔记,内容包括七年级古代诗歌四首,新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四首原文,七年级上语文第十五课《古诗四首》。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
-
【原题】:苏才翁与予定林下之约今被命提点湖南刑狱恐其侵寻而不能反作诗贻之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四年级北师大版所有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四年级北师大版语文所有古诗,小学四年级北师大版语文所有古诗,求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所有古诗包括语文天地里的急。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
-
哪些唯美的文章适合拿来朗诵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适合朗诵的美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适合朗诵的美文1 站在秋的路口,依偎秋的怀抱,看一片落叶渲染了秋色,看一季落花沧桑了流年。冷秋、冷晨、冷霜、冷落叶;暖情、暖意、暖人、暖岁月。因为懂得,一切美好;因为存在,温暖相随。花不会因为你的流离,来年不再盛开;人却会因为你的错过,转身成为陌路。 纵算水尽山穷,落叶成空,那老去的年华依旧可以风姿万种。纵算岁月朦胧,天涯西
-
忆昨未知道,临川每羡鱼。世途行处见,人事病来疏。微雨秋栽竹,孤灯夜读书。怜君亦同志,晚岁傍山居。
-
子夏 ① 曰:“日知其所亡 ② ,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者也。”(《论语·子张》五) 注释 ①子夏:孔子的学生。②亡:无。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如果每天都知道(意识到)自己所没有的东西,每月都能